方劑組成解釋
「祕傳反魂丹」方劑中使用「鶴蝨」,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化痰止咳:鶴蝨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之功效。此丹方可能因病症涉及熱毒、痰火,而使用鶴蝨以清熱化痰,改善呼吸系統症狀。
- 活血通絡,消腫止痛:鶴蝨亦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消除淤血,緩解疼痛。若病症涉及瘀血阻滯或疼痛,則鶴蝨有助於改善病症。
「祕傳反魂丹」方劑中加入「莪朮」,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莪朮味辛、苦,性溫,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血瘀滯、經絡不通所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莪朮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改善血供,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 消積化滯,健脾開胃: 莪朮還具有消積化滯、健脾開胃的功效,能幫助消化吸收,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改善脾胃功能,進而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於患者的康復。
祕傳反魂丹中包含三稜,主要原因如下:
一、三稜具有破血行氣、消瘀止痛的功效,可活血化瘀,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因氣血瘀滯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
二、三稜的藥性偏寒,能清熱解毒,與其他藥材搭配使用,可有效抵消其他藥材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平和,更有利於患者的康復。
總而言之,三稜在祕傳反魂丹中的應用,有助於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協調藥性,進一步達到醒神開竅、回陽救逆的功效。
祕傳反魂丹中加入陳皮,主要原因有二: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反魂丹多用於治療氣虛、脾虛、痰濕等病症,陳皮有助於理氣化痰,健脾益胃,增強藥效。
- 調和藥性:陳皮味辛,能解其他藥物的毒性,並能調和藥性,使藥效更加平緩、安全。反魂丹中可能包含一些辛辣、苦寒的藥物,陳皮可以起到緩解其副作用的作用。
「祕傳反魂丹」方劑中使用黃連,主要是為了其 清熱解毒 和 瀉火定驚 的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膽經,具有清心瀉火、除煩解毒、燥濕止瀉、涼血止血等作用。在反魂丹中,黃連主要用於 清熱瀉火,鎮驚安神。
當人體因熱毒內擾、心神不寧而出現昏迷、驚厥等症狀時,黃連能 清心火,降心陽,安神定驚,達到醒神回魂之效。此外,黃連亦能 解毒消炎,有助於清除體內熱毒,緩解中毒引起的昏迷。
祕傳反魂丹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瀉熱通腑,醒神開竅:大黃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腑、清熱解毒的功效。當患者因熱邪內擾,神志昏迷時,大黃可以清熱解毒,瀉熱通腑,使熱邪得以排出,並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醒神開竅。
二、引導藥力,直達病所:大黃具有引導藥力,直達病所的作用。在反魂丹方中,大黃可引導其他藥物,如人參、鹿茸等,迅速進入病竈,發揮其醒腦開竅、回陽救逆的功效,增強藥效。
「祕傳反魂丹」中加入「胡黃連」的原因主要有二: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胡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方劑中加入胡黃連,可針對因熱毒內侵,導致神志昏迷、血瘀阻絡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幫助患者恢復神志。
- 引導藥力,直達病所:胡黃連味苦,能引藥入心、肝、膽經,與其他藥物配伍,可以引導藥力直達病所,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祕傳反魂丹」中加入「雄黃」,是基於其獨特的藥性及作用。
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開竅醒神等功效。古人認為其能驅邪辟穢、鎮心安神,對於因心神失守、魂魄離散而引起的昏迷、驚厥、癲癇等症狀,有醒神定魂、回陽救逆之效。
因此,「祕傳反魂丹」中加入「雄黃」,正是利用其開竅醒神、驅邪辟穢的功效,以期達到救治昏迷、恢復神智的目的。
「祕傳反魂丹」中加入枳殼,主要有兩個原因:
1. 行氣解鬱:枳殼味苦酸,性寒,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消食化積的功效。方中若有氣滯血瘀,或脾胃不和,枳殼能疏肝理氣,消食導滯,促進氣血運行,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2. 助藥力達病所: 枳殼性善行散,能引藥力下達病所,加強藥效。同時,枳殼還有利水消腫之效,可幫助藥物更好地利水滲濕,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青皮入藥性味辛、苦,微寒,歸脾、胃經。其功效主要為行氣消積、破氣散結、降逆止嘔。祕傳反魂丹多用於治療氣滯血瘀、心神不安、昏厥失神等症狀。
青皮加入祕傳反魂丹方劑中,主要起到以下作用:
- 行氣消積:青皮可疏肝理氣,消除胸腹脹滿,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改善心神不安、昏厥失神等症狀。
- 降逆止嘔:青皮能降逆止嘔,對於因氣滯引起的嘔吐,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青皮的加入可以幫助改善氣機阻滯、心神不寧等症狀,提高祕傳反魂丹的療效。
祕傳反魂丹中使用黃芩,主要是基於其清熱解毒、瀉火燥濕、止血安胎的功效。
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反魂丹方劑多用於熱病神昏、心煩不寐、驚厥抽搐等症,黃芩在此方中主要發揮清熱解毒、瀉火安神的作用,起到平息熱邪、鎮靜安神的作用,幫助患者恢復意識,緩解神志不清的症狀。
「祕傳反魂丹」方劑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之功效。因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故可有效緩解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 溫陽散寒,扶正祛邪: 乳香亦有溫陽散寒之效,可溫暖臟腑,驅散寒邪。對於因寒邪侵襲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乳香能起到溫陽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有助於恢復神志,提高機體抵抗力。
「祕傳反魂丹」方劑中加入丁香,主要原因在於其 辛溫性 和 行氣活血 的功效。
丁香味辛性溫,入脾、胃、腎經,可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腎助陽。對於因寒邪凝滯、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昏迷、心悸、氣短等症狀,丁香可以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起到「反魂」的作用。此外,丁香還有 醒脾開胃 的功效,可助於恢復患者的食慾,促進身體恢復。
祕傳反魂丹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偏激的作用。反魂丹多為峻猛之藥,容易傷及正氣,甘草的加入可以起到中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霸道,保護患者的元氣。
- 增強療效:甘草能解毒、抗炎、利尿,並能增強其他藥物的功效。反魂丹的主要功能是救逆回陽,甘草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幫助患者更快恢復生機。
總之,甘草在反魂丹中的作用不可小覷,它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到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重要作用。
祕傳反魂丹中加入牽牛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下通便,驅除濁氣: 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脾、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消腫散結的作用。反魂丹多用於治療神志昏迷、痰濁阻絡等症,牽牛子可清除腸道積滯,有助於通暢氣機,使藥力更易直達病所。
- 引藥入肝,醒神開竅: 牽牛子性善走肝經,可引藥入肝,並具有醒神開竅的作用。反魂丹中多配合其他醒神開竅藥物,牽牛子可增強藥效,共同發揮醒神開竅的作用,有助於患者恢復神志。
「祕傳反魂丹」方劑中包含「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知母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反魂丹主要用於治療熱病神昏,症狀多為高熱、神志不清、口渴煩躁等。知母可清熱瀉火,降低體溫,緩解神昏症狀。
- 滋陰降火: 知母除了清熱瀉火,還具有滋陰降火的功效。熱病消耗津液,容易導致陰虛火旺,知母可以滋陰降火,平衡陰陽,恢復機體功能,有助於病人恢復神志。
祕傳反魂丹中使用熊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熊膽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瀉火定驚的功效。古人認為,熊膽可以治療熱病、驚癇、中風等症狀,而這些疾病往往伴隨着精神意識方面的異常,因此將熊膽納入反魂丹,意在通過清熱解毒,來達到醒神定志的效果。
- 鎮驚安神:熊膽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可以緩解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反魂丹的目的是救治昏迷不醒的人,而熊膽的鎮驚安神作用,有助於穩定患者的意識,使其恢復清醒。
祕傳反魂丹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麝香,這主要是因為麝香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獨特的療效。麝香具有通絡活血、消腫止痛的功能,對於解毒和促進血液循環有顯著效果,這使其成為極為重要的藥材之一。此外,麝香的香氣濃鬱,能夠刺激神經系統,增強精神集中力,對於一些需要振奮精神、驅散疲勞的情況均有助益。
在祕傳反魂丹的組成中,麝香的加入不僅僅是為了提高藥效,還是基於中醫對"氣"與"血"的平衡理念。麝香的成分可以協調其他草藥的效用,促進整體方劑的吸收和功效發揮。因此,麝香在這一方劑中的使用,反映了中醫在配方設計上的深厚智慧,以及對於患者整體健康狀況的重視。
主治功效
祕傳反魂丹方劑功效分析
《名家方選》所載祕傳反魂丹,方劑組成複雜,藥物涵蓋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殺蟲消腫等多個方面,主治範圍亦廣泛,針對各種疑難雜症,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針對癲癇及驚風:
方中麝香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可通達經絡,豁痰開竅,對於癲癇、驚風等神志病症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熊膽清熱解毒,又能醒神開竅,與麝香相輔相成。 此外,部分藥物如黃連、黃芩、知母等,清熱瀉火,能平息肝陽,間接緩解因肝陽上亢所致的癲癇或驚風。
二、針對小兒內證諸疾:
小兒臟腑嬌嫩,易受外邪侵襲,導致各種內證。本方中多種藥物協同作用,針對不同病機:
- 清熱解毒: 黃連、黃芩、胡黃連、熊膽等藥物能清熱解毒,瀉火除煩,針對小兒熱性病症,如發熱、咳嗽、腹瀉等。
- 活血化瘀: 莪朮、三稜、乳香等藥物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針對小兒瘀滯證,如腹痛、肢體腫脹等。
- 殺蟲消腫: 鶴蝨、雄黃等藥物能殺蟲消腫,針對小兒疳積、蟲積等病症。
本方藥物組合,針對小兒常見的熱性、瘀滯、蟲積等病症,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三、針對瘧疾及瘧母:
瘧疾久治不愈,日久化為瘧母,病情更加複雜。本方中:
- 清熱解毒: 黃連、黃芩、胡黃連、熊膽等藥物能清熱解毒,抑制瘧疾邪氣。
- 活血化瘀: 莪朮、三稜、乳香等藥物能活血化瘀,改善氣血運行,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 瀉下通便: 大黃、牽牛子等藥物能瀉下通便,清除宿濁,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這些藥物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地治療瘧疾及瘧母。
四、整體治療策略:
祕傳反魂丹並非單純依靠某一類藥物的作用,而是多種藥物協同作用,整體施治。 方中既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藥物,也有行氣止痛、殺蟲消腫的藥物,甚至還有調和諸藥的甘草。 這種多靶點、多途徑的治療策略,正是其能夠治療多種疑難雜症的原因。 藥物劑量配伍精細,體現了古代醫家對藥性藥理的深入理解和精湛的臨牀經驗。 例如,熊膽的劑量較大,一方面體現其清熱解毒、醒神開竅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可能與其作為引經藥,引導其他藥物直達病竈有關。 而麝香的劑量較小,則體現了其峻烈之性,需要謹慎使用。
總而言之,祕傳反魂丹是一個複方,其治療原理並非單一,而是多種藥物協同作用,針對不同病機,從多個方面入手,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方中藥物配伍精妙,體現了古代醫家的智慧和經驗。 其主治範圍廣泛,但藥物成分複雜,需由專業醫師辨證施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反魂丹, 出處:《續名家方選》。 組成:鶴虱3錢7分5厘,莪朮3錢7分5厘,三棱3錢7分5厘,陳皮3錢7分5厘,黃連3錢7分5厘,大黃3錢7分5厘,胡黃連3錢7分5厘,雄黃3錢5分,枳殼3錢5分,青皮3錢5分,黃芩3錢5分,乳香1錢5厘,丁香1錢5厘,甘草減半,牽牛3錢7分,知母3錢7分,熊膽(漬水去腥氣)3錢7分,麝香1錢2分5厘,白丁香(少炒赤小豆)150粒。 主治:一切癲癇,小兒內證諸疾,或瘧疾久不癒而爲瘧母,及驚風癖疾,疳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