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脬湯

BU P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三因》卷八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腎經 20%
心經 19%
脾經 17%
胃經 7%
三焦經 5%
大腸經 5%
肝經 2%
肺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補脬湯

成分: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杜仲: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 磁石:止咳化痰、安神、平肝息風、止血、止咳平喘、利水消腫。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白石英: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清熱解毒、止血、利尿、降火、鎮靜。

功效:

  • 膀胱虛冷:膀胱功能虛弱,出現寒冷的症狀。
  • 腳筋急:小腿後側的肌肉痙攣或疼痛。
  • 腹痛引腰背,不可屈伸:腹痛並延伸至腰背部,無法彎曲或伸展身體。
  • 耳聾:聽力下降或喪失。
  • 眼目昏花:視力模糊,看不清楚東西。
  • 坐欲倒:坐著時有頭暈目眩、搖搖欲墜的感覺。
  • 小便數:排尿次數增多。
  • 遺白:小便中出現白色物質,可能是精液或尿道炎的症狀。
  • 面黑如炭:臉色發黑,類似於木炭的顏色。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服用,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

注意: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慎用。
  • 服用本藥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 服用本藥時,應忌酒。
  • 服藥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黃耆、茯苓、杜仲、生薑、磁石、五味子、白朮、白石英等八味中藥組成。黃耆、茯苓、杜仲、生薑具有補氣益陽、溫腎固精的功效;磁石、五味子、白朮、白石英具有溫補腎陽、固精縮尿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溫補腎陽、益氣固精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耳聾頻尿手指緊繃難以伸直

相同名稱方劑


補脬湯, 出處:《三因》卷八。 組成:黃耆1兩半,白茯苓1兩半,杜仲(去皮,銼,薑汁淹,炒斷絲)3兩,磁石(煅,淬)3兩,五味子3兩,白朮2兩半,白石英(捶碎)2兩半。 主治:膀胱虛冷,腳筋急,腹痛引腰背,不可屈伸,耳聾,目(??),坐欲倒,小便數,遺白,面黑如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