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補虛弱湯

PING BU XU RU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二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脾經 22%
腎經 18%
心經 16%
肝經 10%
胃經 5%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平補虛弱湯

整體功效: 補氣養血,健脾益腎。

主治: 氣血兩虛,脾腎悉虧,身倦神暈者。

平補虛弱湯由人參、白朮、茯苓、當歸、白芍、杜仲、黃耆、枸杞子、山藥、五味子、附子等中藥組成,具有補氣養血、健脾益腎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氣血兩虛、脾腎悉虧、身倦神暈等症狀。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人參(少者以時下生條參3-5錢代之),白朮1錢半,茯苓1錢半,炙草1錢半,當歸2錢,白苟(酒炒)1錢半,杜仲2錢,黃耆(蜜炒)2錢,甘枸杞,山藥各2-3錢,五味15粒,附子1錢或多用。
生薑、大棗為引。

方劑組成解釋


  • 人參:補氣健脾,益肺生津。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益氣。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白芍:養血柔肝,緩中止痛。
  •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
  • 黃耆:補氣固表,利尿退腫。
  • 枸杞子:補肝腎,益精明目。
  • 山藥:補脾肺腎,益精養氣。
  • 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
  • 附子:溫腎助陽,散寒止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平補虛弱湯具有補氣養血、健脾益腎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便秘等症狀。
  • 平補虛弱湯不宜與溫補性中藥同用,以免引起藥物相克。
  • 平補虛弱湯不宜與寒涼性中藥同用,以免影響藥效。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

相同名稱方劑


平補虛弱湯, 出處:《會約》卷二。 組成:人參(少者以時下生條參3-5錢代之),白朮1錢半,茯苓1錢半,炙草1錢半,當歸2錢,白芍(酒炒)1錢半,杜仲2錢,黃耆(蜜炒)2錢,甘枸杞,山藥各2-3錢,五味15粒,附子1錢或多用。 主治:氣血兩虛,脾腎悉虧,身倦神暈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助氣仙丹

相似度 73%

培腎元煎

相似度 72%

谷靈丸

相似度 69%

經驗養榮丸

相似度 66%

辛溫平補湯

相似度 66%

起陷神丹

相似度 66%

調中托裏散

相似度 66%

補元湯

相似度 66%

保安大成湯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