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補虛弱湯

PING BU XU RU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二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脾經 20%
腎經 19%
心經 17%
肝經 10%
胃經 5%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平補虛弱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氣益血: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血之功效。對於氣虛血虧、面色蒼白、乏力疲倦等虛弱症狀,人參能起到很好的補益作用,從而改善患者整體狀態。

二、扶正祛邪:人參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對於一些因正氣不足而導致的疾病,如感冒、發燒等,人參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幫助身體更快恢復。

因此,平補虛弱湯中加入人參,不僅能有效緩解虛弱症狀,更能提升患者抵抗力,促進身體康復。

平補虛弱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容易疲倦等虛弱症狀,白朮可以起到補益脾胃、增強氣血、提升體力的作用。
  2. 固護脾陽:白朮能溫補脾陽,使脾胃運化功能加強,更有效地吸收營養,改善消化不良,提升機體抵抗力。

平補虛弱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健脾益氣: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之效。虛弱者脾氣不足,易導致氣血生化不足,身體乏力。茯苓健脾益氣,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改善氣血生成,從而提升體力。

二、寧心安神: 茯苓亦有寧心安神之效,適用於心脾兩虛所致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狀。虛弱者常伴有精神不振、心神不寧,茯苓能安神定志,改善睡眠品質,提高精神狀態,有助於整體虛弱的改善。

平補虛弱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1. 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對於虛弱體質,尤其是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症狀,當歸能起到很好的補益作用,使氣血充盈,改善體質。
  2. 潤腸通便:當歸還具有一定的潤腸通便功效,對於因氣血不足導致的便祕,當歸能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排便,幫助身體排除毒素,進而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平補虛弱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養血柔肝: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止汗的功效。對於因肝血不足導致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月經不調等症狀,白芍能起到滋養肝血,緩解肝氣不舒的作用,從而達到平補虛弱的效果。
  2. 緩解虛弱: 平補虛弱湯主要針對氣血虛弱、脾胃不和等虛證。白芍入肝脾經,能補肝血,健脾胃,協調脾胃氣機,有助於提升機體的抗病能力,達到補虛扶正的效果。

平補虛弱湯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腰: 杜仲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補腎壯腰、強筋骨之效。對於腎虛腰痛、腰膝痠軟、筋骨無力等症狀,杜仲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補肝益氣: 杜仲亦能補肝益氣,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肝腎功能。對於氣虛乏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杜仲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平補虛弱湯中加入杜仲,可以起到補腎壯腰、補肝益氣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體虛乏力、腰膝痠軟等症狀,提升整體體質。

平補虛弱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固表:黃耆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之功效。對於氣虛體弱、容易疲倦、自汗盜汗等症狀,黃耆能補益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體質。
  2. 扶正祛邪:黃耆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抵禦外邪入侵。對於虛弱體質的人來說,黃耆能夠幫助其抵抗疾病,恢復健康。

因此,平補虛弱湯中加入黃耆,旨在通過補氣固表、扶正祛邪的作用,達到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的效果。

平補虛弱湯中加入枸杞子,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滋陰補腎: 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之效。虛弱者常伴隨肝腎不足,枸杞子能補益肝腎之陰,緩解因虛弱導致的頭昏眼花、腰膝痠軟等症狀。
  2. 補血生津: 枸杞子亦有補血生津的功效,能改善虛弱者面色蒼白、口乾舌燥等症狀。對於因氣血不足導致的體虛乏力,枸杞子亦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而言之,枸杞子在平補虛弱湯中,不僅能補益肝腎,亦能補血生津,有助於改善虛弱者的整體狀態。

平補虛弱湯中包含山藥,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脾益氣: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潤燥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體虛乏力等症狀,山藥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固腎健脾: 山藥更能補腎氣,固腎精,對於腎虛腰痠、遺精早泄、盜汗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平補虛弱湯中加入山藥,可以起到補脾益氣、固腎健脾的功效,對於體虛乏力、氣血不足、腎虛腰痠等症狀,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

平補虛弱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是利用其收斂固澀補益脾腎的功效。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其酸味可斂肺氣,固澀精氣,有助於緩解氣虛喘促、脾腎虧虛、腎氣不固等症狀。五味子亦能補益脾腎,增強人體的正氣,提升抵抗力

在平補虛弱湯中,五味子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起到滋補肝腎、益氣養血、固本培元的功效,整體提升虛弱患者的體質。

平補虛弱湯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溫陽補腎: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腎壯陽之效。對於陽氣不足、腎陽虛衰引起的虛寒症狀,如畏寒肢冷、腰膝痠軟、陽痿早洩等,附子可溫補腎陽,促進陽氣回升,改善症狀。

二、配合其他藥材:平補虛弱湯中可能包含其他寒涼藥材,例如生地黃、麥冬等,附子可起到平衡藥性、防止藥效過於寒涼的作用。同時,附子與其他藥材相配,可起到協同增效作用,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平補虛弱湯」

中藥方劑「平補虛弱湯」為一複方中藥,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補氣血,益氣養血,滋陰補陽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氣血兩虛,脾腎虧損,身體疲勞,精神昏沉,氣短懶言,食慾不振,面色蒼白,失眠多夢,四肢酸軟等症狀。

主要成分

  • 人參:補氣益中,生津止渴,補脾益肺。
  • 白朮:健脾利濕,固表止汗,益氣生津。
  •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 白芍: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涼血。
  •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安胎補腎。
  • 黃耆:補氣固表,利水消腫,益氣補血。
  • 枸杞子:補腎益精,滋陰明目,生津止渴。
  • 山藥:補脾益氣,滋陰養血,補腎固精。
  • 五味子:補氣斂肺,澀精益腎,生津止渴。
  • 附子:溫補腎陽,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功效

  • 補氣養血:人參、白朮、茯苓、當歸、白芍等藥材具有補氣養血的功效,可以改善氣血兩虛,面色蒼白,四肢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狀。
  • 益氣養血:黃耆、枸杞子、山藥、五味子等藥材具有益氣養血的功效,可以改善氣血虧虛,體質虛弱,容易疲勞,失眠多夢等症狀。
  • 滋陰補陽:附子具有滋陰補陽的功效,可以改善腎陽虛,腰膝酸軟,畏寒怕冷,性功能減退等症狀。

適用人羣

  • 氣血兩虛,脾腎虧損,身體疲勞,精神昏沉的人。
  • 氣短懶言,食慾不振,面色蒼白,失眠多夢,四肢酸軟的人。

禁忌人羣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患者。
  • 陰虛火旺、實熱證患者。

服用方法

  • 口服: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用。
  • 煎服:將藥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煎煮至藥液濃縮至原來的1/3即可。

注意事項

  • 忌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
  • 服藥期間忌煙酒。
  • 服藥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 服藥期間如有任何不適,應及時停藥並就醫。

總結

中藥方劑「平補虛弱湯」為一複方中藥,具有補氣血,益氣養血,滋陰補陽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氣血兩虛,脾腎虧損,身體疲勞,精神昏沉等症狀。服用前應諮詢醫師,以確保安全與有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少者以時下生條參3-5錢代之),白朮1錢半,茯苓1錢半,炙草1錢半,當歸2錢,白苟(酒炒)1錢半,杜仲2錢,黃耆(蜜炒)2錢,甘枸杞,山藥各2-3錢,五味15粒,附子1錢或多用。
生薑、大棗為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平補虛弱湯具有補氣養血、健脾益腎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便秘等症狀。
  • 平補虛弱湯不宜與溫補性中藥同用,以免引起藥物相克。
  • 平補虛弱湯不宜與寒涼性中藥同用,以免影響藥效。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

相同名稱方劑


平補虛弱湯, 出處:《會約》卷二。 組成:人參(少者以時下生條參3-5錢代之),白朮1錢半,茯苓1錢半,炙草1錢半,當歸2錢,白芍(酒炒)1錢半,杜仲2錢,黃耆(蜜炒)2錢,甘枸杞,山藥各2-3錢,五味15粒,附子1錢或多用。 主治:氣血兩虛,脾腎悉虧,身倦神暈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