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薤白湯

HUANG QI XIE BA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脾經 17%
心經 17%
胃經 13%
大腸經 10%
腎經 6%
三焦經 6%
肝經 0%
肺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腎經
三焦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耆薤白湯」是由黃耆、人參、茯苓、五味子、白朮、薤白、蔥白、大米、白芍、生薑等藥材組成,具有補氣益陰、健脾益胃、利水消腫、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主治傷寒痊癒之後,五臟全都虛弱,身體瘦弱,元氣不足。

  1.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2. 人參:性微溫,味甘、苦,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安神等功效。

  3.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胃、寧心安神等功效。

  4.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歸肺、腎經,具有斂肺止咳、益氣生津、補腎固精等功效。

  5. 白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等功效。

  6. 薤白:性溫,味辛,歸肺、胃經,具有理氣行氣、通陽化痰、利水消腫等功效。

  7. 蔥白:性溫,味辛,歸肺、胃經,具有疏風散寒、通陽化痰、利尿消腫等功效。

  8. 大米:性平,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補脾等功效。

  9. 白芍:性涼,味酸、苦,歸肝、脾經,具有養血和營、柔肝止痛、收斂固澀等功效。

  10. 生薑:性溫,味辛,歸肺、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散寒止痛等功效。

綜上所述,中藥方劑「黃耆薤白湯」具有補氣益陰、健脾益胃、利水消腫、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主治傷寒痊癒之後,五臟全都虛弱,身體瘦弱,元氣不足。

傳統服藥法


黃耆半兩,人參半兩,白茯苓1分(去黑皮),五味子1分,白朮1分,薤白7莖,蔥白3莖,粳米半合,芍藥半分,生薑半分,羊腎1只(去脂膜)。
上銼細,分作三服。
每服用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前溫服,1日服盡。

方劑組成解釋


黃耆、人參、茯苓、五味子、白朮、薤白、蔥白、大米、白芍、生薑等中藥,具有補益脾胃、化痰健脾的功效。黃耆、人參、茯苓、五味子、白朮補益脾胃;薤白、蔥白化痰健脾;大米、白芍、生薑調和諸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益脾胃、化痰健脾的功效,適合於五臟俱虛、羸劣不足的患者。但脾胃虛弱、痰濕重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黃耆薤白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一。 組成:黃耆半兩,人參半兩,白茯苓1分(去黑皮),五味子1分,白朮1分,薤白7莖,蔥白3莖,粳米半合,芍藥半分,生薑半分,羊腎1隻(去脂膜)。 主治:傷寒後五臟俱虛,羸劣不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