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漿散

HUI JIA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心經 18%
肺經 18%
腎經 11%
胃經 11%
肝經 7%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回漿散中加入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腎,固澀止瀉: 何首烏性微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養血益精、烏髮黑鬚、止瀉固精之功效。回漿散主治脾虛泄瀉、腸滑久痢,而何首烏能補腎固精,固澀止瀉,配合其他藥材共同調理脾腎,達到止瀉止痢的效果。
  2. 活血化瘀,改善腸道功能: 何首烏亦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道微循環,有助於腸道功能的恢復。對於脾虛導致的腸道功能失調,何首烏可以起到輔助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改善腸道功能,緩解泄瀉症狀。

回漿散方中加入白芍,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收斂止瀉:白芍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能緩解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引起的腹瀉,與回漿散中其他收斂止瀉藥物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止瀉的目的。

2. 緩解疼痛:白芍能養血柔肝,緩解因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尤其針對伴有腹痛的腹瀉症狀,白芍可以起到舒緩疼痛的作用,使患者更舒適。

白芍在回漿散中的加入,既能收斂止瀉,又能緩解疼痛,使其藥效更加全面,更能有效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

回漿散方劑中包含黃耆,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回漿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黃耆能補益脾胃之氣,固護脾胃之表,提升脾胃運化功能,促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
  2. 提升免疫力: 黃耆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能增強抗病能力,有助於抵禦病邪入侵,防止疾病反覆發作。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抵抗力下降,黃耆能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回漿散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益氣補虛: 人參味甘性溫,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的功效。回漿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飲食不消、腹痛泄瀉等症,而人參可補益脾胃之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消化吸收,從而達到回納失散之氣,止瀉止痛的效果。
  • 扶正祛邪: 人參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有助於抵禦外邪侵襲。回漿散中加入人參,一方面可以改善脾胃虛弱,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機體抵抗力,從而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回漿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基於其「調和藥性」和「緩解副作用」的作用。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解毒生津之功效。回漿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飲食不消導致的腹脹、泄瀉等症,方中多用辛燥之品,容易傷脾胃。甘草的加入,可以緩解辛燥藥物的燥性,保護脾胃,使藥性更平和,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度刺激。此外,甘草還能解藥毒,減輕方中其他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回漿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 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回漿散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虛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白朮能補益脾胃之氣,增強消化功能,促進食慾,改善虛弱症狀。

2. 燥濕止瀉: 白朮亦能燥濕止瀉,對於回漿散治療的腹瀉等症狀具有輔助作用。白朮能燥脾濕,固腸止瀉,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緩解腹瀉症狀。

回漿散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利水滲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回漿散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飲食不節導致的脾胃濕熱,茯苓可協助利水消腫,減少濕邪對脾胃的損害。
  2. 健脾和胃:茯苓同時具備健脾和胃的功效,可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有助於緩解因濕熱導致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因此,回漿散中加入茯苓,可起到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雙重作用,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目的。

回漿散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作用。回漿散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飲食不節所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生薑可溫中散寒,促進脾胃運化,減輕嘔吐腹瀉的症狀。

2. 助藥力: 生薑具有發散藥力,可以促進其他藥物的作用。回漿散中其他藥物如白朮、茯苓等,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生薑的加入可以促進這些藥物發揮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回漿散」,主要成分包含何首烏、白芍、黃耆、人參、甘草、白朮、茯苓、生薑,具有治療痘瘡的功效,以下介紹各成分的藥效:

  •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生薑: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白芍: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何首烏: 何首烏在中醫藥中以多樣功效著稱,包含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等。

  • 黃耆: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人參: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回漿散主要用於治療痘瘡沒有收斂化膿結痂的症狀,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瘡的功效,可幫助痘瘡快速化膿、結痂、癒合。

傳統服藥法


何首烏、白芍、炙耆、炙草、人參、白朮、茯苓、淮山藥、苡仁(或以蒼朮易白朮)各等分。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收斂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回漿散,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組成:何首烏、白芍、黃耆、人參、甘草、白朮、白茯苓、生薑。 主治:痘不收漿結痂。

回漿散, 出處:《種痘新書》卷十二。 組成:何首烏、白芍、炙耆、炙草、人參、白朮、茯苓、淮山藥、苡仁(或以蒼朮易白朮)各等分。 主治:痘不收漿結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