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胃經 20%
脾經 15%
肺經 12%
心經 9%
三焦經 8%
膽經 6%
大腸經 6%
肝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平氣散

組成

蒼朮、梔子、當歸、青皮、枳殼、木香、甘草

功效

行氣止痛,和胃降逆。

主治

心痛

本方由蒼朮、梔子、當歸、青皮、枳殼、木香、甘草組成,具有行氣止痛、和胃降逆的功效,主治心痛。

文獻參考

  1.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平氣散,治心痛,胸膈痞悶,氣逆嘔吐大便不通小便不利,皆可用之。」
  2. 本草正義》卷三十四:「平氣散,治心痛,胸膈痞悶,氣逆嘔吐,大便不通,小便不利,皆可用之。」

中藥功效分類

中藥功效解釋
蒼朮行氣止痛具有行氣止痛、和胃降逆的功效。
梔子行氣止痛具有行氣止痛、和胃降逆的功效。
當歸行氣止痛具有行氣止痛、和胃降逆的功效。
青皮行氣止痛具有行氣止痛、和胃降逆的功效。
枳殼行氣止痛具有行氣止痛、和胃降逆的功效。
木香行氣止痛具有行氣止痛、行氣導滯的功效。
甘草緩急和中具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蒼朮1錢5分,梔子1錢5分,當歸1錢,青皮1錢,枳殼1錢,木香1錢(臨熟時入木香再煎),甘草3分。
上銼1劑。
加生薑3片,水1大碗,煎至7分,通口服。

方劑組成解釋

蒼朮、梔子、當歸、青皮、枳殼、木香、甘草均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其中蒼朮、梔子、當歸、青皮、枳殼具有行氣止痛、和胃降逆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氣止痛、行氣導滯的功效,甘草具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的功效。本方以蒼朮、梔子、當歸、青皮、枳殼、木香、甘草為主,配伍得當,具有行氣止痛、和胃降逆的功效,主治心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行氣止痛、和胃降逆的功效,主治心痛。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

相關疾病

心臟病
心臟痛
心絞痛
心內膜炎
胃及十二指腸炎
心肌梗塞
肺性心臟病
心包炎
風濕性心臟病
二尖瓣狹窄
三尖瓣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平氣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 組成:蒼朮1錢5分,梔子1錢5分,當歸1錢,青皮1錢,枳殼1錢,木香1錢(臨熟時入木香再煎),甘草3分。 主治:心痛。

平氣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六引《聚寶方》。 組成:人參、白茯苓、百合、甘草(炙)、白朮、桔梗各等分。 主治:定喘和氣,補虛思食。主治:小兒氣不和,喘咳上氣。

平氣散,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二。 組成:青皮(去白)3錢,雞心3錢,檳榔3錢,大黃7錢,陳皮(去白)5錢,白牽牛2兩(半生半炒,取頭末1半)。 主治:濕熱大盛,上攻於肺,腹脹喘滿,神氣躁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枳殼桔梗湯

相似度 71%

調肝飲

相似度 66%

加味七氣湯

相似度 62%

和瘧清痢飲

相似度 62%

平肝止痢湯

相似度 61%

五味沙棘散

相似度 60%

青木香湯

相似度 60%

黃連枳殼湯

相似度 58%

螺蛳殼丸

相似度 58%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