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刺丸

JI C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九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1%
肝經 18%
肺經 15%
脾經 13%
胃經 13%
心經 9%
膀胱經 5%
大腸經 2%
膽經 1%
腎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棘刺丸方劑中加入玉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玉竹性甘寒,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之效。棘刺丸主治血熱妄行、筋脈拘攣,而血熱易傷陰,導致津液虧虛。玉竹可滋陰潤燥,補益津液,緩解血熱所致的燥熱症狀,並有助於緩解筋脈拘攣。
  2. 配伍協調:玉竹與方中其他藥物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例如,玉竹與生地黃、麥冬等藥物配伍,共同滋陰降火;與川芎、赤芍等藥物配伍,可活血化瘀,緩解疼痛。

總之,玉竹在棘刺丸中起著滋陰潤燥、配伍協調的作用,有助於更好地治療血熱妄行、筋脈拘攣等症狀。

棘刺丸方劑中包含石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滋陰生津: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滋陰生津的功效。棘刺丸主治熱毒熾盛,血分有熱,可見發熱、口渴、咽痛、舌苔黃膩等症狀。石斛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幫助消解熱毒,滋陰生津則可以緩解口渴等熱症。
  2. 保護胃腸,增強免疫: 石斛具有養胃生津、益氣健脾的功效,可以緩解熱毒對胃腸的傷害。此外,石斛還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幫助機體抵抗熱毒的侵襲。

因此,棘刺丸中加入石斛,可有效清熱解毒、滋陰生津,並保護胃腸,增強免疫,有利於患者的康復。

棘刺丸中包含川牛膝,主要原因有二:

  1.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 川牛膝性寒,味苦,入肝、腎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棘刺丸主治血瘀經絡不通所致的腰膝疼痛、肢體麻木等症,川牛膝能疏通經絡,緩解疼痛,改善血行。
  2. 引藥下行,直達病所: 川牛膝性善下行,能將藥力引導至腰膝部位,直達病所,提高藥效。配合其他藥材如地龍、威靈仙等,共同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加強治療效果。

棘刺丸中包含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厚朴降逆止嘔: 厚朴性辛溫,入肺、脾經,具有降逆止嘔之效。棘刺丸主治外感風寒,痰阻氣道,症見發熱頭痛、咳嗽痰多、胸悶氣促等,厚朴可助於降逆氣,止痰嘔,緩解患者呼吸道不適。
  2. 厚朴燥濕化痰: 厚朴兼具燥濕化痰之功效。棘刺丸中常配伍其他化痰藥物,如半夏、陳皮等,厚朴的加入可增強化痰效果,使痰液易於咳出,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狀。

棘刺丸中包含龍齒,主要基於其鎮驚安神之效。龍齒,即龍骨,為動物化石,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其具有清熱、鎮驚、安神、止血等功效。

在棘刺丸中,龍齒與其他藥材配合,可有效 平息肝火、鎮定心神、緩解驚悸 等症狀,適用於 熱病神志不清、心神不寧、驚癇發作 等情況。

棘刺丸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寧心安神: 遠志性味甘、苦、溫,歸心、肝經,具有疏肝解鬱、寧心安神之效。棘刺丸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怔忡等症,遠志可助其疏解肝鬱,使心神寧靜,改善睡眠。
  2. 通絡止痛: 遠志還具有一定的通絡止痛作用,可緩解因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疼痛、頭部脹痛等症狀。棘刺丸中常配伍其他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藥物,與遠志相互協同,提升療效。

棘刺丸方劑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助陽化氣: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回陽化氣之功效。棘刺丸主要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經期不調等症,乾薑可溫暖子宮,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棘刺丸中其他藥物如艾葉、川芎等均有散寒活血之效,乾薑的加入可增強其溫經散寒之功,更能有效地驅除寒邪,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棘刺丸中包含烏頭,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祛風止痛:烏頭性溫,味辛,入經絡,具有較強的祛風止痛作用,可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疼痛,如肩臂、腰腿等部位的痺痛、麻木等症狀。
  2. 溫經散寒:烏頭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如經絡不通、肢體麻木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因此,棘刺丸中加入烏頭,旨在通過其祛風止痛、溫經散寒的功效,治療因風寒濕邪入侵或寒凝血瘀所致的各種疼痛。

棘刺丸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減少副作用的作用。棘刺丸藥性偏寒涼,加入甘草可以緩解其寒性,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大刺激。
  2. 增強療效: 甘草與其他藥材搭配,可以增強藥效。棘刺丸主要治療濕熱毒邪引起的皮膚病,甘草可以清熱解毒,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棘刺丸方中使用防風,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邪,止痛止癢:棘刺丸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痺痛,皮膚瘙癢等症,而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解表、止痛止癢之功,能有效疏散外邪,緩解疼痛和瘙癢。
  2. 引藥入絡,行氣活血:方中其他藥物如秦艽、當歸等,以活血化瘀為主,而防風善於走表,能引導藥力深入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藥效。

綜上,防風在棘刺丸中起到疏散風邪、止痛止癢,並引藥入絡,行氣活血的作用,是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棘刺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細辛,主要是因為細辛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首先,細辛在中醫理論中屬於辛溫藥,能夠發散風寒,解表止痛,對於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其次,細辛的芳香特性可以促進氣血運行,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從而提升整個方劑的療效。此外,細辛中的有效成分還具有一定的抗炎和鎮痛作用,可以在療效上對棘刺丸的功效進行加強。因此,在臨牀應用中,細辛的加入能夠使棘刺丸更具綜合療效,特別是對於風寒感冒及其引起的相應不適症狀,具備更好的調理和治療效果。綜上所述,細辛在棘刺丸中的選用是基於其藥理特性和在方劑中所能發揮的協同作用。

棘刺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病、通經活絡等症狀。其成分之一的菟蕬子,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菟蕬子又叫菟蕬、菟蕬實,其性平,味甘,主要功能在於補腎益精、祛風散寒、強化筋骨。

在棘刺丸的組成中,菟蕬子的存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補益腎氣:菟蕬子有助於滋陰補腎,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對於因腎虛引起的風濕痛有顯著效果。
  2. 抗炎作用:由於菟蕬子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可以幫助減輕由風濕引起的炎症,緩解疼痛。
  3. 調和藥性:在方劑中,菟蕬子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整體的療效,促進氣血流通,促進經絡運行。

因此,菟蕬子在棘刺丸中的應用,不僅增強了方劑的療效,也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治療方案。

棘刺丸方劑中包含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脾腎,固本培元: 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腎二經,具有補脾益腎、健脾養胃的功效。棘刺丸治療的是風濕痺痛,其病機多與脾腎虧虛、氣血不足有關,而山藥可補益脾腎,固本培元,從根本上改善患者體質,增強抵抗力,有助於緩解疼痛。

2. 滋陰潤燥,利於藥物吸收: 山藥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可改善患者因風濕痺痛而引起的肌肉痠痛、關節僵硬等症狀,並有助於藥物更好地吸收,提高療效。

棘刺丸中含有石龍芮,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除濕止痛: 石龍芮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棘刺丸用於治療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痹痛、麻木、肢體拘攣等症狀,石龍芮在此發揮其祛風除濕止痛的功效,改善患者的症狀。
  2. 活血化瘀通絡: 石龍芮亦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消除瘀血,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棘刺丸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滋補肝腎,益精血: 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棘刺丸主要針對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所致的各種病症,枸杞子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補益肝腎,改善精血不足,提升藥效。

二、 緩和藥性,增強療效: 棘刺丸中部分藥材性偏寒涼,枸杞子性平味甘,可緩和藥性,避免寒涼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傷,同時還可滋養肝腎,促進藥物吸收,增強整體療效。

棘刺丸方中使用巴戟天,主要原因有二:

一、補腎壯陽,益精填髓:巴戟天性溫,味甘辛,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的功效。棘刺丸主要針對腎虛陽痿、精血不足等症,而巴戟天可改善腎陽不足,促進精血生化,故為方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二、助陽驅寒,行氣止痛:棘刺丸中還有溫陽散寒的藥物,如肉桂、附子等。巴戟天除了補腎壯陽外,也具有一定的溫陽散寒功效,可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溫補腎陽、驅寒止痛的目的。

棘刺丸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通經絡,散寒止痛: 桂枝性溫,味辛甘,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的功效。棘刺丸主治因寒邪客於經絡而致的疼痛,桂枝可溫通經絡,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2. 配合其他藥材,發揮協同作用: 棘刺丸中其他藥材,如川芎、當歸等,也有活血化瘀、溫經止痛的功效,桂枝與之配合,可增強藥效,促進氣血運行,更有效地緩解疼痛。

棘刺丸中包含萆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通絡止痛: 萆薢味甘淡,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通絡止痛的功效。棘刺丸主要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濕疹等症,萆薢可有效祛除濕熱,通利水道,緩解疼痛。
  2.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萆薢除了利水滲濕外,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棘刺丸中常配伍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藥材,如金銀花、連翹等,萆薢的加入可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力,更有效地消除炎症,緩解疼痛。

棘刺丸中包含天門冬,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陰潤燥:天門冬味甘性寒,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緩解因燥熱引起的皮膚乾燥、刺痛等症狀,而棘刺丸正是針對因風熱、血燥引起的皮膚病,因此天門冬可有效改善皮膚狀況。
  2. 清熱解毒:天門冬也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幫助清除體內熱毒,進一步緩解皮膚病的症狀。與棘刺丸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配合,可達到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棘刺丸」

組成:

  • 玉竹
  • 石斛
  • 川牛膝
  • 厚朴
  • 龍齒
  • 遠志
  • 乾薑
  • 烏頭
  • 甘草
  • 防風
  • 細辛
  • 菟蕬子
  • 山藥
  • 石龍芮
  • 枸杞子
  • 巴戟天
  • 桂枝
  • 萆薢
  • 天門冬

主治功效:

  • 虛勞:身體虛弱,腎氣不足,夢泄:在睡夢中遺精。

組成介紹:

  •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萆薢: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等功效。
  • 牛膝: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枸杞:具有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的功效。
  •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肺、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
  • 天門冬:具有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潤燥、補氣、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
  • 菟蕬子:具有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等功效。
  •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 玉竹:具有滋陰、補氣、生津止渴、潤燥和除煩等多種傳統功效。
  •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巴戟天: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棘刺丸」具有補氣、滋陰、溫陽、散寒除濕、活絡止痛、補腎益精等功效,可治療虛勞、夢泄、遺精、腰膝痠痛、腎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棘刺2兩,麥門冬(去心)1兩,萆薢1兩,厚朴(炙)1兩,菟絲子1兩,柏子仁1兩,蓯蓉1兩,桂心1兩,石斛1兩,小草1兩,細辛1兩,杜仲1兩,牛膝1兩,防葵1兩,乾地黃1兩,石龍芮2兩,巴戟天2兩,烏頭半兩(炮,削去皮)。
上為末,以蜜雜雞子黃各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以飲送下,每日3次。稍增至30丸,以知為度。
忌食豬肉、冷水、生蔥,生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補益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遺精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

相同名稱方劑


棘刺丸, 出處:《雞峰》卷九。 組成:棘刺1兩,萎蕤1兩,石斛1兩,牛膝1兩,厚朴1兩,龍齒1兩,遠志1兩,乾薑3分,烏頭半兩,甘草半兩,防風半兩,細辛半兩,菟絲子2兩,薯蕷3分,石龍芮3分,枸杞子3分,巴戟3分,桂心3分,萆薢1兩半,天門冬1兩半。 主治:虛勞腎氣不足,夢泄。

棘刺丸, 出處:《外台》卷十六引《深師方》。 組成:棘刺2兩,天門冬(去心)2兩,乾薑2兩,菟絲子2兩,烏頭(炮)2兩,小草2兩,防葵2兩,薯蕷2兩,石龍芮2兩,枸杞子2兩,巴戟天2兩,萆薢2兩,細辛2兩,萎蕤2兩,石斛2兩,厚朴(炙)2兩,牛膝2兩,桂心2兩。 主治:虛勞諸氣不足,數夢或精自泄。

棘刺丸, 出處:《外台》卷十六引《古今錄驗》。 組成:棘刺2兩,麥門冬(去心)1兩,萆薢1兩,厚朴(炙)1兩,菟絲子1兩,柏子仁1兩,蓯蓉1兩,桂心1兩,石斛1兩,小草1兩,細辛1兩,杜仲1兩,牛膝1兩,防葵1兩,乾地黃1兩,石龍芮2兩,巴戟天2兩,烏頭半兩(炮,削去皮)。 主治:男子百病,小便過多,失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