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蔻散

HONG DOU KO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五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18%
肺經 16%
肝經 9%
大腸經 9%
心經 7%
腎經 7%
膽經 2%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心包經 0%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紅豆蔻散以紅豆蔻為名,其組成中當然包含紅豆蔻,這是因為紅豆蔻是此方劑的主藥,也是方劑命名之由來。

紅豆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嘔,行氣消脹的功效,對於寒濕阻滯、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紅豆蔻散以紅豆蔻為主藥,配合其他藥材,針對上述病症進行治療,故以紅豆蔻命名,突顯其藥效及方劑的組成核心。

紅豆蔻散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紅豆蔻散主治脾胃虛寒、脘腹冷痛,而木香可幫助疏解肝氣鬱結,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2. 健脾和胃,消食導滯:木香亦有健脾和胃、消食導滯之效。紅豆蔻散中常配伍健脾開胃之品,木香可助其消食化積,增強脾胃運化功能,進一步改善脾胃虛寒症狀。

紅豆蔻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調經: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紅豆蔻散主治寒凝血瘀、經行不暢等症,加入當歸可補血活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行不暢,緩解疼痛。
  2. 溫脾健胃:當歸亦可溫脾健胃,與紅豆蔻散中其他健脾燥濕的藥物相輔相成,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增強體質。

紅豆蔻散中加入桂枝,主要是為了發揮其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

紅豆蔻散本身具有溫脾止瀉、理氣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寒溼內滯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而桂枝性溫,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之效,可以溫煦脾胃,促進氣血運行,幫助紅豆蔻散更有效地發揮藥效,緩解患者的寒溼症狀。

此外,桂枝還能解表散寒,與紅豆蔻散的溫脾止瀉功效相輔相成,全面改善患者的寒溼之症。

紅豆蔻散方中加入高良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止嘔,和胃降逆: 高良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嘔、和胃降逆的功效。紅豆蔻散主要用於治療寒濕內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高良薑的加入,可溫中散寒,促進脾胃陽氣的升發,達到止嘔和胃的效果。
  2. 協同紅豆蔻,增強療效: 紅豆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行氣、消食化積的功效。高良薑與紅豆蔻相輔相成,溫中散寒,行氣消食,共同增強方劑的療效,有助於緩解寒濕內阻所致的各種症狀。

紅豆蔻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功效。紅豆蔻散主治胸腹脹滿、氣滯痛,川芎可疏通經絡,緩解氣滯,起到止痛的作用。

2. 溫通血脈: 紅豆蔻散常用於寒凝血瘀所致的病症,川芎溫通血脈,可配合紅豆蔻散中的其他藥物,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寒凝血瘀的症狀。

紅豆蔻散中含有訶子,主要原因有二:

  1. 收斂固澀:訶子味酸澀,性平,入肺、大腸經,具有收斂固澀、止瀉止痢之效。紅豆蔻散中,紅豆蔻辛溫燥濕,可溫脾胃,助消化;但其溫燥之性可能引起腸胃燥熱,導致腹瀉。而訶子收斂固澀,可緩解紅豆蔻的燥熱之性,防止其過度溫燥而傷及腸胃,同時還能固澀腸道,止瀉止痢。
  2. 清熱解毒:訶子除了收斂固澀外,還具有清熱解毒之效。紅豆蔻散主要針對脾胃濕熱、腹瀉等症,訶子可清熱解毒,配合紅豆蔻溫脾化濕,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紅豆蔻散中包含草荳蔻,主要基於兩方面原因:

  1. 功效互補: 紅豆蔻散主治脾胃寒濕、脘腹冷痛等症,而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兩者合用,可加強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效果,使藥效更為顯著。
  2. 藥性相輔: 紅豆蔻性溫,草荳蔻性微溫,兩者藥性相近,協同作用,能更好地發揮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同時,草荳蔻辛散之性,可助紅豆蔻行氣化濕,使藥效更為通暢。

總而言之,紅豆蔻散中包含草荳蔻,是基於兩者功效互補和藥性相輔的原則,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紅豆蔻散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 紅豆蔻性溫,善於溫中散寒,但單用則力道不足。附子為大熱之品,能溫陽補火,與紅豆蔻相伍,可增強其溫中散寒之力,從根本上改善寒邪凝滯所致的脾胃虛寒症狀。
  2. 扶正祛邪: 紅豆蔻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附子溫陽補火,能扶助脾胃之陽氣,同時兼具溫經散寒之功,可祛除寒邪,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紅豆蔻散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解鬱: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行氣解鬱、理氣化痰、燥濕止瀉的功效。紅豆蔻散中常加入橘皮,旨在配合紅豆蔻、厚朴等藥物,增強行氣解鬱之效,以疏肝理氣,解除氣機阻滯,緩解胸悶、腹脹等症狀。
  2. 調和藥性:橘皮性溫,能緩和方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寒,對脾胃造成負擔,並有助於藥效的發揮。

紅豆蔻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紅豆蔻散主治脾胃濕困、脘腹脹滿、食少便溏等症,而白朮的健脾燥濕作用,可以幫助脾胃運化水溼,緩解上述症狀。
  2. 助藥力: 白朮與紅豆蔻相配,可增強紅豆蔻溫中止痛、行氣消積的功效。白朮能健脾益氣,使紅豆蔻更易於發揮藥力,從而更好地治療脾胃虛寒、氣滯溼阻所致的脘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病症。

紅豆蔻散中加入神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 神麴味甘性溫,善於消食化積、健脾和胃。紅豆蔻散主治脾胃氣虛、脘腹脹滿、食少納呆等症,神麴可助其消食導滯,增強療效。
  2. 溫中散寒: 神麴兼具溫中散寒之效,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紅豆蔻散中常加入一些寒涼藥材,如紅豆蔻、蒼朮等,神麴可起到中和寒性,避免藥性偏寒,更加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紅豆蔻散

紅豆蔻散,由紅豆蔻、木香、當歸、桂枝、高良薑、川芎、訶子、草荳蔻、附子、橘皮、白朮和神麴組成。

藥方組成及功效

  • **紅豆蔻:**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散寒,健脾胃,理氣行氣,降氣,燥濕的功效。
  • **木香:**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桂枝:**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高良薑:**具有溫裡溫中,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訶子:**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等功效。
  • **草荳蔻:**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散寒,健脾胃,理氣行氣,降氣,燥濕等功效。
  •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神麴:**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的功效。

主治

脾臟寒氣過盛,導致心腹疼痛,宿食積存在體內無法消化,腹脅脹滿悶痛,沒有食慾。

總結

紅豆蔻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脾臟寒氣過盛引起的各種症狀。方劑中的各味藥物具有不同的功效,相互配合,起到溫裡散寒、行氣止痛、健脾胃的作用,從而改善患者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紅豆蔻3分(去皮),白朮3分,桂心3分,厚朴2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人參1兩(去蘆頭),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3分(煨,用皮),黃耆3分(銼),當歸3分(銼,微炒)。上為散。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稍熱服。
忌生冷、油膩、濕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紅豆蔻散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消食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此外,紅豆蔻散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孩、體質虛弱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紅豆蔻散, 出處:《聖惠》卷五。 組成:紅豆蔻3分(去皮),白朮3分,桂心3分,厚朴2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人參1兩(去蘆頭),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3分(煨,用皮),黃耆3分(銼),當歸3分(銼,微炒)。 主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食即妨悶,四肢少力,疼痛。

紅豆蔻散, 出處:《聖惠》卷五。 組成:紅豆蔻1兩(去皮),木香半兩,當歸3分(銼,微炒),桂心半兩,高良薑1兩(銼),川芎3分,訶黎勒半兩(煨,用皮),草豆蔻6枚(去皮),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白朮半兩,神曲3分(微炒令黃)。 主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宿食不消,及腹脅脹悶,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