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心酒」由六味中藥組成,包括麥門冬、柏子仁、茯神、當歸、龍眼肉和生地黃。根據提供的寒熱比例,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方劑的熱性指數略高於寒性指數。
熱性藥物分析:
- 龍眼肉:性味甘溫,是方中主要的熱性藥物,其熱性指數較高,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功效。
- 當歸:性味甘、辛、溫,雖溫性不如龍眼肉強烈,但也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對整體方劑的熱性有所貢獻。
寒性藥物分析:
- 麥門冬:性味甘、微苦、微寒,是方中主要的寒性藥物,具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
- 生地黃: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與麥門冬共同發揮寒涼作用。
- 柏子仁:性味甘、平,雖不屬大寒之品,但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作用。性質偏於滋潤,對整體方劑的寒涼屬性有輕微貢獻。
平性藥物分析:
- 茯神:性味甘、淡、平,具有寧心安神的功效,寒熱屬性不明顯,對整體方劑的寒熱影響較小。
整體寒熱狀態分析:
從組成來看,「補心酒」中熱性藥物如龍眼肉、當歸,與寒性藥物如麥門冬、生地黃,以及性質偏涼潤的柏子仁相配伍。雖然熱性指數略高,但方中仍有較強的寒涼藥物來制約溫熱藥物的燥性,並達到滋陰清熱的效果。
總體而言,「補心酒」是一個偏向於溫補的方劑,但並非大熱之劑。其溫補之中兼具滋陰清熱的作用,更適合於心陰不足兼有虛熱的證候。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4%
肝經 21%
肺經 15%
胃經 15%
脾經 14%
腎經 5%
大腸經 2%
此方劑「補心酒」主要針對心經、肝經、肺經、胃經、脾經、腎經和大腸經等經絡進行調理。
從經絡辨證角度來看,此方劑以心經為主要作用目標,其比例最高,顯示此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心經的相關虛證,例如心悸、失眠、健忘等心血不足、心陰虧虛之症。
其次,肝經比例亦高,表示此方劑對於肝經的虛證亦有調理作用,可能適用於肝血不足、肝陰虧虛引起的眩暈、視物模糊、筋脈拘急等症狀。
肺經和胃經的比例相同,且相對較高,提示此方劑對於肺氣陰兩虛,例如乾咳、少痰等;以及胃陰不足,例如口乾、食少等症狀亦有輔助調理作用。
脾經的比例亦有一定的佔比,表示此方劑對於脾氣虛弱,如倦怠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有幫助。
腎經比例較低,表示此方劑對於腎虛症狀雖有照護,但非主要治療方向,可能適用於腎陰不足、兼有心悸失眠等問題。
大腸經的比例最低,在此方劑中可能具有輕微的輔助作用,但並非主要針對大腸經的病症。
主治功效
安神鎮靜:
- 主要成分如柏子仁、茯神和龍眼肉具有良好的安神作用,能改善因緊張、焦慮所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狀。
益氣養血:
- 當歸和生地黃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對於因血虛引起的心悸、神疲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潤肺清心:
- 麥冬的潤肺功能以及生地的清熱效果可以對心肺同時進行滋潤,特別對於陰虛火旺所引起的物理不適有改善作用。
輔助消化:
- 龍眼肉能促進食慾及提升脾胃功能,有助於改善因心神不安而引起的食慾不振。
傳統服藥法
麥冬(去心)2兩,柏子仁(去油)1兩,白茯神1兩,當歸身1兩,龍眼肉1兩,生地1兩5錢。
盛絹袋,入無灰酒10斤,壇內浸7日用,連壇煮亦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過量使用: 藥酒雖然有益,但過量飲用可能導致肝腎負擔,建議成人每日不超過30-50ml。
- 孕婦禁用: 因為某些成分如當歸和生地黃可能會引起子宮收縮,故孕婦應禁止使用。
- 對酒過敏者: 若個人對酒精過敏或存在其他酒精相關疾病(如肝臟疾病等),應避免使用。
- 特殊疾病患者: 患有特定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的患者,在飲用前請諮詢醫生意見。
- 儲存條件: 藥酒需密封保存且避免陽光直射,以保證效果和安全性。
相關疾病
心絞痛心內膜炎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心肌炎妄想狀態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衰竭暈眩夜間多夢胸悶脹心悸慢性肝炎睡眠障礙心胸煩熱胃下垂 相同名稱方劑
補心酒, 出處:《奇方類編》卷下。 組成:麥冬(去心)2兩,柏子仁(去油)1兩,白茯神1兩,當歸身1兩,龍眼肉1兩,生地1兩5錢。 主治:怔忡,心神不寧。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