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附湯

XIONG F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肺經 17%
胃經 15%
腎經 12%
心經 8%
大腸經 7%
肝經 6%
三焦經 5%
膽經 3%
脾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大腸經
肝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雄附湯」,主治功效是:內臟虛寒,導致腹瀉。

組成藥材:

  • 天雄: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
  • 附子:具有溫裡散寒、回陽救逆、止瀉等功效。
  •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健脾益氣、利尿消腫等功效。
  •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等功效。
  •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健脾益氣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養血調經、止痛等功效。
  • 肉荳蔻:具有溫中行氣、止痛止瀉等功效。
  • 木香:具有理氣行氣、止痛止瀉等功效。
  • 丁香:具有溫中止嘔、行氣止瀉等功效。
  • 生薑:具有溫中止嘔、發汗解表等功效。
  • 甘草:具有補氣益中、清熱解毒等功效。
  • 沉香:具有溫中止瀉、補腎助陽等功效。
  • 訶子:具有澀腸止瀉、斂肺止咳等功效。

功效與作用:

雄附湯具有溫補脾腎、溫中止瀉的功效,適用於脾腎陽虛證,症見腹瀉、腹痛、四肢畏寒、腰膝酸軟、小便清長等。

用法用量:

  • 口服: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
  • 外用:研末敷患處。

禁忌:

  • 脾胃虛弱、大便溏薄者慎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辛辣食物。

總結:

中藥方劑「雄附湯」,具有溫補脾腎、溫中止瀉的功效,適用於脾腎陽虛證,症見腹瀉、腹痛、四肢畏寒、腰膝酸軟、小便清長等。使用時應注意禁忌,並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傳統服藥法


天雄2只(炮,去皮臍),附子4只(8錢重者,炮,去皮臍),綿黃耆(蜜炙)2兩,新羅參(去蘆)2兩,白朮(炒)2兩,白茯苓(去皮)2兩,白芍藥2兩,肉豆蔻(面裹,煨)1兩,木香(炮)1兩,丁香(不見火)1兩,川白薑4兩(泡洗),甘草(炙)半兩,沈香(不見火)半兩,訶子(去核)半兩。
常服不須入乳香、鹿角霜;如臟腑堅固,不必用訶子亦得。
健脾溫中。
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盞半,入鹿角霜、乳香各少許,生薑5片,棗子2枚,同煎至1小盞,空心服之,並滓再煎。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天雄、附子為君藥,溫陽散寒;黃耆、白朮、茯苓、白芍為臣藥,益氣固表;肉荳蔻、木香、丁香為佐藥,行氣止痛;生薑、甘草為使藥,調和諸藥。全方共奏溫陽散寒,益氣固表之功,用於治療臟腑虛寒,泄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溫,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雄附湯,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五。 組成:天雄2隻(炮,去皮臍),附子4隻(8錢重者,炮,去皮臍),綿黃耆(蜜炙)2兩,新羅參(去蘆)2兩,白朮(炒)2兩,白茯苓(去皮)2兩,白芍藥2兩,肉豆蔻(面裹,煨)1兩,木香(炮)1兩,丁香(不見火)1兩,川白薑4兩(泡洗),甘草(炙)半兩,沉香(不見火)半兩,訶子(去核)半兩。 主治:健脾溫中。主治:臟腑虛寒,泄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