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氣飲

LIU QI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肝經 18%
肺經 16%
胃經 14%
心經 7%
膀胱經 5%
腎經 5%
大腸經 3%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膽經 1%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名:流氣飲

組成藥材:

  • 紫蘇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烏藥: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木瓜: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 川楝子:舒肝行氣止痛、驅蟲。

主治功效:

針對螻蛄串的藥方,主治各種腸胃症狀,如腹瀉、腹脹、消化不良等。

藥方介紹:

  1. 紫蘇葉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感冒、頭痛、惡心、嘔吐等症狀。

  2.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

  3.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胸悶、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4. 烏藥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腹痛、泄瀉等症狀。

  5.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等症狀。

  6.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

  7.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等症狀。

  8.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9.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

  10.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腹脹、泄瀉等症狀。

  11. 木瓜具有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

  12. 香附具有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等症狀。

  13. 肉桂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等症狀。

  14. 川楝子具有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胸脅、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等症狀。

總結:

流氣飲是一種中藥方劑,由紫蘇葉、桔梗、枳殼、烏藥、甘草、白芍、白芷、川芎、防風、厚朴、木瓜、香附、肉桂、川楝子等藥材組成,具有溫中散寒、理氣行氣、化痰止咳、止瀉止痢等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腸胃炎、腹瀉、腹痛、嘔吐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蟬退、甘草、羌活、天麻、當歸、防風、大黃、薄荷、赤芍、杏仁各等分。
上為末。
每服5錢,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紫蘇葉、桔梗、枳殼、烏藥、甘草、白芍、白芷、川芎、防風、厚朴、木瓜、香附、肉桂、川楝子等中藥組成。紫蘇葉、桔梗、枳殼、烏藥、甘草、白芍、白芷、川芎、防風、厚朴、木瓜、香附、肉桂均具有疏風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川楝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牙齦潰爛痤瘡頭痛

相同名稱方劑


流氣飲, 出處:《慈幼新書》卷六。 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青皮、陳皮、白芷、烏藥、木香。 主治:痘瘡。

流氣飲,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組成:紫蘇、桔梗、枳殼、烏藥、甘草、芍藥、白芷、川芎、防風、厚朴、木瓜、香附、官桂、川楝子。 主治:螻蛄串。

流氣飲, 出處:《玉案》卷六。 組成:當歸5分,川芎5分,赤芍5分,黃耆5分,人參5分,甘草節4分,廣木香4分,紫蘇4分,烏藥4分,桔梗3分,厚朴3分,枳殼3分。 主治:虛而結癰。

流氣飲, 出處:《異授眼科》。 組成:芍藥、茯苓、防風、甘草、柴胡、羌活、獨活、川芎、青皮、紫蘇、荊芥、麥冬、連翹、石膏。 主治:頭風引邪,不能四散,攻入於目,目有障膜,形如垂簾者。

流氣飲, 出處:《玉案》卷四。 組成:白檀香1錢5分,沉香1錢5分,烏藥1錢5分,桔梗1錢5分,香附2錢,白豆蔻2錢,枳殼2錢,縮砂2錢,蒼朮2錢。 主治:心腹刺痛,皆因心事憂鬱,不得舒暢,而作痛如刺。

流氣飲, 出處:《局方》卷七(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組成:大黃(炮)1兩,川芎1兩,菊花(去枝)1兩,牛蒡子(炒)1兩,細辛(去苗)1兩,防風(去苗)1兩,山梔(去皮)1兩,白蒺藜(炒,去刺)1兩,黃芩(去蘆)1兩,甘草(炙)1兩,玄參(去蘆)1兩,蔓荊子(去白皮)1兩,荊芥(去梗)1兩,木賊(去根節)1兩,蒼朮(米泔浸1宿,炒控)2兩,草決明1兩半。 主治:肝經不足,內受風熱,上攻眼目,昏暗,視物不明,常見黑花,當風多淚,怕日羞明,堆眵赤腫,隱澀難開,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弦赤爛;及婦人血風眼,及時行暴赤腫眼,眼胞紫黑。應有眼病,並宜服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