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散

ZI YI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心經 15%
肺經 12%
腎經 7%
脾經 7%
大腸經 7%
胃經 7%
膀胱經 5%
三焦經 5%
膽經 5%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滋陰散中包含生地黃,乃因其具備滋陰涼血、清熱解毒之效。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能清熱涼血、滋陰生津,適用於陰虛火旺、血熱妄行之症。

滋陰散以滋陰潤燥為主要功效,用生地黃可清熱涼血,緩解因陰虛火旺所致的燥熱、口渴、便祕等症,同時也可滋陰養血,改善因血熱妄行所致的皮膚病變等。

故生地黃為滋陰散中不可或缺的藥材,其寒涼滋潤之性,與其他藥材相配,可發揮最大療效。

滋陰散方劑中包含知母,主要原因如下:

  1. 知母性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之效。滋陰散主治陰虛火旺,症狀如燥熱咳嗽、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知母可清肺熱,滋腎陰,緩解燥熱症狀,達到滋陰降火之效。
  2. 知母與方中其他藥材配伍,相輔相成。滋陰散中常搭配生地黃、麥冬等滋陰藥,知母可加強滋陰之力,同時又能防止滋陰藥過於滋膩,避免寒涼之弊。

滋陰散方劑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除濕止癢: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除濕止癢的功效。滋陰散用於治療陰虛火旺、濕熱下注所致的各種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瘡瘍等。黃柏可清熱除濕,降火止癢,配合其他滋陰潤燥藥物,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2. 抑制細菌,促進癒合: 黃柏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夠抑制皮膚表面的細菌感染,促進傷口癒合。這對於濕熱所致的皮膚病,以及合併細菌感染的傷口,都有輔助治療作用。

滋陰散方劑中包含柴胡,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

柴胡性微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之效。滋陰散主治陰虛火旺,熱擾心神,而柴胡於此處並非單純清熱解表,而是通過疏肝解鬱,調暢氣機,以達到引火歸源、滋陰降火之目的。

肝氣鬱結可導致氣機不暢,鬱火上炎,進一步加重陰虛火旺的症狀。柴胡疏肝解鬱,使肝氣條達,氣機通暢,則火邪得以下降,陰虛得以降解,從而達到滋陰清熱之效。因此,滋陰散中加入柴胡,可謂妙手偶得,使方劑更具整體性,療效更顯著。

滋陰散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用以抑制滋陰藥材可能引發的陰寒內盛,平衡藥性。

黃芩味苦性寒,入肺、胃、膽經,善於清熱瀉火,尤其擅長於清除肺熱、胃熱、膽熱等,可有效防止滋陰藥材滋補過度,導致體內寒氣過盛。此外,黃芩亦能燥濕,有助於清除體內濕氣,避免滋陰藥材滋補過度,導致濕邪內阻。

滋陰散方劑中加入側柏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止血: 側柏葉性涼,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生肌之效。對於因熱毒蘊結而引起的出血症狀,如鼻衄、咯血、尿血等,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疏風止痛: 側柏葉還具有疏風解表、止痛的效果。對於風熱感冒、頭痛、齒痛等症狀,可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滋陰散中加入側柏葉,旨在清熱涼血止血,同時亦有助於緩解風熱症狀,達到整體的治療效果。

滋陰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滋養陰液,調和氣血。該方劑中包含紅花,其主要作用在於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紅花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可以改善血液運行,增加血液的流動性,從而增強全身組織的營養供應。此外,紅花還具備一定的調經作用,對於女性的生理健康尤其重要。

在滋陰的基礎上,紅花的加入可以幫助消除體內的瘀血,加速產生新的血液,避免因為陰虛而導致的血液供應不足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如面色蒼白、疲倦乏力等。這種相輔相成的作用,使得滋陰散在治療陰虛證時,能夠更加全面地調理身體,達到滋陰與活血的雙重效果。因此,紅花的添加使這個方劑更加完整,符合「上能滋陰、下能活血」的整體治療理念。

滋陰散中包含當歸,主要源於其滋陰補血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養血生津等功效。滋陰散主要針對陰虛火旺、血虛所致的症狀,而當歸補血活血,能滋養陰血,並改善因血虛引起的各種症狀,如頭暈、心悸、面色蒼白、月經不調等。同時,當歸還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陰陽平衡,更好地達到滋陰的效果。

滋陰散中加入白芍,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養血柔肝: 白芍性微寒,味酸甘,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滋陰散旨在滋陰清熱,而白芍可滋養肝血,緩解肝陰不足導致的肝氣不舒、情緒不穩定等症狀,協調陰陽,促進整體陰陽平衡。
  2. 緩解肝陽上亢: 滋陰散常用於治療肝陰虛導致的肝陽上亢症狀,如頭暈目眩、耳鳴耳聾、口乾咽燥等。白芍可平抑肝陽,減少肝陽上亢對其他臟腑的影響,進一步達到滋陰清熱的效果。

滋陰散方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利水通淋:木通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水、通淋止痛的功效。滋陰散常用於治療陰虛火旺、內熱熾盛所致的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等症狀,木通的利水通淋作用可協助排解體內熱毒,改善尿路炎症。
  2. 引藥下行:滋陰散以滋陰清熱為主,而木通的寒涼之性有助於引藥下行,將藥力導入膀胱經,更有效地治療下焦濕熱、膀胱氣化不利等症狀。

滋陰散中加入梔子,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清熱瀉火: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滋陰散主要針對陰虛火旺、虛熱上炎所致的症狀,而梔子可以清泄肝膽之火,降胃火,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目的,與其他藥材共同協同作用,改善患者的症狀。
  2. 緩解口舌生瘡:梔子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與滋陰散中其他清熱涼血的藥材共同作用,達到緩解熱毒入侵所造成的口腔炎症。

主治功效


滋陰散

中藥方劑「滋陰散」,是傳統中醫的一種方劑,主治功效是:眼中出血如射,形容出血量多,流出的速度快,好像箭射出一樣。其組成包括:

  • 生地黃:清熱涼血,滋陰補血。
  • 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側柏葉:止血,清熱涼血,活絡止痛,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化腐生肌。
  • 紅花: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清熱涼血。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梔子: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

滋陰散的具體組成及其功效如下:

  •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 柴胡:能改善因風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可治療寒熱往來的半表半里之熱,寒熱往來熱象包括弛張熱與間歇熱。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側柏葉:具有止血、清熱涼血、活絡止痛、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化腐生肌等功效。
  • 紅花:具有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清熱涼血等功效。
  •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 木通: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 梔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總之,滋陰散的主要成分是生地黃、知母、黃柏、柴胡、黃芩、側柏葉、紅花、生地黃、白芍、木通、梔子,其主治功效是眼中出血如射。

傳統服藥法


生地、知母、黃柏、柴胡、黃芩、側柏葉、紅花、當歸、白芍、木通、梔仁。
上為粗末。
每用2錢,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滋陰散是一張中醫方劑,使用前請諮詢中醫師。
  • 滋陰散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便溏等,使用時應注意。
  • 滋陰散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其他不良反應。

相同名稱方劑


滋陰散, 出處:《醫鈔類編》卷十一。 組成:生地、知母、黃柏、柴胡、黃芩、側柏葉、紅花、當歸、白芍、木通、梔仁。 主治:眼中出血如射。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