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潤燥湯

ZI YIN RUN Z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痘疹傳心錄》卷十五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心經 17%
肝經 17%
脾經 10%
胃經 10%
小腸經 7%
膽經 5%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腎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小腸經
膽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滋陰潤燥湯

滋陰潤燥湯是中醫方劑之一,以滋陰潤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為主要功效,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咳嗽、痰多等。

組成

滋陰潤燥湯的組成藥材主要有梔子、黃連、連翹、荊芥、薄荷、赤芍、生地黃、當歸、木通、天花粉、牛蒡子等。

功效

滋陰潤燥湯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它可治療溫熱病、熱淋澀痛、月經不調、閉經、痛經、乳汁不通、膿瘡、膿腫、瘡癤、乳癰、腎臟病水腫、急性腎炎小便不利、濕熱癃閉、淋病、婦女經閉及乳閉等症。

主治

滋陰潤燥湯主治誤食辛辣、溫熱的藥物,導致熱氣衝擊咽喉,造成咽喉腫痛,口腔和舌頭生瘡,眼睛發紅腫痛。

方劑組成藥材介紹

梔子:清熱涼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 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天花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 牛蒡子: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

總結

滋陰潤燥湯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它可治療溫熱病、熱淋澀痛、月經不調、閉經、痛經、乳汁不通、膿瘡、膿腫、瘡癤、乳癰、腎臟病水腫、急性腎炎小便不利、濕熱癃閉、淋病、婦女經閉及乳閉等症。

傳統服藥法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桃仁、紅花、陳皮、甘草。
滋陰養血潤燥。
上用甘蔗榨汁二鐘,煎八分,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梔子、黃連、連翹、荊芥、薄荷、赤芍、生地黃、當歸、木通、天花粉、牛蒡子組成。

梔子、黃連、連翹、荊芥、薄荷均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緩解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

赤芍、生地黃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可緩解咽喉乾燥、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緩解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

木通具有通利水道的作用,可緩解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

天花粉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可緩解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

牛蒡子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作用,可緩解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作用,可緩解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但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口瘡嘴破口角炎結膜炎角膜炎麻疹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鼻咽腫瘤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瘤(皮膚癌)咽喉痛口乾口渴眼睛紅痛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滋陰潤燥湯, 出處:《內經拾遺》卷一。 組成:當歸、川芎、白芍、熟地、桃仁、紅花、陳皮、甘草。 主治:滋陰養血潤燥。主治:噎膈。隔塞不通,食飲不下。

滋陰潤燥湯,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六。 組成:山梔、黃芩、連翹、荊芥、薄荷、桔梗、花粉、前胡、當歸、木通、鼠粘子。 主治:痘疹誤服熱藥,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眼赤腫痛。

滋陰潤燥湯, 出處:《痘疹傳心錄》卷十五。 組成:山梔仁、黃連、連翹、荊芥、薄荷、赤芍藥、生地黃、當歸、木通、天花粉、鼠粘子。 主治:誤服辛熱之藥,致熱衝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

滋陰潤燥湯, 出處:《古今名方》。 組成:生地15g,枸杞子15g,麥冬12g,沙參12g,山楂肉12g,阿膠10g,人參3g,甘草6g。 主治:益氣養陰,生津潤燥。主治:鼻咽癌等腫瘤病人作放射治療後,出現口乾咽燥,津枯膚燥等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