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三寶散

ZI YIN SAN BAO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心經 15%
脾經 15%
肝經 10%
胃經 10%
腎經 8%
膀胱經 6%
大腸經 6%
小腸經 4%
三焦經 2%
膽經 2%
肺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滋陰三寶散是一種以滋陰潤燥為主的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的當歸,具有重要的地位。當歸是傳統中醫中廣為使用的藥材,因其具有滋陰補血、活血化瘀的特性,尤其適合用於陰虧血少的病症。當歸含有豐富的揮發油和營養成分,如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於改善血液循環及調節內分泌有積極效果。

在滋陰三寶散中,當歸的使用主要是為了增強方劑的滋補效果,尤其在治療陰虧導致的失眠、情緒不穩及皮膚乾燥等症狀方面,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此外,當歸所含的香氣亦有助於舒緩壓力,提升整體的療效。因此,當歸的加入在滋陰三寶散的配方中,不僅起到補陰潤燥的作用,也能達到活血調理的效果,使之成為一個更加全面的治療方案。

滋陰三寶散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扶正氣,助陰氣: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託毒生肌之效。雖然方劑以滋陰為主,但黃耆能補益正氣,促進機體陽氣的生發,有助於陰氣的滋生和充盈,避免滋陰過度而致虛寒。
  2. 調和陰陽,平衡氣血: 黃耆補氣,能改善陰陽失衡,使陰氣滋生更加順暢,避免滋陰過程中出現陰陽失調。同時,黃耆還能促進氣血運行,使滋陰藥物更好地到達病竈,提高療效。

滋陰三寶散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其滋陰涼血的功效。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之效。其甘寒之性,能清熱瀉火,涼血止血,適用於熱盛傷陰、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同時,生地黃還可滋陰養血,潤燥生津,對於陰虛火旺、津液不足引起的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亦有良好的療效。

因此,滋陰三寶散中加入生地黃,旨在通過其滋陰涼血的功效,達到清熱解毒、滋陰潤燥、涼血止血的目的,進而治療相關病症。

滋陰三寶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心、肺經。其利水滲濕,能健脾化濕,使脾胃運化正常,有助於改善滋陰藥材的吸收利用率。同時,茯苓能安神定志,與其他滋陰藥材相輔相成,達到寧心安神、改善睡眠的功效。

茯苓的加入,既能提升滋陰三寶散的整體療效,又能協調藥性,使藥物更易被人體吸收,達到最佳的滋陰效果。

滋陰三寶散中含有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一、滋陰潤燥: 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滋陰潤燥的功效。可緩解因陰虛火旺導致的燥熱、口渴、便祕等症狀。

二、緩解肝氣鬱結: 白芍能疏肝解鬱,緩解因肝氣鬱結導致的胸悶、脅痛、失眠、月經不調等症狀。

因此,白芍在滋陰三寶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其他藥物相互配合,共同達到滋陰清熱、養血柔肝的功效。

滋陰三寶散中包含苦參,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苦參味苦性寒,具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之效。滋陰三寶散多用於治療陰虛火旺、濕熱下注引起的皮膚病症,如濕疹、皮炎等。苦參可清熱除濕,並能殺滅致病菌,緩解瘙癢,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2. 配伍增效: 苦參與其他藥材,如生地黃、麥冬等,配伍使用,相輔相成,加強滋陰清熱、養血潤燥的效果。苦參的清熱燥濕之性,可使生地黃、麥冬的滋陰功效更顯著,達到治療陰虛火旺、濕熱下注等症的目的。

滋陰三寶散中加入橘紅,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理氣化痰: 橘紅性溫,味辛,歸肺經,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方中加入橘紅,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更好地化解痰濕,改善肺氣不暢,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2. 疏肝解鬱: 橘紅除了理氣化痰外,還具有一定的疏肝解鬱作用。滋陰三寶散中常配伍其他滋陰潤燥的藥物,而橘紅的加入則可以防止滋陰藥物過於滋膩,導致肝氣鬱結,起到協調作用,使藥效更為全面。

滋陰三寶散中添加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減緩其他藥材的毒性或烈性,使藥效更平和,減少副作用。滋陰三寶散中可能含有性寒或性燥的藥材,甘草可以平衡藥性,使藥力更趨中和。
  2. 增強藥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解毒生津的功效,能增強其他藥材的滋陰功效,使整體療效更顯著。此外,甘草也能與其他藥材相互作用,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滋陰三寶散中加入防風,看似與滋陰之本意相悖,但實則有其道理。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祛風解表、止痛止癢的功效。加入滋陰三寶散,一方面可緩解因陰虛火旺引起的燥熱症狀,如口乾舌燥、皮膚乾燥、心煩失眠等;另一方面,防風還能通暢腠理,使滋陰藥物更易滲透入經絡,發揮更好的滋陰效果。

此外,防風還能與方中其他藥材相配伍,起到引藥入經、調和藥性的作用,使藥效更為協調和完善。

滋陰三寶散中包含玄參,主要基於其滋陰降火的功效。

玄參味甘苦性寒,入肺、腎經,能清熱解毒,滋陰降火,涼血消腫。其性寒,可清肺熱、腎熱,並能滋陰潤燥,緩解陰虛火旺導致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皮膚乾燥等症狀。

此外,玄參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麥冬、生地黃等,共同起到滋陰潤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相輔相成,以達到治療陰虛火旺、燥熱傷津等病症的目的。

滋陰三寶散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其可有效緩解因陰虛所致的肺燥咳嗽、咽乾口渴等症狀。
  2. 養心安神:麥門冬亦可養心安神,緩解心悸失眠、心煩易怒等症狀。此功效與滋陰潤肺相輔相成,有助於改善整體陰虛體質。

綜上,麥門冬的滋陰潤肺、養心安神功效,與滋陰三寶散的整體功效相一致,故成為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主治功效


滋陰三寶散

中藥方劑「滋陰三寶散」,主要成分包括當歸、黃耆、生地黃、茯苓、白芍、苦參、橘紅、甘草、防風、玄參、麥門冬等。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狀。

苦參: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橘紅: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

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玄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主治功效

滋陰三寶散主治孩童在出痘之前,由於感冒了風寒,身體熱得就像被火灼燒一樣,頭痛並且自汗不止,咳嗽也一直好不了,傷寒沒有治好就出痘了。後來傷寒治好了,但是元氣卻傷了。

總 結

滋陰三寶散由甘草、白芍、苦參、當歸、防風、茯苓、黃耆、橘紅、麥門冬、生地黃、玄參等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利水消腫、利水滲濕、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當歸、黃耆、生地、白茯苓、芍藥、川參、橘紅、甘草、防風、元參、麥門冬(2味加倍)。滋陰補血,解熱疏風。
上銼細。
薑、棗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滋陰三寶散是一張比較溫和的中藥方劑,一般不會出現副作用。但是,如果患者有脾胃虛弱、氣虛血虧等基礎疾病,在服用滋陰三寶散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服用滋陰三寶散期間,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2. 服用滋陰三寶散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勞累。
  3. 服用滋陰三寶散期間,要定期複查,觀察身體的變化。

相關疾病


咳血頭痛感冒原發性高血壓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咳嗽身體容易出汗

相同名稱方劑


滋陰三寶散, 出處:《準繩·幼科》卷四。 組成:當歸、黃耆、生地、白茯苓、芍藥、川參、橘紅、甘草、防風、元參、麥門冬(2味加倍)。 主治:滋陰補血,解熱疏風。主治:孩兒未痘之先,感冒風邪,身中火烙,頭痛自汗,咳嗽不已,傷寒未癒而痘隨出,傷寒之後,元氣澆漓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