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傳茱萸內消丸

JIA CHUAN ZHU YU NEI XIA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胃經 14%
脾經 13%
肺經 11%
腎經 10%
膀胱經 8%
心經 8%
大腸經 6%
小腸經 4%
膽經 3%
三焦經 1%
肝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膀胱經
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家傳茱萸內消丸中包含吳茱萸,其主要原因有二:

  1. 溫中散寒,止痛止嘔: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嘔吐、泄瀉等症狀。
  2. 理氣止痛,消食化積:吳茱萸具有理氣止痛,消食化積的功效,可以幫助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症狀。

因此,吳茱萸在中藥方劑中常被用於治療脾胃寒凝、氣滯血瘀等症狀,與其他藥材搭配,可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家傳茱萸內消丸」中包含山茱萸,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1. 補腎固澀: 山茱萸味酸澀,入肝腎經,能補益肝腎之陰,固澀精氣,對於腎虛所致的遺精、滑精、尿頻、遺尿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收斂止瀉: 山茱萸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能有效緩解因脾腎虛弱、氣虛下陷所引起的慢性腹瀉、久痢等症狀。

因此,山茱萸在「家傳茱萸內消丸」中起到了補腎固澀、收斂止瀉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家傳茱萸內消丸」中包含川楝子,主要原因在於川楝子的功效與方劑主治症狀相契合。

川楝子味苦、性寒,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驅蟲殺蟲的功效。其苦寒之性,能清熱解毒,並能疏肝理氣,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腹痛、脅痛、吞酸等症狀。此外,川楝子亦可驅除腸道寄生蟲,對於蟲積腹痛亦有良好效果。

因此,川楝子在「家傳茱萸內消丸」中,扮演著疏肝理氣、止痛驅蟲的角色,有助於改善肝鬱氣滯、蟲積腹痛等症狀。

家傳茱萸內消丸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通絡止痛: 桂枝性溫,入心、脾、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絡止痛之效。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腸鳴、嘔吐等症狀,桂枝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使氣血流通,緩解疼痛。
  2. 配合茱萸,增強藥效: 茱萸性溫,善於溫中散寒,止痛止瀉。與桂枝相配,可加強溫陽散寒之效,並協同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桂枝在該方劑中起到溫陽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與茱萸相輔相成,共奏溫中散寒、止痛止瀉之效。

家傳茱萸內消丸中加入茴香,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溫脾理氣止痛: 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脾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茴香能起到溫中散寒、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
  2. 調和藥性: 方劑中可能含有其他寒涼的藥物,加入茴香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寒涼之品過於傷陽,同時也能增強藥效。

家傳茱萸內消丸中加入延胡索,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延胡索味苦辛,性溫,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該方劑多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痛經、經期不順等,而延胡索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有效改善經血運行不暢,緩解痛經症狀。
  2. 疏肝解鬱:延胡索還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能改善肝氣鬱結導致的胸脅脹痛、心情煩躁等症狀。由於婦科疾病常與肝氣鬱結相關,故延胡索的加入有助於舒肝解鬱,達到整體療效。

家傳茱萸內消丸中加入橘紅,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個功效:

  1. 理氣寬胸,止咳化痰: 橘紅性溫味辛,入肺經,能理氣寬胸,行氣止痛,並可疏散肺氣,化解痰液,對於因肺氣鬱結、痰濕阻滯所致的咳嗽、胸悶、痰多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輔助茱萸散寒止痛: 茱萸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散寒止痛、溫中止瀉的作用。橘紅的理氣功效,可以幫助茱萸更好地發揮散寒止痛的功效,從而更有效地治療因寒邪侵襲所致的疼痛。

因此,橘紅的加入,可以與茱萸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理氣散寒、止咳化痰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家傳茱萸內消丸中加入青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茱萸內消丸多用於治療肝胃不和、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青皮的加入可以幫助疏解肝氣,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2. 消食導滯,健脾和胃: 青皮也能消食導滯,健脾和胃,配合其他藥材,可以更好地促進消化,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家傳茱萸內消丸」方劑中加入海藻,主要是利用其 軟堅散結 的功效。海藻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清熱化痰、軟堅散結、消腫利水 的作用。

此方中可能因其他藥材屬性偏燥熱,或需治療甲狀腺結節、乳腺增生、淋巴結腫大等症,而加入海藻以平衡藥性,並促進藥效發揮。

家傳茱萸內消丸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散癥結: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肝、肺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而引起的癥結、積塊、腫痛等,桃仁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消散瘀血,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2. 軟堅散結,消癥化瘀:桃仁亦具有一定的軟堅散結功效,能有效軟化、消散體內頑固的腫塊,配合其他藥物,可增強消腫止痛的效果。對於因痰飲、瘀血等引起的癥結,桃仁能起到化解痰瘀、消散腫塊的作用。

家傳茱萸內消丸中加入白蒺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白蒺藜性平味辛,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效。茱萸內消丸主要針對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痞滿等症,白蒺藜的加入可協同茱萸疏解肝氣,緩解疼痛。
  2. 降逆止嘔,和胃止瀉:白蒺藜亦具有降逆止嘔、和胃止瀉之功效,適用於肝胃不和、脾胃虛弱所致的嘔吐、腹瀉等症。茱萸內消丸可能也包含其他針對脾胃不和的藥物,白蒺藜的加入可進一步增強其和胃止瀉的效果。

家傳茱萸內消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理氣,止痛消脹: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其能行氣止痛,疏肝解鬱,對於肝氣鬱結導致的腹痛、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健脾消食,降逆止嘔:木香亦能健脾消食,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嘔吐等症狀也有幫助。

因此,木香的加入,不僅可以緩解肝氣鬱結,更能改善脾胃功能,共同作用於內消丸的治療目標。

主治功效


「家傳茱萸內消丸」為中藥方劑,由吳茱萸、山茱萸、川楝子、桂枝、茴香、延胡索、橘紅、青皮、海藻、桃仁、白蒺藜、木香等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寒氣和濕氣侵入人體,留滯在體內,引起疼痛,男性疝氣增大的主治功效。

吳茱萸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吳茱萸還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調中止瀉、散寒止痛,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山茱萸能治療腎虛精虧引起的遺精、早泄、腰膝痠軟、月經過多、崩漏等症狀,以及眩暈耳鳴、腰膝痠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等症狀,以及內熱消渴。此外,山茱萸富含維生素B系列和鐵元素,有助於生成血紅蛋白和補充血液,改善血虛症狀。山茱萸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加肝組織血流量,改善肝功能,對肝損傷和肝纖維化具有療效。山茱萸也能益精,即增強腎精,改善腎臟功能,增強性功能,達到輕度壯陽補腎的作用,對精虛型性功能障礙有輔助治療作用。

川楝子性辛溫,歸肝、膽、小腸經,具有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的功效。可治療胸脅、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等。川楝子含有川楝素、香豆精、乙酸香豆精等成分,具有舒緩肌肉痙攣、改善膽汁分泌和促進腸胃蠕動之效。川楝子性苦、寒,入肝、脾、大腸經,能驅蟲、殺蟲、止痛,常與檳榔、使君子等同用。川楝子性苦寒,功能清肝火、泄鬱熱、行氣止痛,適用於肝鬱化火引起的各種疼痛。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茴香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噁心嘔吐、泄瀉腹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墜、少腹冷痛、陽痿、早洩、遺精、肝氣鬱滯、脅肋疼痛、腰痛、小腸氣等症。

延胡索性辛、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之功效。延胡索可以活血行氣、鎮痛、麻醉,治療各種疼痛。亦可疏肝理氣,用於婦女痛經、產後瘀滯腹痛。其破血消癥的功效可改善經血不調、痛經等症狀。此外,延胡索活絡止痛之效,可治療各種疼痛證候。

橘紅性溫味辛,歸肺、脾二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橘紅常用於治療陽虛氣弱、脾胃虛寒、痰濕咳嗽、瘰癧、乳癰、痰核、水腫、痞塊、吐血衄血、咳喘痰多、食慾不振、胸悶脘痞等症。橘紅藥食同源,但性溫,不宜過量服用,以免出現口乾舌燥、便祕等副作用。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青皮可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適用於肝鬱氣滯、經痛、跌打損傷等症狀。青皮還可以消積化滯,降氣止痛,常與山楂、神麴、麥芽等同用,以增強消積化滯之功。青皮能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胸悶脹滿、呃逆等氣滯症狀。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山茱萸能治療腎虛精虧引起的遺精、早泄、腰膝痠軟、月經過多、崩漏等症狀,以及眩暈耳鳴、腰膝痠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等症狀,以及內熱消渴。此外,山茱萸富含維生素B系列和鐵元素,有助於生成血紅蛋白和補充血液,改善血虛症狀。山茱萸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加肝組織血流量,改善肝功能,對肝損傷和肝纖維化具有療效。山茱萸也能益精,即增強腎精,改善腎臟功能,增強性功能,達到輕度壯陽補腎的作用,對精虛型性功能障礙有輔助治療作用。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其能改善經期不調、經血量少或過多、經期疼痛等病症,緩解腸燥、促進消化道分泌,加速腸道排放,促進呼吸道分泌物分泌,擴張呼吸道,降低咳嗽氣喘。桃仁常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癥積痞塊、跌打損傷、腸燥便祕、寒痰咳嗽、痰多無色且稀薄、咳嗽氣喘等病症。

海藻性寒涼、味鹹,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清熱利尿、軟堅、消痰、利水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溫病初期、熱邪犯肺、痰熱壅滯引起的煩渴、咳嗽痰多、失音、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咯痰不爽、水腫、小便不利、尿血、淋病、白濁、癭瘤、瘰癧、痰核等症狀。

總結: 「家傳茱萸內消丸」主要治療寒氣和濕氣侵入人體,留滯在體內,引起疼痛,男性疝氣增大的疾病,具有寒氣和濕氣侵入人體,留滯在體內,引起疼痛,男性疝氣增大的主治功效,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各具獨特功效,共同協調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吳茱萸(酒醋浸一宿,焙乾)1兩,山茱萸(蒸,去核)1兩,馬蘭花(醋浸,焙)1兩,川楝子(蒸,去皮核)1兩,桂心1兩,舶上茴香(鹽炒)1兩,玄胡索(略炒)1兩,橘紅1兩,青皮(去白)1兩,海藻(洗去鹽)1兩,桃仁(炒,去皮尖)半兩,白蒺藜(炒,去刺)半兩,木香半兩。
上藥為末,酒糊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20-50丸,溫酒、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家傳茱萸內消丸, 出處:《育嬰秘訣》卷四。 組成:吳茱萸(酒醋浸1宿,焙乾)1兩,山茱萸(蒸,去核)1兩,馬蘭花(醋浸,焙)1兩,川楝子(蒸,去皮核)1兩,桂心1兩,舶上茴香(鹽炒)1兩,玄胡索(略炒)1兩,橘紅1兩,青皮(去白)1兩,海藻(洗去鹽)1兩,桃仁(炒,去皮尖)半兩,白蒺藜(炒,去刺)半兩,木香半兩。 主治:寒濕所襲,留伏作痛,(疒頹)疝偏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