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萸散

ER Y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腎經 16%
胃經 14%
肺經 14%
脾經 11%
心經 11%
膀胱經 4%
大腸經 2%
小腸經 2%
膽經 2%
肝經
腎經
胃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二萸散中包含吳茱萸,主要源於其辛溫燥濕、降逆止嘔之效。吳茱萸性熱,入肝、脾、胃經,擅長溫中散寒、止嘔降逆。其辛溫之性可溫暖脾胃,燥濕之效可祛除寒濕,並能降逆止嘔,對於脾胃虛寒、寒濕內阻導致的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具有良好療效。因此,二萸散中加入吳茱萸,可增強其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之功,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二萸散中包含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固精:山茱萸性溫,味酸,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澀精氣的功效。二萸散以溫腎固精為主要功效,而山茱萸恰好能起到溫腎補精的作用,有助於治療腎虛引起的遺精、滑精等症狀。
  2. 斂陰止汗:山茱萸亦能斂陰止汗,對於腎虛導致的盜汗、自汗等症狀有輔助療效。二萸散中的另一味藥材——吳茱萸,也具備溫腎止汗的功效,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止汗作用。

二萸散中包含川楝子,主要原因有二:

  1. 疏肝理氣,止痛消積: 川楝子苦寒,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止痛消積的功效。二萸散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脾胃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食積不消等症。川楝子可助其疏肝解鬱,消食止痛,提高療效。
  2. 配合其他藥物,協同作用: 二萸散中其他藥物,如吳茱萸、肉桂等,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川楝子與之配合,可起到寒熱並用、疏肝解鬱、溫中散寒的作用,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二萸散中加入白蒺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白蒺藜性平,味苦辛,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二萸散以滋陰降火為主,加入白蒺藜可協同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進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白蒺藜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進而減輕疼痛。這對於一些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症狀,如脅肋脹痛、乳房脹痛等,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二萸散中加入海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軟堅散結: 海藻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軟堅散結之效。二萸散以滋陰清熱為主,而海藻的加入可助於消散肝腎之鬱結,避免陰虛火旺,使藥效更加全面。
  2. 利水消腫: 海藻還具利水消腫之功,可配合二萸散中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的效果。尤其對於因濕熱阻滯所致的淋症、水腫等症狀,海藻的加入可起到輔助作用。

二萸散中包含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止痛: 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二萸散主治寒凝血瘀、經脈不通所致的疼痛,而延胡索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脈阻滯。
  2. 疏肝解鬱: 延胡索還有疏肝解鬱的功效。二萸散中常配合柴胡、香附等疏肝解鬱藥物,共同達到疏肝理氣、緩解肝鬱氣滯之功效。

二萸散方中加入桔梗,主要是為了宣肺利咽,幫助藥物更有效地到達病竈。

桔梗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排膿之功效。二萸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咳嗽、痰多粘稠、咽喉腫痛等症狀,而桔梗能疏散風寒,促進痰液排出,並減輕咽喉腫痛,與二萸散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二萸散中加入青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青皮味苦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二萸散中加入青皮,可助於疏通肝氣,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脅肋疼痛、胸悶不舒等症狀。
  2. 消食導滯,健脾開胃:青皮亦能消食導滯,健脾開胃,對於脾胃虛弱、食積不消者也有輔助作用。二萸散中加入青皮,可協同其他藥物,起到健脾開胃、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緩解消化不良帶來的不適。

二萸散中加入茴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茴香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二萸散以溫腎陽、補命門為主要功效,而茴香的加入可增強其溫中散寒作用,緩解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2. 行氣化濕,助藥力: 二萸散中常配伍一些滋補性藥物,如熟地、山萸肉等,而茴香的加入可以幫助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促進藥物的流通和吸收,達到更好的療效。

二萸散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斂肺止咳: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收斂肺氣、止咳化痰的功效。二萸散以滋陰降火為主,而五味子的收斂作用可防止滋陰過度導致肺氣虛弱,並輔助止咳化痰,使治療更為全面。
  2. 固澀精氣:五味子能益氣固精,收斂元氣,可防止滋陰藥物過度滋潤而耗損腎精,有助於維持陰陽平衡。

綜上所述,五味子在二萸散中的加入,既能增強止咳化痰效果,又能固澀精氣,避免滋陰過度,使整體方劑療效更佳。

二萸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佐以滋陰降火: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二萸散主治肝火犯肺、熱痰壅肺之證,而茯苓可健脾利濕,有助於化解痰濕,佐以滋陰降火,減輕肝火對肺的灼傷。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二萸散中含有較多苦寒之藥,如黃芩、山梔子等,茯苓性平,加入方中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過甚傷脾胃,同時亦能更好地發揮其他藥物的功效。

主治功效


二萸散:茄子病害的中藥治療方案

中藥方劑「二萸散」,主要成分包括吳茱萸、山茱萸、川楝子、白蒺藜、海藻、延胡索、桔梗、青皮、茴香、五味子、茯苓,主要用於治療茄子病害。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川楝子:**性辛溫,歸肝、膽、小腸經,舒肝行氣止痛、驅蟲。可用於治療胸脅、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等。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可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
  • **海藻:**性寒涼、味鹹,清熱化痰、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清熱利尿、軟堅、消痰、利水。可用於治療溫病初期、熱邪犯肺、痰熱壅滯引起的煩渴、咳嗽痰多、失音、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咯痰不爽、水腫、小便不利、尿血、淋病、白濁、癭瘤、瘰癧、痰核等症狀。
  •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可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
  •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可用於治療肝鬱氣滯、經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 **山茱萸:**性微溫,味酸澀,歸肝、腎經,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可用於治療腎虛精虧引起的遺精、早泄、腰膝痠軟、月經過多、崩漏等症狀。
  •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歸肺、腎經,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可用於治療肺虛咳嗽、腎虛腰痛、遺精早洩、盜汗等症狀。
  • **吳茱萸:**性辛溫,歸肝、膽、小腸經,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可用於治療陽虛腹瀉、嘔吐、呃逆、腹痛等症狀。
  •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噁心嘔吐、泄瀉腹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墜、少腹冷痛、陽痿、早洩、遺精、肝氣鬱滯、脅肋疼痛、腰痛、小腸氣等症。
  • **延胡索:**性辛、溫,歸肝、腎經,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可用於治療各種疼痛證候,如頭痛、牙痛、胃痛、腹痛、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等。

總結:

中藥方劑「二萸散」,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清熱利尿、軟堅、消痰、利水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茄子病害。

傳統服藥法


吳萸1錢,山萸1錢,川楝子1錢,白蒺藜9分,海藻8分,延胡索8分,桔梗8分,青皮8分,小茴7分,五味7分,茯苓5分。
米湯調下。
有兒胞下後,名曰茄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二萸散具有散寒止痛、化痰利水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二萸散, 出處:《婦科玉尺》卷三。 組成:吳萸1錢,山萸1錢,川楝子1錢,白蒺藜9分,海藻8分,延胡索8分,桔梗8分,青皮8分,小茴7分,五味7分,茯苓5分。 主治:茄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