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養榮丸

JIA WEI YANG RONG WAN

出處典籍:《瘡瘍經驗全書》卷十三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肝經 19%
心經 18%
肺經 17%
脾經 15%
腎經 12%
胃經 8%
膽經 4%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婦人病癒後,氣血衰少,發熱咳嗽。

傳統服藥法

當歸(酒浸)2兩,芍藥(煨)1兩5錢,熟地黃(酒浸)2兩,白朮2兩,川芎1兩5錢,茯苓1兩,人參1兩,甘草(炙)5錢,黃芩(炒)1兩5錢,香附(炒)1兩5錢,麥門冬(去心)1兩,阿膠(炒)7錢,貝母1兩,陳皮(去白)1兩,黑豆(大者,炒,去皮)49粒。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80丸,食前空心鹽湯、溫酒任下。
忌食諸血。

方劑組成解釋

當歸性味甘辛、苦、溫。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用於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等症。

熟地黃性味甘、溫。主治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發早白。

白芍性苦、酸、微寒。主治平肝止痛、斂陰止汗、養血和營。治療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等症。

牡丹皮性辛苦、涼、微寒。主治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

香附性味辛、微寒、無毒。主治行氣解鬱、調經止痛。 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人參性甘、微苦、微溫。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川貝母性味甘、苦、微寒。主治潤肺散結、止嗽化痰。治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鬱結、肺痿、肺癰、癭瘤、廉癧、喉痺、乳癰等症。

阿膠性味甘、平。主治補血滋陰、潤燥、止血。主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肌痿無力、心煩不眠、虛風內動、肺燥咳嗽、勞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等症。

山藥性甘、平。主治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泄瀉便溏、肺虛喘咳、腎虛遺精、白帶過多、尿頻、虛熱消渴。

茯苓性甘、淡、平。主治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於水腫尿少、水腫脹滿、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遺精白濁等症。

黃芩性味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用於肺熱咳嗽、熱病高熱神昏、肝火頭痛、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瀉痢;熱淋;吐衄血;崩漏;胎熱不安;癰腫疔瘡

川芎性味辛、溫。主治活血祛瘀;行氣開鬱;祛風止痛。用於頭痛眩暈、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腥痛、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等症。

白朮性味苦、甘、溫。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脹腹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咳血心絞痛陰道炎腳氣病白帶女性不孕症心內膜炎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百日咳心肌梗塞心包炎心肌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養榮丸,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十三。 組成:當歸3兩,熟地1兩半,白芍1兩半,丹皮1兩半,香附4兩,人參1兩,貝母1兩,阿膠1兩,山藥1兩,茯苓1兩,黃芩1兩,川芎1兩,白朮1兩。 主治:婦人病癒後,氣血衰少,發熱咳嗽。

加味養榮丸, 出處:《瘍醫大全》卷二十六。 組成:當歸身(酒洗,焙)3兩,白茯神(人乳蒸)2兩,肥玉竹(焙)2兩,杭白芍(酒炒)2兩,酸棗仁(炒熟)2兩,丹參(酒炒)2兩,遠志肉(甘草湯焙)2兩,柏子仁2兩,川續斷(酒炒)2兩,橘紅(飯上蒸)1兩,杜仲(鹽水炒)2兩,秦艽(酒炒)1兩5錢,女貞實(蜜拌蒸)2兩,鉤藤鉤4兩(同石斛蒸),郁金2兩。 主治:調經養血。主治:婦人腳氣,心虛血少,肝脾不足,怔仲心悸。

加味養榮丸,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十一。 組成:當歸(酒浸)2兩,芍藥(煨)1兩5錢,熟地黃(酒浸)2兩,白朮2兩,川芎1兩5錢,茯苓1兩,人參1兩,甘草(炙)5錢,黃芩(炒)1兩5錢,香附(炒)1兩5錢,麥門冬(去心)1兩,阿膠(炒)7錢,貝母1兩,陳皮(去白)1兩,黑豆(大者,炒,去皮)49粒。 主治:女人不孕。經脈參前,外潮內煩,咳嗽,飲食減少,頭暈目眩,帶下,血風血氣,久無嗣息,一切痰火不受峻補,又治胎前胎動胎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香附八珍湯

相似度 72%

香附八物湯

相似度 72%

加味八物湯

相似度 72%

香貝養榮湯

相似度 72%

十二味湯

相似度 72%

資生順坤方

相似度 72%

八珍養胎飲

相似度 69%

阿膠白朮散

相似度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