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犀角地黃湯

JIA WEI XI JIAO DI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心經 16%
胃經 16%
肝經 13%
脾經 11%
大腸經 8%
腎經 2%
膀胱經 2%
膽經 2%
肺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犀角地黃湯方劑中包含「犀角」,源於其在傳統中醫理論中的特殊藥性。犀角味苦寒,歸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定驚止痙的功效。古人認為犀角能清解熱毒,尤其是熱毒入血所致的發熱、神昏、躁狂、斑疹等症狀。

由於犀角的藥效顯著,且稀有珍貴,因此在古方中常被用於治療危急重症,例如熱病高熱、神志不清、血熱妄行、吐血衄血等。

加味犀角地黃湯中加入牛蒡,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牛蒡性寒,味甘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此方為清熱涼血之劑,加入牛蒡可增強其清熱解毒之力,有助於消退熱毒,改善因熱毒引起的症狀。
  2. 疏散風熱,利咽止痛: 牛蒡具有疏散風熱、利咽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風熱上擾引起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此方主治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加入牛蒡可加強其疏散風熱之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味犀角地黃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之效。對於熱毒壅滯,發熱頭痛、疹出不暢等症狀,能起到輔助清熱解毒、促進毒邪外排的作用。
  2. 配合犀角、生地黃,增強清熱涼血之效: 犀角清熱涼血,解毒定驚;生地黃清熱涼血,滋陰生津。荊芥的加入,能與犀角、生地黃相輔相成,增強清熱涼血之力,更有效地治療熱毒入血、血分熱盛所致的症狀。

加味犀角地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方中犀角、生地黃、玄參等藥性偏寒涼,容易傷及脾胃,而甘草性甘溫,具有調和藥性,緩解寒涼藥物的副作用,避免傷脾胃,使藥效更平和。
  2. 增強功效: 甘草味甘,具有補氣益脾的功效,可以加強生地黃、玄參等藥物滋陰降火的功效,使藥效更為顯著,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味犀角地黃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邪: 防風味辛性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犀角地黃湯主治熱病血分營分有熱,兼有風邪襲表者。防風能疏散表邪,防止風邪內犯,進一步促進營血清熱。
  2. 調和藥性: 犀角地黃湯藥性偏寒涼,加入防風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防止寒涼過度,避免損傷脾胃的作用。

加味犀角地黃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升陽散寒,透疹止癢:升麻性微寒,味辛,具有升散、透疹、止癢之功效。該方治熱毒熾盛、熱入血分,症見高熱煩躁、神昏譫語、斑疹隱沒、咽喉腫痛、肢體麻木等,升麻可助犀角、生地等清熱涼血藥物,散熱解毒,透疹止癢,使熱毒從肌膚表面透出,以達清熱解毒之效。
  2. 疏散風熱,止痛解毒:升麻兼具疏散風熱之功效,方中地黃、丹皮等藥物清熱涼血,升麻則可疏散風熱,使血熱得以宣洩,同時升麻亦可止痛解毒,配合其他藥物,減輕熱毒所致的疼痛和腫脹。

加味犀角地黃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宣肺利咽:桔梗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開音通竅的作用。方中犀角清熱解毒,地黃滋陰涼血,但可能導致氣機鬱結,不利於痰液排出。桔梗的加入可宣肺散寒,開宣氣機,助於痰液排出,緩解咽喉腫痛等症狀。
  2. 引藥下行:桔梗氣味芳香,能引藥下行,使藥力直達病所。方中犀角、地黃等藥材主要清熱涼血,而桔梗可引藥下行,使藥效充分發揮,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加味犀角地黃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效。該方劑旨在清熱涼血、滋陰生津,麥門冬的加入可以更好地滋養肺陰,並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2. 緩解燥熱:犀角地黃湯本身以清熱涼血為主,但可能存在燥熱之弊。麥門冬的甘寒性質可以緩解燥熱,避免藥物過於寒涼,保持方劑的平衡性,提升療效。

加味犀角地黃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清熱: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生津的作用。方中犀角清熱解毒,地黃滋陰涼血,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滋陰涼血的功效。
  2. 緩解熱毒傷陰: 該方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熾盛,傷陰耗血所致的熱病,如高熱不退、神昏譫語、口渴脣焦、煩躁不安、舌紅苔黃、脈數等症狀。生地黃滋陰降火,緩解熱毒對陰液的損傷,有助於恢復陰液,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加味犀角地黃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黃連味苦寒,性寒涼,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犀角地黃湯主治熱毒熾盛、血熱妄行之症,而黃連的加入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之效,協同犀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更有效地控制病情。
  2. 制約犀角性寒: 犀角性寒,若單獨使用容易損傷脾胃陽氣。黃連能起到制約犀角寒性的作用,使其寒涼之性有所緩和,避免寒涼傷脾胃。

因此,加味犀角地黃湯中加入黃連,既能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功效,又能制約犀角寒性,使藥效更趨平和,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加味犀角地黃湯」是一種複方中藥,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壯熱、口疳等功效。

甘草,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犀角,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故為治療熱毒瘡瘍之要藥。

牛蒡,性寒、味甘、微苦,主要功效為散風熱。牛蒡可以宣肺通鼻,緩解鼻塞、咽痛、咳嗽等症狀;清熱解毒,抑制細菌生長,幫助抑制感染;止咳平喘,平喘止咳。

「加味犀角地黃湯」具有壯熱、口疳的功效,可治療各種因風熱引起的疾病。

傳統服藥法


犀牛角2錢,生地黃5錢,丹皮2錢,白芍3錢,滑石4錢,酒黃芩5錢,炒梔子4錢,竹葉1錢,木通3錢。
水煎,溫服,再以復元散聞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大便秘結結膜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麻疹蛔蟲病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嘔吐胃腸出血骨質疏鬆症大腸激擾綜合症口乾口渴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犀角地黃湯, 出處:《理虛元鑑》卷下。 組成:犀角、生地、赤芍、丹皮、蒲黃。 主治:虛勞內熱,痰中夾血。

加味犀角地黃湯, 出處:《痘疹仁端錄》卷九。 組成:犀角、牛子、荊芥、甘草、防風、升麻、桔梗、麥冬、生地、黃連。 主治:壯熱,口疳。

加味犀角地黃湯, 出處:《醫學探驪集》卷四。 組成:犀牛角2錢,生地黃5錢,丹皮2錢,白芍3錢,滑石4錢,酒黃芩5錢,炒梔子4錢,竹葉1錢,木通3錢。 主治:鼻衄。

加味犀角地黃湯, 出處:《醫便》卷三。 組成:犀角(鎊)、生地黃、芍藥、牡丹皮、麥門冬、黑山梔仁(炒黑,韭菜根自然汁吃透)各等分。 主治:火載血上,錯經妄行,吐血、嘔血、衄血。

加味犀角地黃湯, 出處:《顧氏醫徑》卷四。 組成:犀角、生地、白芍、丹皮、枳殼、黃芩、桔梗、陳皮、百草霜、香附、甘草。 主治:血熱傷絡,亂其常度,逆行而吐,或鼻衄常出,形成倒經。

加味犀角地黃湯, 出處:《傷寒六書》卷三。 組成:犀角(磨,無以升麻代),生地黃1錢5分,芍藥6分,桔梗6分,當歸6分,陳皮6分,甘草3分,紅花3分,牡丹皮(去骨)8分。 主治:傷寒煩躁,漱水不下咽,屬上焦有瘀血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