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小青龍湯

JIA WEI XIAO QING LO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便》卷二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脾經 21%
心經 12%
胃經 12%
腎經 11%
肝經 10%
膀胱經 3%
膽經 1%
大腸經 1%
肺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小青龍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是為了其辛溫發散之性,以增強溫化寒飲的效果。

1. 溫化寒飲: 乾薑辛溫,能溫散寒氣,並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化解寒飲凝滯,解除胸中鬱悶、咳嗽氣喘等症狀。

2. 配合藥性: 小青龍湯以麻黃、桂枝、芍藥等藥物為主,旨在宣肺散寒、溫經止咳,乾薑的加入則可與之相輔相成,加強溫散寒飲的力量,使其更有效地治療寒飲咳喘之症。

加味小青龍湯中加入細辛,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辛溫解表,散寒止咳: 細辛性溫,味辛,具有散寒解表、止咳化痰之效。此方用治外寒內飲,表寒裡熱證,細辛可助麻黃發散風寒,宣肺解表,並可溫肺化痰,緩解咳嗽症狀。
  2. 溫陽化飲,助宣肺氣: 細辛能溫陽化飲,有助於驅散寒飲,促進痰液排出,同時也能溫肺助氣,增強肺氣宣降功能,有利於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綜上,加味小青龍湯中加入細辛,不僅能促進藥效,更能針對外寒內飲證的病機,達到溫解表寒、宣肺化飲的治療目的。

加味小青龍湯中加入麻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解表,散寒止咳: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散寒、發汗解表之效。此方用治外寒內飲,症見咳嗽氣喘、痰多黏稠、胸悶憋氣等,麻黃可宣肺散寒,使肺氣宣通,痰液易於排出,緩解咳喘。
  2. 溫陽化氣,通利水道:麻黃兼具溫陽化氣之功,可溫化水飲,促進水液代謝,利於排出。此方中,麻黃與其他藥物配伍,可溫陽化氣,利水消腫,達到祛寒化飲、止咳平喘之功效。

加味小青龍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化氣,散寒解表: 桂枝性溫,具有溫陽化氣、散寒解表之效。對於小青龍湯所治療的寒飲伏肺證,桂枝可以溫化肺氣,驅散寒邪,使陽氣得以振奮,達到解表散寒的效果。
  2. 調和營衛,協調藥性: 桂枝能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使藥效更易於達至病所。在加味小青龍湯中,桂枝可以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協調藥性,發揮最佳療效。

加味小青龍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小青龍湯以麻黃、桂枝等溫熱藥為主,容易燥烈傷陰。甘草性甘平,味甘入脾,能緩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保護脾胃不受損傷。
  2. 增強療效: 甘草有解毒、止咳、緩解哮喘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配,能協同作用,更有效地宣肺散寒,止咳化痰,治療外感風寒、肺氣不宣之症。

甘草的加入,使加味小青龍湯的藥性更平和,療效更佳,更適合臨牀應用。

加味小青龍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是為了緩解寒邪束表所致的疼痛和痙攣

白芍具有斂陰止痛、柔肝止痙的作用。

  • 斂陰止痛:寒邪束表,容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疼痛。白芍能收斂陰氣,緩解疼痛。
  • 柔肝止痙:寒邪侵襲,容易導致肝氣鬱結,出現痙攣。白芍能柔肝解鬱,緩解痙攣。

因此,白芍的加入,可以協調氣血,緩解疼痛,抑制痙攣,進一步增強加味小青龍湯的療效。

加味小青龍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固護脾肺,止咳化痰:五味子味酸甘,入肺、腎經,具有收斂固澀、補益脾肺之效。小青龍湯本身主治寒飲咳嗽,而五味子能固護脾肺,避免藥物燥性傷肺,並有助於止咳化痰,增強整體療效。
  2. 斂汗止瀉,固精止遺:五味子同時能斂汗止瀉、固精止遺,對於寒飲咳嗽伴隨盜汗、自汗、便溏或遺精者,加入五味子可兼顧這些症狀,提高治療效果。

加味小青龍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溼化痰:半夏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小青龍湯主要用於治療寒溼壅肺證,而半夏可助其燥溼化痰,緩解痰溼阻肺所致的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

2. 降逆止嘔:半夏還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緩解痰溼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加味小青龍湯中加入半夏,可進一步增強其止咳化痰、降逆止嘔的效果。

因此,半夏的加入,可有效提升加味小青龍湯的治療效果,使其更能針對寒溼壅肺證的病機進行治療。

加味小青龍湯中加入枳殼,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理氣,降逆止嘔: 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具有疏肝理氣、降逆止嘔的功效。加味小青龍湯主治外寒內飲,若患者同時伴有肝氣鬱結、胸悶氣促、噁心嘔吐等症狀,枳殼可以疏肝解鬱,降逆止嘔,幫助患者緩解不適,提高療效。
  2. 助痰液下行,止咳化痰: 枳殼能理氣行滯,促進痰液排出。加味小青龍湯中加入枳殼,可以幫助痰液下行,減少痰液阻塞氣道,緩解咳嗽,達到止咳化痰的目的。

加味小青龍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引痰外出: 桔梗性微寒,味辛,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其宣肺之性,可助小青龍湯中麻黃、桂枝宣發肺氣,使寒邪、痰濁得以外出。
  2. 升提肺氣,利氣行水: 桔梗可升提肺氣,利氣行水,有助於痰濁上行,配合小青龍湯中其他藥物,使痰液順利排出,減輕咳喘症狀。

總而言之,桔梗的加入增強了加味小青龍湯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作用,使其更有效地治療寒飲伏肺引起的咳喘病症。

加味小青龍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茯苓性平和,味甘淡,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小青龍湯主治外寒內飲,患者常伴有痰多、胸悶、咳嗽等症狀,茯苓可利水滲濕,助痰液排出,緩解胸悶、咳嗽等症狀,使藥效更佳。
  2. 健脾和中: 茯苓具有健脾和中的功效,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液代謝,利於濕邪的排除,從而配合其他藥物更好地治療外寒內飲。

加味小青龍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小青龍湯主治寒飲客肺,阻礙氣機,而陳皮可助藥性行氣,使藥效更易於發揮,並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機體抵抗力。
  2. 和解表裏:陳皮能疏通氣機,使表邪得解,並能降逆止嘔,調節脾胃功能,起到和解表裏,緩解寒飲襲肺造成的氣逆嘔吐等症狀。

主治功效


加味小青龍湯

組成

乾薑、細辛、麻黃、桂枝、甘草、白芍、五味子、半夏、枳殼、桔梗、茯苓、陳皮。

功效

  • 發汗解表
  • 溫肺化痰
  • 宣肺平喘
  • 固澀收斂
  • 健脾益氣
  • 化瘀止痛

方劑組成介紹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通絡、活絡止痛。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臨牀應用

  • 感冒:本方可治療風寒感冒,症狀包括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痰多、肌肉痠痛等。

  • 咳嗽:本方可治療風寒咳嗽,症狀包括咳嗽、痰多、氣喘、胸悶等。

  • 哮喘:本方可治療哮喘,症狀包括呼吸困難、胸悶、氣喘、咳嗽等。

  • 支氣管炎:本方可治療支氣管炎,症狀包括咳嗽、咳痰、胸悶、氣喘等。

  • 肺炎:本方可治療肺炎,症狀包括發熱、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等。

注意事項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 本方不宜與其他辛溫發散藥物同服,以免加重發汗。

  • 本方不宜與滋膩藥物同服,以免影響藥效。

  • 本方不宜與清熱解毒藥物同服,以免降低藥效。

  • 本方不宜與補益氣血藥物同服,以免影響藥效。

總結

加味小青龍湯是中醫方劑中的一種,具有發汗解表、溫肺化痰、宣肺平喘、固澀收斂、健脾益氣、化瘀止痛等功效。它常被用於治療感冒、咳嗽、哮喘、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乾薑(炒黑)5分,細辛5分,麻黃5分,桂枝5分,甘草5分,白芍藥1錢,五味子1錢,半夏(薑制)1錢5分,枳殼5分,桔梗5分,白茯苓8分,陳皮8分。
加生薑3片,水煎,食少時稍熱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味辛溫,有發汗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適合風寒外襲、肺氣失宣所致的咳嗽。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耗傷津液。
  • 本方有發汗解表的作用,不宜在感冒發熱、體溫較高時服用。
  • 本方有宣肺散寒的作用,不宜在氣虛、陽虛、脾胃虛弱者服用。

相關疾病


咳血肺氣腫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癌咳嗽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小青龍湯, 出處:《醫便》卷二。 組成:乾薑(炒黑)5分,細辛5分,麻黃5分,桂枝5分,甘草5分,白芍藥1錢,五味子1錢,半夏(薑制)1錢5分,枳殼5分,桔梗5分,白茯苓8分,陳皮8分。 主治:春初寒邪,傷肺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