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理中丸

JIA WEI LI ZHONG WAN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32%
胃經 24%
肺經 18%
心經 10%
肝經 7%
三焦經 3%
腎經 3%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胎前産後,脾胃虛憊,飲食不進,嘔吐泄瀉,心腹疼痛,體虛有汗。

傳統服藥法

白朮4錢,人參1錢,白茯苓1錢,神曲1錢,砂仁2錢,乾薑(煨)2錢,麥芽(炒)2錢,炙草1錢半。
煉蜜為丸。
生薑湯嚼下。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性甘、微苦、微溫。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白朮性味苦、甘、溫。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脹腹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症。

乾薑性味辛、性熱。主治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常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四肢冰冷、寒飲喘咳、寒濕痹痛等症。

神麴性甘、辛、溫、無毒。主治健脾和胃、消食調中。治飲食停滯、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產後瘀血腹痛、小兒腹大堅積。

麥芽性甘、平。主治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常用於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汁鬱積、乳房脹痛、婦女斷乳。

砂仁性味辛、溫。主治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用於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陳皮性苦、辛、溫。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常用於脾胃氣滯證。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可改善寒濕阻中的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噁心嘔吐、腹瀉。

香附性味辛、微寒、無毒。主治行氣解鬱、調經止痛。 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理中丸, 出處:《育嬰秘訣》卷三。 組成:白朮4錢,人參1錢,白茯苓1錢,神曲1錢,砂仁2錢,乾薑(煨)2錢,麥芽(炒)2錢,炙草1錢半。 主治:脾胃虛寒,不進飲食,嘔吐瀉泄,或服寒藥太過。

加味理中丸,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二。 組成:人參1兩,白朮(土炒)1兩,乾薑(湯泡,炒黑)1兩,神曲(炒)1兩,麥芽8錢,砂仁(炒)8錢,陳皮(去白)1兩,香附(醋炒)1兩,甘草(炙)6錢。 主治:胎前産後,脾胃虛憊,飲食不進,嘔吐泄瀉,心腹疼痛,體虛有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助胃丸

相似度 88%

化食養脾湯

相似度 73%

新制理中散

相似度 70%

消食散

相似度 70%

加味異功散

相似度 70%

比和飲

相似度 70%

參朮二香湯

相似度 70%

理中化滯湯

相似度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