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枳殼半夏湯

JIA WEI ZHI KE BAN XIA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脾經 18%
胃經 15%
肝經 13%
心經 10%
腎經 5%
膀胱經 5%
大腸經 2%
肺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枳殼半夏湯」中加入「枳殼」,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疏肝理氣:枳殼味苦酸,性寒,歸肝、脾經。其具有行氣解鬱、消食化滯之效。方中加入枳殼,可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食慾不振等症狀,配合半夏和旋覆花,更能增強其理氣止嘔的效果。
  2. 降逆止嘔:枳殼能夠降逆止嘔,對於胃氣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在方中,枳殼與半夏、旋覆花共同作用,協同降逆止嘔,增強療效。

「加味枳殼半夏湯」中含有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降逆止嘔:半夏性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方中加入半夏,可以針對痰濁上逆、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噁心等症狀,起到降逆止嘔的作用。

2. 和胃消痞:半夏還具備和胃消痞的功效,可針對脾胃不和、氣機阻滯所導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起到和胃消痞的作用。

因此,「加味枳殼半夏湯」中加入半夏,可有效改善因痰濁、胃氣上逆、脾胃不和等原因引起的嘔吐、噁心、脘腹脹滿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加味枳殼半夏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 桔梗性味辛溫,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之效。方中半夏、枳殼等藥物雖能化痰止咳,但往往會出現痰液黏稠難以咳出之症。桔梗的加入,可使痰液易於排出,達到更好的化痰效果。
  2. 引藥下行: 桔梗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將其他藥物引導至肺、胃等部位,加強其療效。此方中,枳殼、半夏等藥物主要作用於脾胃,而桔梗的加入,則能引導藥力向下,使之更好地治療胸膈滿悶、痰多咳嗽等症。

加味枳殼半夏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方中枳殼、半夏等藥物燥濕化痰,但易傷脾胃,茯苓可補脾益氣,防止藥物對脾胃的損傷,並協同利濕化痰。
  2. 滲濕止瀉: 方中半夏、枳殼等藥物止嘔消痞,但若脾虛濕困,則易致腹瀉。茯苓利水滲濕,可改善脾胃運化,防止藥物止嘔消痞後引發腹瀉,使療效更佳。

加味枳殼半夏湯中加入葶藶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痰: 葶藶子性寒,味辛,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消痰、降氣止咳的功效。此方以枳殼、半夏為主,旨在理氣化痰,而葶藶子的加入,可加強利水消痰之力,有助於清除痰液,緩解胸悶氣喘等症狀。
  2. 宣肺降逆: 葶藶子還能宣肺降逆,使氣機通暢,配合半夏、枳殼等藥材,能夠更有效地緩解肺氣上逆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加味枳殼半夏湯中加入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祛濕利水: 防己性味辛涼,具有祛風濕、利水消腫的功效。方中以半夏、枳殼為主,治療痰飲阻滯,水濕停滯所致的胸脘痞悶、嘔吐、腹脹等症。加入防己,可加強利水消腫的作用,促進痰飲濕邪排出。
  2. 調和藥性: 方中半夏燥濕化痰,枳殼行氣消痞,但燥性較強。防己性涼,可中和半夏、枳殼的燥性,避免傷陰耗津,使藥性更加平和,利於患者服用。

加味枳殼半夏湯中加入薄荷,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疏肝解鬱,清利頭目: 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和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痛解鬱的功效。本方以枳殼、半夏等藥物,旨在理氣化痰,降逆止嘔,而薄荷的加入,有助於疏肝解鬱,清利頭目,增強療效。

2. 調和藥性,增進效果: 本方以枳殼、半夏等燥性藥物為主,薄荷的加入,可起到清涼解表,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燥性藥物過於傷陰,使藥效更趨平和,更容易被人體接受。

加味枳殼半夏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和胃降逆: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效。枳殼半夏湯以燥濕化痰、理氣降逆為目的,而紫蘇葉的加入可以加強其和胃降逆的效果,使藥力更趨平和。
  2. 散寒解表:紫蘇葉亦具解表散寒之效,若患者兼有風寒表證,例如咳嗽、惡寒等,加入紫蘇葉可以起到疏風散寒、宣肺止咳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總而言之,紫蘇葉的加入不僅增強了加味枳殼半夏湯和胃降逆的效果,同時也能兼顧患者的風寒表證,使藥效更全面、更有效。

在中藥方劑「加味枳殼半夏湯」中,馬兜鈴的使用是因為其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平喘的功效。馬兜鈴性寒味苦,能夠清熱潤肺、止咳平喘,適用於治療肺熱所致的咳嗽、哮喘等問題。與其他藥材共同使用時,馬兜鈴能夠增強方劑的清熱潤肺作用,對改善呼吸系統問題非常有益。

加味枳殼半夏湯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肺化痰: 桑白皮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肺熱、降氣化痰之效。方中以半夏、枳殼等燥溼化痰,但恐傷津耗氣,故加入桑白皮以清肺熱,助化痰液,避免燥熱傷肺。

二、利水消腫: 桑白皮亦有利水消腫之功,可輔助半夏、枳殼疏通水溼,消散痰飲,緩解胸悶、氣喘等症狀。

加味枳殼半夏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調和藥性: 枳殼、半夏性皆偏寒,容易引起脾胃虛寒。甘草性平,味甘,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寒性、補脾益氣的作用,能避免藥性過寒,減輕對脾胃的刺激,使藥性更溫和。

二、增強療效: 甘草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加強藥效。枳殼善於行氣消積,半夏和胃止嘔,甘草能增強兩者行氣和胃的作用,協同共奏止嘔、消積、理氣之功。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加味枳殼半夏湯」

中藥方劑「加味枳殼半夏湯」,由枳殼、半夏、桔梗、茯苓、葶藶子、防己、薄荷、紫蘇葉、馬兜鈴、桑白皮、甘草等藥材組成,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

藥材組成與功效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葶藶子:**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
  • **防己:**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
  • **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
  • **紫蘇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
  • **馬兜鈴:**清肺熱,利咽喉,消腫止痛。可治療肺熱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
  • **桑白皮:**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

主治功效

加味枳殼半夏湯主治上焦有熱、咳嗽黃痰、痞滿氣喘等症狀。

  • **上焦有熱:**上焦是指人體從頭頂到胸膈部位。上焦有熱是指這個部位出現熱象,可能表現為面紅目赤、口乾舌燥、煩躁易怒、大便乾燥等症狀。
  • **咳嗽黃痰:**咳嗽是指呼吸道受到刺激引起的一種反射性動作,可以將呼吸道中的異物或分泌物排出。黃痰是指痰液呈現黃色,通常是由於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伴有發熱、畏寒、頭痛等症狀。
  • **痞滿氣喘:**痞滿是指胸腹脹滿,氣喘是指呼吸困難。痞滿氣喘可能是由於消化不良、胃腸道功能紊亂、肺部疾病等原因引起。

用法用量

加味枳殼半夏湯的用法用量為,將上述藥材加水煎煮,取汁內服。具體用量應遵醫囑。

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 本品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服用本品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 如果服用本品後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加味枳殼半夏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上焦有熱、咳嗽黃痰、痞滿氣喘等症狀。服用本品應遵醫囑,並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傳統服藥法


枳殼1錢,半夏1錢,桔梗1錢,茯苓1錢,苦葶藶(微炒)1錢,防己1錢,薄荷1錢,紫蘇1錢,馬兜鈴1錢,桑白皮(炒)1錢,甘草(炙)5分。
上作2服。水盞半,加生薑3片,煎8分,食遠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發散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氣喘胃及十二指腸炎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胃下垂咳嗽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枳殼半夏湯, 出處:《醫統》卷四十四。 組成:枳殼1錢,半夏1錢,桔梗1錢,茯苓1錢,苦葶藶(微炒)1錢,防己1錢,薄荷1錢,紫蘇1錢,馬兜鈴1錢,桑白皮(炒)1錢,甘草(炙)5分。 主治:上焦有熱,咳嗽黃痰,痞滿氣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