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朮苓湯

JIA WEI ZHU LING TANG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0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34%
胃經 27%
肺經 23%
心經 6%
腎經 6%
肝經 1%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脾胃虛寒而得瘧症者。發瘧之時,先寒後熱,寒從腹起,善嘔,嘔已乃衰,熱過汗出乃已。

方劑組成解釋

白朮性味苦、甘、溫。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脹腹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症。

茯苓性甘、淡、平。主治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於水腫尿少、水腫脹滿、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遺精白濁等症。

半夏性味辛、溫。主治降逆止嘔,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

肉桂性辛、甘、熱。主治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溫經通脈。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小便不利或頻數、短氣喘促、浮腫尿少諸證。

生薑性味辛、溫。主治主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

白荳蔻性味辛、溫。主治化濕行氣、溫中止嘔。可寬胸開胃、理氣、寬胸、止嘔,行氣暖胃,消食。治療氣滯,食滯,胸悶,腹脹,噫氣,噎膈,吐逆,反胃,瘧疾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朮苓湯, 出處:《辨證錄》卷四。 組成:人參5錢,白朮5錢,茯苓3錢,半夏2錢,竹瀝1合,附子3分。 主治:氣虛呃逆,時作時止。

加味朮苓湯, 出處:《辨證錄》卷十。 組成:白朮5錢,茯苓1兩,貫眾1兩,甘草2錢,車前子5錢。 主治:瘟疫,鼻中出血後,飲水瀉痢。

加味朮苓湯, 出處:《幼科直言》卷五。 組成:蒼朮(炒)、厚朴(炒)、木瓜(炒)、腹皮、柴胡、陳皮、豬苓。 主治:小兒受濕,腿腹腫脹。

加味朮苓湯, 出處:《辨證錄》卷八。 組成:白朮2兩,茯苓5錢,半夏3錢,肉桂2錢,生薑1兩,白豆蔻3粒。 主治:脾胃虛寒而得瘧症者。發瘧之時,先寒後熱,寒從腹起,善嘔,嘔已乃衰,熱過汗出乃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溫中止吐湯

相似度 80%

桂苓白朮丸

相似度 76%

參苓桂朮湯

相似度 72%

白朮湯

相似度 66%

朮苓加桂湯

相似度 66%

茵陳橘皮湯

相似度 66%

制涎湯

相似度 66%

治陰化濕湯

相似度 66%

薑橘白朮湯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