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制涎湯中加入茯苓,主要考量其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
- 利水滲濕: 涎液過多,往往與脾虛濕盛有關。茯苓利水滲濕,可協助脾臟運化水濕,減少津液外溢,從而減少唾液分泌。
- 健脾寧心: 脾虛則心神不安,易出現心悸、失眠等症狀。茯苓健脾益氣,有助於安神寧心,緩解因脾虛所致的口涎過多。
因此,制涎湯中加入茯苓,可起到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作用,從而達到制止涎液過多的目的。
制涎湯中加入薏苡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利濕:薏苡仁性涼,味甘淡,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可針對因濕熱內蘊而導致的唾液分泌過多,起到清熱瀉火、利水消腫的作用。
- 健脾滲濕:薏苡仁亦能健脾滲濕,改善脾胃功能,使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增強,從而減少唾液分泌過多的現象。
總而言之,薏苡仁在制涎湯中發揮著清熱利濕、健脾滲濕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因濕熱內蘊引起的唾液分泌過多問題。
制涎湯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燥濕: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燥濕之功效,可改善脾胃虛弱,運化水溼的能力,進而減少唾液分泌過多。
- 固表止汗:白朮亦能固表止汗,減少津液外泄,從而達到減少唾液分泌的目的。
因此,白朮在制涎湯中可發揮健脾燥濕、固表止汗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涎液分泌過多的目的。
制涎湯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益氣,固澀止涎: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益氣、固澀止涎的功效。制涎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氣弱、津液不固引起的唾液過多,山藥可以健脾益氣,固澀津液,減少唾液的分泌,從而達到止涎的目的。
- 滋陰潤燥,緩解燥熱:山藥還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一些唾液過多的情況,可能是由於燥熱引起的,山藥可以滋陰潤燥,緩解燥熱,從而改善唾液過多的症狀。
總之,山藥在制涎湯中既能健脾益氣、固澀止涎,又能滋陰潤燥,緩解燥熱,是治療唾液過多的重要藥材。
制涎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燥濕止瀉:肉桂性熱,味辛甘,具有溫陽散寒、燥濕止瀉之效。制涎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濕內阻所致的唾液增多、口舌生津等症,肉桂可溫陽化寒,燥濕止瀉,改善脾胃功能,從根本上緩解唾液分泌過多。
- 助藥力,增強療效:肉桂辛香走竄,能引藥直達病所,增強方劑中其他藥物的藥力。制涎湯中常配伍其他溫燥之品,肉桂能助其發揮藥效,協同作用,提高療效。
制涎湯中加入半夏,主要是針對其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用以治療痰涎壅盛所導致的症狀。
半夏味辛、微苦,性溫,入脾、肺、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制涎湯主要針對痰涎壅盛、津液不降,所導致的口舌乾燥、吞嚥困難、胸悶氣短等症狀。半夏能夠有效化解痰涎,使痰液易於排出,同時也能抑制胃氣上逆,達到止嘔的效果,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制涎湯,又名腎臟陽氣不足,不能夠溫暖和滋養脾臟,外感風寒濕邪,或者居住在潮濕的房屋中,內外濕邪相結合,導致濕氣停留在體內形成痰飲。四肢關節痠痛,背後感到疼痛,腹部以下感到悸動等症狀。
方劑組成:茯苓、薏苡仁、白朮、山藥、肉桂、半夏
-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薏苡仁
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 白朮
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山藥
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有補氣益虛,生津止渴,健脾養胃的功效。
- 肉桂
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半夏
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總結 制涎湯主要用於治療腎臟陽氣不足,不能夠溫暖和滋養脾臟,外感風寒濕邪,或者居住在潮濕的房屋中,內外濕邪相結合,導致濕氣停留在體內形成痰飲。四肢關節痠痛,背後感到疼痛,腹部以下感到悸動等症狀。方劑組成包括茯苓、薏苡仁、白朮、山藥、肉桂、半夏,具有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滋陰補腎、止咳化痰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茯苓5錢,苡仁5錢,白朮5錢,山藥5錢,肉桂1錢,半夏2錢。
補腎火以生土。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制涎湯, 出處:《辨證錄》卷九。 組成:茯苓5錢,苡仁5錢,白朮5錢,山藥5錢,肉桂1錢,半夏2錢。 主治:補腎火以生土。主治:腎火衰微,不能生脾土,外感雨露之濕,或牆垣土房之濕,兩相感召,致濕變爲痰飲。肢節痠痛,背心作疼,臍下有悸。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