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涼膈散
JIA WEI LIANG GE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痘科類編釋意》卷四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涼膈散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連翹味苦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效。方中加入連翹,可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之力,對於因熱毒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 疏散風熱: 連翹亦可疏散風熱,對於因風熱上攻所致的感冒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加入連翹,可輔助方劑疏散風熱,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味涼膈散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解毒消炎: 黃芩味苦寒,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炎的功效。對於暑熱內蘊、心煩口渴、胸悶腹脹、咽喉腫痛、濕熱黃疸等症狀,黃芩能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加味涼膈散以清熱解毒、利濕化濁為目的,黃芩與其他藥物如梔子、黃連等配合使用,能夠相輔相成,增強清熱解毒、瀉火利濕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加味涼膈散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
梔子味苦、性寒,入肝、胃經。其清熱力強,善於清瀉上焦之熱,並能涼血解毒,對於熱毒壅盛、血分有熱所致的發熱、咽痛、口渴、便祕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此外,梔子還能降火解毒,對於因濕熱內蘊所致的腹痛、腹瀉、黃疸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因此,在加味涼膈散中加入梔子,可以更好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達到治療目的。
加味涼膈散中加入枳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積化滯:枳實味苦酸,性寒,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嘔之功效。方中加入枳實,可助於消解積滯,緩解脾胃氣滯所致的胸悶、腹脹、嘔吐等症狀。
2. 和胃降逆:枳實能理氣降逆,對於胃氣上逆所致的呃逆、嘔吐、反胃等症狀,有緩解作用。加味涼膈散多用於治療濕熱內蘊、脾胃不和所致的腹痛、腹脹、嘔吐等症,枳實的加入可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和胃降逆、消積化滯的效果。
加味涼膈散中加入前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宣肺止咳: 前胡性辛溫,歸肺經,具有疏散風熱、宣肺止咳之效。加味涼膈散主治暑熱犯肺,症見發熱、咳嗽、胸悶等,前胡可協同其他藥材,清熱解暑、宣肺化痰,緩解患者不適。
- 利氣行痰,和中降逆: 前胡具有利氣行痰的功效,可助於化解痰液,緩解咳嗽、胸悶等症狀。同時,前胡還能和胃降逆,配合其他藥材,起到調理脾胃、化解食積的作用。
綜上所述,前胡的加入不僅能有效緩解暑熱犯肺所致的咳嗽、胸悶等症狀,還能起到利氣行痰、和中降逆的作用,使加味涼膈散的療效更加全面。
加味涼膈散中加入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 瀉熱解毒: 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通便瀉下的功效,可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對於因熱毒壅滯所致的胸膈痞滿、脘腹脹痛、大便祕結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通利二便: 大黃可以通利大腸,促進排便,並能引導熱毒下行,使熱毒隨大小便排出體外,有利於病情的恢復。
加味涼膈散中加入薄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暑: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暑、疏散風熱的功效。夏季暑熱,易引起胃腸積熱、口乾舌燥等症狀,薄荷能清熱解暑,緩解這些症狀。
- 疏風散熱: 薄荷能疏散風熱,並能促進汗液排出,有助於降低體溫,達到清熱解毒的功效。在加味涼膈散中,薄荷與其他藥物配伍,能有效治療暑熱引起的各種不適。
加味涼膈散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 調和藥性: 加味涼膈散以清熱瀉火為主,藥性偏寒涼,甘草性甘平,味甘入脾,能緩解藥性偏寒涼的副作用,避免損傷脾胃,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
-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在加味涼膈散中,甘草可以增強其他藥材的清熱瀉火之效,同時保護脾胃,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加味涼膈散」,其主要成分包括連翹、黃芩、梔子、枳實、前胡、大黃、薄荷、甘草。
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功效。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梔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枳實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
前胡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薄荷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中藥方劑「加味涼膈散」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開竅、化痰止驚的功效。主治小兒急驚風,又稱小兒驚風或小兒抽搐,是一種小兒常見的急症,多發生於1歲以內的嬰兒。症狀包括突然抽搐、四肢僵硬、雙眼上翻、口吐白沫、牙關緊閉等。小兒急驚風可分為熱性驚風和寒性驚風兩種,前者多由風熱之邪侵犯小兒頭部所致,後者多由風寒之邪侵襲小兒肌膚所致。
傳統服藥法
黃芩1錢,連翹(去心)1錢5分,山梔仁(炒)8分,薄荷8分,桔梗8分,竹葉10片,牛蒡子1錢,甘草5分。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大黃有瀉下作用,過量服用會引起腹瀉、腹痛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應先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涼膈散, 出處:《濟陽綱目》卷九十一。 組成:大黃3兩,朴消3兩,甘草3兩,連翹4兩,滑石4兩,梔子仁1兩,黃芩1兩,薄荷1兩,茯苓1兩。 主治:淋閉。
加味涼膈散, 出處:《痘科類編釋意》卷四。 組成:連翹5分,片芩5分,山梔仁(炒)5分,枳實(炒)5分,前胡5分,大黃(酒炒)1錢,薄荷2分,甘草2分。 主治:小兒急驚風。
加味涼膈散, 出處:《濟陽綱目》卷二十三。 組成:大黃2兩,朴消2兩,甘草2兩,連翹4兩,梔子仁1兩,黃芩1兩,薄荷1兩,柴胡1兩,檳榔1兩。 主治:瘴瘧,迷悶狂妄,啞不能言。
加味涼膈散, 出處:《葉氏女科》卷二。 組成:黃芩1錢,連翹(去心)1錢5分,山梔仁(炒)8分,薄荷8分,桔梗8分,竹葉10片,牛蒡子1錢,甘草5分。 主治:妊娠口痛,口舌無瘡,及咽喉腫痛。
加味涼膈散, 出處:《濟陽綱目》卷一○三。 組成:大黃(酒炒)2錢,黃芩(酒浸)2錢,防風2錢,荊芥2錢,羌活2錢,朴硝2錢,甘草2錢,連翹4錢,梔子仁1錢,薄荷1錢。 主治:風熱壅盛,耳腫痛。
加味涼膈散, 出處:《寒溫條辨》卷四。 組成:白僵蠶(酒炒)3錢,蟬退(全)12枚,廣薑黃7分,黃連2錢,黃芩2錢,梔子2錢,連翹(去心)3錢,薄荷3錢,大黃3錢,芒消3錢,甘草1錢,竹葉30片。 主治:大頭、瓜瓤等溫病危在旦夕。溫證羊毛,火鬱於上,壯熱面赤,唇燥舌乾,煩燥譫言,胸悶氣滯,脈象數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