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膈連翹散

涼膈連翹散

LIANG GE LIAN QIAO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極寒 (0.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4%
胃經 14%
心經 14%
肺經 14%
大腸經 9%
脾經 9%
小腸經 7%
三焦經 7%
膽經 7%
心包經 2%
腎經 2%
肝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大腸經
脾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涼膈連翹散中包含連翹,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解毒: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其可瀉火解毒,消腫散結,對於外感熱毒、癰腫疔瘡、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二、疏散風熱:連翹亦能疏散風熱,對於外感風熱、發熱咳嗽、咽喉紅腫等症狀,亦有緩解之效。

因此,連翹作為涼膈連翹散的組成藥物,能有效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針對其治療的相關病症,發揮良好的藥效。

涼膈連翹散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大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能瀉熱解毒,清利濕熱,對於熱毒壅盛,腸胃濕熱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便祕腹脹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通腑泄熱:大黃能促進腸道蠕動,通暢大便,有助於將體內積熱及毒素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可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並有助於促進疾病的康復。

涼膈連翹散中加入黃連,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之功效。涼膈連翹散主治溫病初起,熱毒壅盛,症見發熱、口渴、咽喉腫痛、舌苔黃膩等。黃連可清泄心胃之熱,達到退熱解毒之效。
  2. 抑菌消炎: 黃連具有抑菌消炎的作用,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減輕炎症反應。涼膈連翹散中加入黃連,有助於控制病情發展,促進患者恢復。

涼膈連翹散中加入薄荷,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疏散風熱,清利咽喉,對於連翹散中所治療的熱毒壅盛、咽喉腫痛等症狀,能起到輔助清熱解毒的作用,使療效更顯著。
  2. 宣肺止咳: 薄荷能宣肺解表,疏風散寒,對於因熱毒上攻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亦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可使療效更加全面。

因此,薄荷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涼膈連翹散的清熱解毒功效,更能輔助宣肺止咳,使整體療效更佳。

涼膈連翹散中加入梔子,主要是基於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梔子性寒,味苦,入心、肺、三焦經。其苦寒之性可清瀉心火,降肺熱,對於熱邪壅滯、心煩不寐、口渴咽乾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同時,梔子亦具涼血解毒之效,可治療血熱妄行、發斑發疹等症。

總之,梔子在涼膈連翹散中起到清熱解毒、涼血瀉火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的目的。

涼膈連翹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是為了調和藥性保護脾胃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緩和藥性、解毒的功效,可以減輕連翹等藥物的燥性,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大的刺激。同時,甘草能補脾益氣,緩解連翹等藥物可能造成的脾胃虛弱,維持脾胃功能的正常運作,有利於藥物吸收和療效的發揮。

因此,加入甘草可以使涼膈連翹散的藥效更加穩定,減少副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涼膈連翹散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芩味苦寒,性寒涼,入肺、心、膽、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涼膈連翹散主治熱毒壅盛,咽喉腫痛,發熱口渴,便祕腹痛等症狀,黃芩的清熱瀉火作用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解毒消腫: 黃芩還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本方中,連翹、板藍根等藥物也具有清熱解毒功效,黃芩與之搭配,可增強解毒消腫的效果,更有利於治療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發熱等症狀。

涼膈連翹散中包含芒硝,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清熱瀉火: 芒硝味苦鹹,性寒,入胃、大腸經,能清熱瀉火、通利二便,用於治療熱邪壅盛,熱毒熾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大便祕結等症。
  2. 軟堅散結: 芒硝亦具有軟堅散結的功效,能將積聚在體內的熱毒排出,減少炎癥,促進組織修復,與其他藥物配合,能更好地治療因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

因此,在涼膈連翹散中加入芒硝,能夠有效地清熱瀉火、軟堅散結,達到治療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症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涼膈連翹散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陰陽不和,五臟壅熱,肝膈毒風上充"所致之眼疾。具體症狀包括:

  • 眼目熱極,自覺眼球有砂礫感(珠碜)而淚出
  • 忽然腫痛難忍
  • 五輪(中醫眼科將眼部分為五個解剖區域)脹起

其病機為五臟熱毒壅盛,尤其肝經風熱上攻於目,導致眼部氣血壅滯,熱灼津液而出現腫痛、碜澀等症狀。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由清熱解毒、瀉火通便之品組成,其配伍邏輯嚴謹:

君藥

  • 連翹(2兩):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專消上焦熱毒
  • 大黃(2兩):瀉下攻積,清熱瀉火,導熱下行

臣藥

  • 黃連(2兩):清心瀉火,燥濕解毒
  • 黃芩(1兩):清上焦肺火
  • 梔子(1兩):清三焦火熱,利濕除煩
  • 薄荷(1兩):疏風清熱,疏散上焦風熱

佐使藥

  • 樸消(1兩):軟堅瀉下,助大黃瀉火通便
  • 甘草(1兩):調和諸藥,緩和瀉下之峻烈

治療原理推演

  1. 清上瀉下:方中連翹、薄荷清解上焦風熱;大黃、樸消瀉下通便,使熱邪從下而解
  2. 五臟兼顧:黃連清心火,黃芩清肺火,梔子清三焦火熱,全面清除臟腑積熱
  3. 標本同治:既清肝經上攻之熱毒以治標,又通腑瀉熱以治本
  4. 升降並用:薄荷輕清上行,大黃瀉下通降,調暢氣機升降

此方通過清瀉並施,使壅盛之熱毒得以清解,腑氣通暢則熱不上攻,從而緩解眼目腫痛之症。其組方特點是清熱瀉火與通腑導滯並重,體現了"上病下治"、"瀉火存陰"的治療思想。

傳統服藥法


連翹2兩,大黃2兩,黃連2兩,薄荷1兩,梔子1兩,甘草1兩,黃芩1兩,樸消1兩。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孕婦及脾胃虛弱者慎用。
  • 本方服用後可能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容易流眼淚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涼膈連翹散, 出處:《銀海精微》卷上。 組成:連翹2兩,大黃2兩,黃連2兩,薄荷1兩,梔子1兩,甘草1兩,黃芩1兩,朴消1兩。 主治:陰陽不和,五臟壅熱,肝膈毒風上充,眼目熱極,珠磣淚出,忽然腫痛難忍,五輪脹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