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防方

JING FANG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趙柄南臨床經驗集》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1%
肝經 20%
心經 13%
胃經 13%
大腸經 5%
脾經 4%
膀胱經 4%
腎經 2%
膽經 2%
肺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荊防方中包含荊芥,主要因為以下兩點:

  1. 散風解表: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散風解表之功。能疏散表邪,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等症。荊防方常用於治療風寒表證,荊芥可助其發揮散寒解表功效,使邪氣從表散出。
  2. 疏散風熱: 荊芥除散風寒外,亦可疏散風熱。若患者兼有風熱表證,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荊芥亦可起到緩解作用。荊防方中,荊芥的加入,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發揮其散風解表或疏散風熱的功效。

荊防方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驅散外邪: 防風性溫,辛散,善於祛風解表,能驅散外邪,止咳止喘。與荊芥、防風等藥材搭配,共奏散寒解表之功,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發熱、咳嗽等症。

2. 疏通經絡: 防風入肺、膀胱經,具有疏通經絡,宣通氣血的作用,可緩解風寒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症。與荊芥、防風等藥材共用,可增強疏風散寒,通絡止痛的效果。

荊防方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基於其疏散風熱、解痙止搐的功效。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能散風熱、止痙攣,並能清熱解毒,對於風熱感冒、頭痛發熱、咽喉腫痛、痙攣抽搐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療效。

荊防方以荊芥、防風為君藥,主治風熱感冒,白僵蠶加入其中,一方面能增強疏散風熱之力,另一方面能解痙止搐,進一步提升方劑的治療效果。

荊防方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效。荊防方多用於治療外感風熱,而金銀花可以清熱解毒,緩解風熱症狀,如發熱、頭痛、咽痛等。
  2. 宣散風邪: 金銀花善於解表散風,能幫助荊防、防風等藥物更有效地宣散風邪,使邪氣外出,達到治癒目的。

因此,金銀花在荊防方中起到清熱解毒、宣散風邪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風熱感冒的效果。

荊防方中加入牛蒡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解毒消腫:牛蒡子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毒消腫的功效,與荊防、防風等藥物協同作用,可有效清熱解表,消散風熱邪氣。
  2. 宣肺透疹:牛蒡子具有宣肺透疹的作用,對於風熱所致的疹出不暢,或伴有咳嗽、咽痛等症狀,可起到促進疹出、宣肺止咳的功效。

因此,牛蒡子在荊防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發揮清熱解表、宣肺透疹的功效,治療風熱感冒、麻疹等疾病。

荊防方中包含牡丹皮,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涼血: 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荊防方主治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發熱、頭痛、肢體痠痛等症狀,牡丹皮可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緩解發熱症狀,改善寒濕症狀。
  2. 活血化瘀: 牡丹皮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寒濕凝滯,進一步緩解肢體痠痛,並能促進體內毒素排出,有助於恢復身體健康。

因此,牡丹皮在荊防方中發揮著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風寒濕邪侵襲的效果。

在中藥方劑「荊防方」中,浮萍的使用是因為其具有散風解表、利水消腫的功效。浮萍性寒味甘,能夠散風解表、利水消腫,適用於治療風熱感冒、水腫等問題。與其他藥材共同使用時,浮萍能夠增強方劑的散風解表作用,對改善感冒和水腫非常有益。

荊防方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功效。荊防方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伴有發熱、口渴、咽痛、頭痛等症狀。生地黃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緩解發熱、口渴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表的效果。
  2. 滋陰潤燥: 風熱外感易傷陰津,導致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生地黃可滋陰潤燥,補充體內津液,緩解陰虛燥熱的症狀,使整體治療更為全面。

荊防方中包含薄荷,主要因其清熱解表、疏風散熱之功效。

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能清熱解表、疏散風熱,適用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鼻塞、咽痛等症狀。

荊防方主治外感風寒,兼有風熱之邪,薄荷加入其中,既能清熱解表,又可疏散風熱,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起到清熱解表、疏風散寒的功效,使藥效更佳。

荊防方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黃芩性寒,味苦,能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用於治療外感風熱,熱毒壅盛所致的發熱、咳嗽、咽喉腫痛、口渴等症。荊防方以荊芥、防風等辛溫解表,而黃芩則可清熱解表,相輔相成,達到解表清熱的效果。
  2. 抑菌抗炎: 黃芩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細菌、真菌生長,減少炎症反應。荊防方治療的疾病,例如外感風熱、麻疹等,常伴有炎症,而黃芩的抗炎作用有助於緩解病情,促進康復。

荊防方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散風熱,透疹止癢: 蟬蛻性味甘寒,具有疏風散熱、透疹止癢之效。對於因風熱邪毒入侵而導致的疹出不暢、瘙癢難忍等症狀,可起到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2. 配合荊防等藥物,增強療效: 荊防方以荊芥、防風為君藥,具有疏風解表、散寒止痛之效。蟬蛻與之配合,可協同作用,加強疏散風熱、透疹止癢的效果,達到更好的療效。

總之,蟬蛻的加入,既能與荊防等藥物相輔相成,又能有效緩解風熱所致的皮膚病症,提升荊防方治療效果。

荊防方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荊防方主要以荊芥、防風等辛溫解表藥為主,甘草性甘平,可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辛燥,減輕對脾胃的刺激。同時,甘草能緩和藥物的發散之力,使其藥力更加平和。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等功效,能輔助荊防方發揮更好的解表止咳、疏風散寒功效。甘草能增強荊防方對外感風寒所致的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等症狀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荊防方」簡介

中藥方劑「荊防方」組成介紹如下: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薄荷: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 蟬蛻: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退翳、透疹、去風止痙等功效。

  •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白僵蠶: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

  • 金銀花: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等功效。

  • 荊芥: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 牡丹皮: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 牛蒡子: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浮萍: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癢、清熱解毒、解毒、清熱利尿、透疹、生津止渴等功效。

中藥方劑「荊防方」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荊防方」主治功效:

  • 急性蕁麻疹:又稱「風疹團」,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症狀包括皮膚瘙癢、腫脹和發紅。
  • 血管神經性水腫:也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症狀包括皮膚腫脹和發紅,常發生在面部、眼瞼、嘴脣和生殖器等部位。

總結:

中藥方劑「荊防方」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急性蕁麻疹和血管神經性水腫的中藥方劑,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解毒、止癢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荊芥穗2錢, 防風2錢, 僵蠶2錢, 金銀花4錢, 牛蒡子3錢, 丹皮3錢, 紫背浮萍2錢, 乾地黃3錢, 薄荷1錢半, 黃芩3錢, 蟬蛻1錢半, 生甘草2錢。
惡寒重,發熱輕,風團皮損偏白者,去薄荷,重用荊芥,加乾薑皮;兼吐瀉、腹痛者,加周氏回生丹,每次7-10粒。
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涼,有發汗解表之功,陰虛內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嘴唇紅腫心內膜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蕁麻疹麻疹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荊防方, 出處:《趙柄南臨床經驗集》。 組成:荊芥穗2錢,防風2錢,僵蠶2錢,金銀花4錢,牛蒡子3錢,丹皮3錢,紫背浮萍2錢,乾地黃3錢,薄荷1錢半,黃芩3錢,蟬蛻1錢半,生甘草2錢。 主治:疏風解表,清熱止癢。主治:急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