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火丹

QU HUO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6%
肺經 21%
肝經 16%
胃經 14%
心經 10%
膀胱經 6%
脾經 4%
腎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方劑組成解釋

「祛火丹」中加入熟地黃,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熟地黃性微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效。

雖然熟地黃滋陰,但其補益之性,能從根本上調和陰陽,使陰氣充足,達到陰盛而陽衰,從而抑制內熱,達到清熱的效果。同時,熟地黃能補腎陰,而腎陰充足則能制約心火,達到清心火的效果。因此,熟地黃在「祛火丹」中,起到滋陰降火、調和陰陽的作用。

「祛火丹」方劑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降火: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澀精止遺的功效。對於因肝腎陰虛所致的虛火上炎,如口燥咽乾、心煩失眠、潮熱盜汗等症狀,山茱萸可起到滋陰降火、清熱解毒的作用。
  2. 補益肝腎:肝腎同源,肝藏血,腎藏精,二者相輔相成。山茱萸能補益肝腎,從根本上改善因肝腎不足而引發的虛火上炎。

因此,在「祛火丹」中加入山茱萸,可起到滋陰降火、補益肝腎的雙重作用,達到更好的祛火效果。

祛火丹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滋陰潤肺: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之功效。 祛火丹多用於熱性病症,而麥門冬可緩解因熱邪灼傷肺陰所致的口乾舌燥、咳嗽、心煩不寐等症狀,起到滋陰降火的作用。
  2. 配合藥性: 祛火丹中通常含有其他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藥材,麥門冬的滋陰潤肺作用可以起到緩和藥性、防止燥烈傷陰的效果,使藥效更為平和,減少副作用。

「祛火丹」方劑中加入玄參,是基於其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玄參味甘苦性寒,入心、肺、腎經,能清熱瀉火,尤其擅長清降心火,對於心火亢盛導致的口舌生瘡、心煩失眠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此外,玄參還能涼血解毒,對於火毒熾盛引起的瘡瘍腫痛、咽喉腫痛等病症也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因此,在「祛火丹」方劑中加入玄參,有助於全面清熱解毒,達到祛火降火的目的。

「祛火丹」方劑中加入沙參,是基於其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功效。

沙參性涼,味甘,入肺、胃經。其清熱作用可瀉肺胃之熱,緩解因熱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同時,沙參能滋陰生津,補充津液,改善因熱傷津液所致的口渴、便祕等。此外,沙參還能潤肺止咳,對於燥熱引起的咳嗽也有輔助作用。

因此,在「祛火丹」中加入沙參,可有效地清熱生津,潤肺止咳,達到祛火的效果。

祛火丹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通調氣血。其中,牡丹皮作為其主要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治療價值。牡丹皮,源自牡丹的根皮,性味苦、辛,屬於寒性中藥,能夠有效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其功能可幫助消除由內熱引起的火旺症狀,比如頭痛、口舌生瘡以及皮膚病變等。牡丹皮的清熱效果使其在祛火丹中擔任重要的角色,能夠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此外,牡丹皮中的有效成分對於肝臟有保護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進一步調理身體的陰陽平衡。由此可見,牡丹皮在祛火丹中的選用,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清熱解毒能力,還有助於改善患者的體質,促進整體康復,從而使該方劑在臨牀上被廣泛應用。

祛火丹中加入菊花,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對於熱毒上攻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菊花能有效清熱瀉火,消炎止痛。
  2. 疏散風熱: 菊花還具有疏散風熱的作用,能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因此,祛火丹中加入菊花,能夠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達到祛除體內熱毒、緩解炎症的效果。

川牛膝在祛火丹方劑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 川牛膝性寒,味苦,入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利濕通淋之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緩解因熱火上炎導致的各種症狀。
  2. 活血化瘀: 川牛膝具有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情況,有助於減輕因熱毒引發的局部紅腫、疼痛等症狀。

「祛火丹」方劑中加入石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生津,滋陰降火: 石斛性寒,味甘,入胃、腎經,具有清熱生津、滋陰降火的功效。對於因熱邪上炎導致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石斛能有效緩解。
  2. 補益脾胃,增強體質: 石斛亦可補益脾胃,增強機體抵抗力。在「祛火丹」中,石斛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避免反覆發作。

「祛火丹」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利水滲濕,健脾和胃: 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火熱之邪常易困阻脾胃,導致脾失健運,濕熱內蘊。茯苓能利水滲濕,使濕熱之邪得以排出,並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從而達到清熱祛火之效。
  2. 寧心安神,降火益氣: 茯苓還有寧心安神的作用,能使心火下降,有助於緩解因心火亢盛引起的煩躁、失眠等症狀。此外,茯苓還能益氣生津,補益脾氣,使機體氣血充盈,從而有助於抵抗火熱之邪的侵襲。

「祛火丹」方劑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清熱瀉火: 澤瀉性寒,味甘淡,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瀉火之功。其利水作用可將體內積聚的濕熱排出,達到清熱瀉火的效果。
  2. 滋陰降火,輔助清熱: 澤瀉不僅能利水滲濕,還能滋陰降火。在一些熱病過程中,往往伴隨陰虛內熱,而澤瀉的滋陰降火作用可以輔助其他藥材,更好地清除體內熱邪,達到祛火的目的。

因此,在「祛火丹」方劑中加入澤瀉,可以起到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滋陰降火的多重功效,從而達到祛除火邪、恢復身體健康的目的。

祛火丹方劑中加入車前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尿: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滲濕止瀉的功效。對於火熱內蘊導致的口渴、小便赤澀等症狀,車前子能有效清熱降火,促進排泄,達到解毒去火的功效。
  2. 涼血止血: 車前子亦具涼血止血之效,可用於治療火熱引起的出血症狀,例如尿血、鼻出血等。在祛火丹中,車前子可輔助其他藥物,增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效果。

「祛火丹」方劑中包含「萆薢」,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利濕:萆薢性寒,味甘淡,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功效。此藥能有效地清除體內濕熱,對於因濕熱內蘊而引起的各種炎症、腫痛、尿路感染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利水消腫:萆薢能利水消腫,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緩解水腫。此功效與祛火丹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有助於提升藥效,促進身體恢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祛火丹」是針對因長期服用性熱補腎藥物導致的火氣積聚在腳底,出現腳板紅腫、熱氣無法消散,無法行走的症狀而配製的。其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黃、山茱萸、麥門冬、玄參、沙參、牡丹皮、菊花、川牛膝、石斛、茯苓、澤瀉、車前子、萆薢等。

萆薢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等功效,能治療風濕頑痺、腰膝疼痛等症狀。它的利尿和解毒功能可降低血清中的黃疸指數,減輕肝損傷。

牛膝能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尤其擅長治療婦科疾病和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它還具有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的效果。

車前子以其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補血養肝的功效聞名。性寒涼,適用於熱病傷津、口乾煩渴等症狀。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等效果。它能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等。

菊花能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它對於肝火上亢、頭痛眩暈、失眠等症狀有良效。

麥門冬滋陰生津、潤肺清心,對於陰虛津虧、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症狀特別有效。

牡丹皮清熱瀉火、活血化瘀,對於陰虛發熱、溫毒發斑等症狀有治療效果。

沙參滋陰養陰清熱,潤肺化痰,對於肺陰虛、支氣管炎等症狀有良效。

山茱萸固澀收斂、補益肝腎,對於腎虛精虧引起的遺精、早洩等症狀有良效。

石斛滋陰清熱、生津益胃,對於熱病傷津、口乾煩渴等症狀有良效。

熟地黃補血、滋陰,對於貧血、肝腎陰虛等症狀有良效。

玄參清熱涼血、滋陰潤燥,對於陰虛津虧、心悸、失眠等症狀有良效。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良效。

總結來說,「祛火丹」通過熟地黃、山茱萸、麥門冬、玄參、沙參、牡丹皮、菊花、川牛膝、石斛、茯苓、澤瀉、車前子、萆薢等成分的共同作用,能有效治療長期服用性熱補腎藥物引起的火氣積聚。這不僅顯示了中藥在疾病治療上的卓越功效,也體現了中醫對於症狀治療的全面性和深度。

傳統服藥法


熟地3兩,山茱萸5錢,北5味3錢,麥冬1兩,元參1兩,沙參1兩,丹皮3錢,甘菊花5錢,牛膝3錢,金釵石斛1兩,茯苓5錢,澤瀉3錢,車前子3錢,萆薢2錢。
水煎服。
忌房事三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為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劑,適用於因人用熱藥,立而行房,火聚於腳心而不散,以致腳闆中色紅如火不可落地,又非痰毒,終歲經年不癒。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祛火丹, 出處:《石室秘錄》卷四。 組成:熟地3兩,山茱萸5錢,北5味3錢,麥冬1兩,元參1兩,沙參1兩,丹皮3錢,甘菊花5錢,牛膝3錢,金钗石斛1兩,茯苓5錢,澤瀉3錢,車前子3錢,萆薢2錢。 主治:因人用熱藥,立而行房,火聚於腳心而不散,以致腳闆中色紅如火不可落地,又非痰毒,終歲經年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