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消脹化臌丸中加入西洋參,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益氣健脾: 西洋參性涼,味甘,入脾、肺經,具有益氣養陰、清熱生津之效。臌脹病症多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西洋參能補益脾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從而促進水液代謝,消除腹脹。
- 補氣固脫: 西洋參能補肺氣,固護元氣,對於臌脹導致的氣虛脫症,具有扶正固本的功效,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強抵抗力,促進病情的恢復。
消脹化臌丸中加入巴豆,主要基於其瀉下逐水的功效。巴豆性峻猛,味辛、苦,入脾、胃經,具有破積消脹之效,能強力瀉下,促進腸道蠕動,排出積滯水液,達到消脹化臌的效果。但巴豆毒性較強,需嚴格控制用量,並配合其他藥材,如厚朴、枳實等,以緩解其毒性,並提高療效。
消脹化臌丸中加入甘遂,主要基於其瀉水消腫的功效。
甘遂味苦、性寒,入膀胱經,具有瀉水逐飲、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臌脹病症,其水腫積聚,腹脹滿悶,甘遂可透過其瀉水作用,將體內積聚的水分排出,從而減輕腹脹,改善病症。
此外,甘遂亦可配合其他藥材,如大黃、芒硝等,共同發揮瀉水消腫、通腑泄熱的效果,進一步改善臌脹病症。
消脹化臌丸中加入淡豆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消脹利水: 淡豆豉性寒,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清熱解表、利水消腫、消脹除滿的功效。對於臌脹病症,淡豆豉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幫助排出體內積水,緩解腹脹。
- 疏風解表: 淡豆豉同時具有疏風解表的功能。臌脹病症常伴隨表證,如發熱、惡寒等。淡豆豉能清解表熱,使患者恢復正常體溫,減少不適。
消脹化臌丸中包含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行氣止痛: 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能疏通肝氣,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腹脹滿、疼痛等症狀,對於臌脹患者的腹痛、脹滿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 活血化瘀: 延胡索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臌脹患者體內積聚的瘀血,促進水液代謝,有利於消腫散結。
總之,延胡索在消脹化臌丸中起到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臌脹患者的臨牀症狀。
消脹化臌丸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一、瀉下通便,消積化滯:大黃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積化滯之功效。對於臌脹病證,往往因脾胃積滯、氣機阻滯所致,大黃可通暢大腸,排除積滯,緩解腹脹。
二、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大黃兼具清熱解毒之效,對於臌脹病證中伴有發熱、口渴、舌苔黃膩等熱毒症狀,大黃可清熱解毒,緩解症狀。此外,大黃還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改善臌脹病證中可能出現的出血症狀。
總之,大黃在消脹化臌丸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其瀉下通便、消積化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方面,有助於緩解臌脹病證的各種症狀。
「消脹化臌丸」中包含「豬牙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消積化滯:豬牙皁味苦性寒,具有消食積、化痰飲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因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導致的腹脹、臌脹等症狀。
- 清熱解毒:豬牙皁亦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針對因濕熱內蘊引起的臌脹進行治療,並輔助消腫止痛。
因此,豬牙皁在「消脹化臌丸」中,發揮著消積化滯、清熱解毒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臌脹病症。
消脹化臌丸方中包含大戟,乃因其性峻猛,善於破積消癥,主治水腫、臌脹等症。
大戟味辛、苦,性寒,入肺、腎、膀胱經,具有瀉水消腫、破積散結之功效。其寒性強,可清熱解毒,且能通利水道,使水濕排出,利水消腫之效力甚佳。
同時,大戟對於氣血瘀滯所致的腹脹、臌脹亦有較好的療效,可破積消癥,改善腹部脹滿不適。
然大戟性峻,毒性較大,故需慎用,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消脹化臌丸方劑中使用杏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降氣化痰: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之功效。對於臌脹病症伴隨的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杏仁可有效緩解,有助於改善患者的呼吸狀態。
- 消積化滯,利水消腫: 杏仁亦具有消積化滯、利水消腫之效。對於臌脹病症引起的腹部脹滿、水腫等症狀,杏仁可促進消化,利水消腫,減輕患者的痛苦。
消脹化臌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濕氣或痰濁引起的腹脹、腹水等症狀。在方劑中,芫花作為一種重要的藥材,具有顯著的療效。芫花味辛、苦,性寒,具有行氣、利水、消腫的作用。其主要功效在於能有效促進腸胃蠕動,幫助祛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和痰濁,從而緩解腹脹的現象。
此外,芫花還能活血化瘀,對於因淤血導致的腫脹問題起到輔助療效。在消脹化臌丸中,芫花的使用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整體效能,還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消化系統功能,促進其健康恢復。在中醫理論中,芫花的加入恰到好處,使得消脹化臌丸在治療相關疾病時能更為全面、有效,成為臨牀上被廣泛應用的方劑之一。
消脹化臌丸中加入葶藶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消腫: 葶藶子性寒,入肺、膀胱經,具有瀉水消腫之效。對於臌脹症患者,其體內往往積聚大量水液,導致腹部脹滿,葶藶子可利水消腫,緩解脹滿症狀。
- 通便導滯: 葶藶子亦能潤腸通便,對於臌脹症患者因水液停滯導致的便祕,葶藶子可起到通便導滯的作用,促進體內積液排出,從而減輕臌脹。
綜上所述,葶藶子在消脹化臌丸方劑中起到利水消腫、通便導滯的作用,有助於治療臌脹症。
消脹化臌丸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化濕消脹: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化濕消脹之功效。臌脹多由脾胃虛寒、寒濕內阻所致,乾薑可溫脾胃、化寒濕,從而達到消脹止痛之效。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消脹化臌丸中其他藥物如半夏、陳皮等,也具有化濕消脹的作用。乾薑的加入,可與這些藥物相輔相成,增強溫中散寒、化濕消脹的功效,從而更有效地治療臌脹。
主治功效
《消脹化臌丸》方劑組成介紹
杏仁: 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杏仁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B羣、蛋白質等,為呼吸系統保健之品,可治咳嗽痰多;其含有的油脂具有潤滑腸道的作用,而苦味則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糞便,常與柏子仁、郁李仁等同用,具有增強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腸燥便祕。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
大戟: 大戟具有瀉下逐水、瀉下、利水消腫、通經絡及散結等功效。瀉下逐水之功,可瀉水沈、利二便、消腫散結,治水腫、臌脹、胸脅停飲等症。瀉下之功,主治便祕積聚、水腫脹滿。利水消腫之功,可通利二便、消腫止痛,治水腫、腹水、通身腫滿喘息、小便澀等症。通經絡之功,可活血化瘀、祛風通絡,可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等症。散結之功,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常被用於治療淋巴結結核、扁桃體炎、頸項腋間癰疽等症。
淡豆豉: 淡豆豉具有散風熱、降氣、除煩、清熱解毒和消食化積的功效。它可以治療感冒、風熱表症、喉嚨腫痛、瘡瘍腫毒、水腫、腳氣等疾病,也可以治療胸悶、腹脹、逆氣、喘吸、便祕等消化不良問題。淡豆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易於消化吸收,增強免疫力,緩解各種症狀。
乾薑: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甘遂: 甘遂性寒烈,是峻下逐水之藥,可攻逐水停,通利二便。甘遂瀉下之力甚猛烈,常被用於治療便祕、腹部脹滿、胸悶等症狀。但由於甘遂有毒,應慎用,不可久服,以免傷正氣。此外,孕婦、哺乳婦女及兒童應避免服用甘遂。在服用甘遂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若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西洋參: 西洋參具有傳統的滋補功效,包括生津止渴、補氣、滋陰和安神。其中,西洋參最著名的功效是補氣,這也是它藥用價值的精髓所在,在中醫臨牀中應用廣泛。此外,西洋參還能滋陰清熱、生津止渴,適用於肺虛咳嗽、咽乾口渴、虛熱煩倦等諸症。此外,西洋參清心安神、治虛煩失眠、精神不安,對於心智受損的神經衰弱、健忘、癡呆、昏迷等病症,都有一定的療效。
延胡索: 延胡索性辛、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之功效。延胡索可以活血行氣、鎮痛、麻醉,治療各種疼痛。亦可疏肝理氣,用於婦女痛經、產後瘀滯腹痛。其破血消癥的功效可改善經血不調、痛經等症狀。此外,延胡索活絡止痛之效,可治療各種疼痛證候。
芫花: 芫花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驅蟲殺蟲、清熱利尿、止咳化痰等功效。對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痛經,月經不調,乳腺增生等症狀有治療作用。
葶藶子: 葶藶子的傳統功效包括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等。其主要用於治療咳嗽痰多、氣喘胸悶、水腫、尿少、咽喉腫痛等症狀。葶藶子性寒,味辛、苦,入肺、腎經,具有瀉肺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等功效。
巴豆: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總結: 《消脹化臌丸》方劑組成中,每味中藥都有其獨特的功效,搭配使用可以起到協同作用,有效治療腹脹腹滿、四肢浮腫、小便不利的症狀。其中,西洋參具有補氣、滋陰、安神的作用,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的作用,甘遂具有瀉下、逐水的作用,淡豆豉具有散風熱、降氣、除煩的作用,延胡索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的作用,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的作用,豬牙皁具有利水消腫、通淋的作用,大戟具有瀉下逐水、瀉下、利水消腫的作用,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的作用,芫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的作用,葶藶子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的作用,乾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西洋參2兩,巴豆霜1兩5錢,甘遂(炙)3兩,豆豉3兩,玄胡(炙)4兩,大黃5兩,牙皂8兩,大戟(炙)8兩,杏仁(炒)3兩,芫花(炙)6兩,葶藶子4兩,乾薑4兩,抽葫蘆8兩。
扶脾和中,利水消脹。
上為細末,用冷開水泛為小丸,每十六兩用滑石細粉四兩為衣。
每服5分。
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消脹化臌丸,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西洋參2兩,巴豆霜1兩5錢,甘遂(炙)3兩,豆豉3兩,玄胡(炙)4兩,大黃5兩,牙皂8兩,大戟(炙)8兩,杏仁(炒)3兩,芫花(炙)6兩,葶藶子4兩,乾薑4兩,抽葫蘆8兩。 主治:扶脾和中,利水消脹。主治:氣臌、水臌,中滿腹脹,四肢浮腫,水道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