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蘇丸

ZAI S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腎經 13%
肝經 13%
肺經 10%
大腸經 10%
心經 8%
胃經 7%
小腸經 5%
膀胱經 5%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腎經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心經
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再蘇丸」的主治功效為水濕,其組成成分包括大戟、甘遂、巴豆、乾薑、肉桂、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大戟味苦辛,性溫熱,有小毒,歸肝、胃經。具有瀉下逐水、瀉下、利水消腫、通經絡及散結等傳統代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甘遂性寒烈,是峻下逐水之藥,可攻逐水停,通利二便。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再蘇丸」,主要成分是大戟、甘遂、巴豆、乾薑、肉桂、大黃,主治功效為水濕。其組成成分具有瀉下逐水、瀉下、利水消腫、通經絡及散結等功效,可治療水腫、臌脹、胸脅停飲等症。

傳統服藥法


大戟(炒)半兩,甘遂(炒)半兩,春大麥面(炒)半兩,巴豆(去心膜,麩炒出油盡)半兩,乾薑(炒)半兩,桂(去粗皮)半兩,大黃(銼,炒)半兩。
大通三焦。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10丸,空心茶送下。以利為度。

方劑組成解釋


大戟、甘遂、巴豆有瀉下通利之功,可用於水氣內停,水腫脹滿;乾薑、肉桂溫中散寒,可助大戟、甘遂、巴豆通利大腸,消除水氣;大黃瀉下通利,可增強大戟、甘遂、巴豆的瀉下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大戟、甘遂、巴豆有毒,用量不可過大,以免引起中毒。

相關疾病


腎絲球腎炎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再蘇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九。 組成:大戟(炒)半兩,甘遂(炒)半兩,春大麥面(炒)半兩,巴豆(去心膜,麸炒出油盡)半兩,乾薑(炒)半兩,桂(去粗皮)半兩,大黃(銼,炒)半兩。 主治:大通三焦。主治:水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