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萬億丸

朱砂萬億丸

ZHU SHA WAN Y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2.0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5%
胃經 15%
脾經 15%
大腸經 10%
心經 10%
肺經 10%
腎經 10%
心包經 5%
小腸經 5%
三焦經 5%
肝經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硃砂萬億丸方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1.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方中硃砂有安神定驚的作用,但其性偏溫燥,容易導致熱盛便祕,加入大黃可起到瀉熱通便,防止藥性偏燥的作用。
  2. 引藥下行: 大黃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以將硃砂等藥物引導至下焦,更好地發揮其清熱解毒、安神定驚的功效,使藥物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

總之,大黃在硃砂萬億丸中起到瀉熱通便、引藥下行的作用,平衡方藥的寒熱燥濕,更好地發揮藥效。

硃砂萬億丸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硃砂萬億丸主治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而心神不寧往往與脾胃虛寒、氣血不足有關,乾薑溫中散寒,可改善脾胃功能,有助於補益心神。
  2. 佐助藥力: 乾薑能助藥力,使硃砂等藥物更好地發揮效用。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的作用,但長期服用易傷陽氣,而乾薑溫中散寒,可起到協調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度損傷陽氣的作用。

「硃砂萬億丸」方劑中包含巴豆,主要原因如下:

  1. 攻毒瀉下: 巴豆性峻猛,具有強力瀉下作用,可迅速排出體內毒素,對於一些毒邪入侵、積滯於腸胃的病症,可以起到快速驅除毒邪的效果。
  2. 通竅開閉: 巴豆性味辛熱,入脾、胃、大腸經,可通暢腸道,並能溫通經絡,對於一些因寒邪阻滯、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的病症,可以起到開通經絡、恢復氣血運行的作用。

然而,巴豆性峻猛,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劑量過大或長期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反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朱砂萬億丸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朱砂萬億丸傳統主治「飲食停滯,腹脹痛滿,大便燥結,食滯胃腸」。此為典型攻下導滯之方,針對飲食積聚、腸胃壅塞之實證而設。

主治具體表現:

  • 食積停滯:由暴飲暴食或脾胃運化無力所致
  • 腹脹痛滿:氣機不暢、腑氣不通之象
  • 大便燥結:熱結或氣滯導致腸道津液不足
  • 食滯胃腸:明確病位在中焦腸胃系統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物組成分析

1. 野大黃(2兩)

  • 主要作用:瀉下攻積,蕩滌胃腸
  • 治療原理:通導大便,清除積滯,兼能瀉熱
  • 配伍意義:大黃為君藥,負責主要攻下功能

2. 巴豆霜(1兩)

  • 主要作用:峻下寒積,攻逐痰飲
  • 治療原理:溫通峻瀉,針對寒積或頑固停滯
  • 配伍意義:增強大黃攻下力度,尤其對頑固積滯

3. 乾薑(2兩)

  • 主要作用:溫中散寒
  • 治療原理:制約大黃、巴豆寒涼之性,防止過瀉傷陽
  • 配伍意義:寒溫並用,保護脾胃陽氣

4. 寒食面(2兩)

  • 主要作用:緩和藥性,保護胃氣
  • 治療原理:麵粉能護胃,減緩峻瀉藥對胃腸刺激
  • 配伍意義:作為賦形劑兼緩和劑

組方整體邏輯

  1. 攻下為主:大黃配巴豆霜形成強力瀉下組合,針對「腑以通為用」原則,通過瀉下消除積滯。

  2. 寒熱互制:大黃性寒,巴豆性熱,乾薑性溫,形成寒熱並用之勢,適應各種積滯證型。

  3. 保護胃氣:寒食面及乾薑一方面緩和峻瀉之性,一方面固護中焦。

  4. 劑型考量:製成小丸劑,既能保證藥效,又可控制每次用量,避免過瀉。

治療原理推演

本方遵循「通因通用」法則:

  • 食積→腑氣不通→腹脹便秘:通過瀉下通腑解決根本問題
  • 邪有出路:積滯從大便排出後,腹脹痛滿自然緩解
  • 調和寒熱:寒熱藥物配伍避免單純寒下或溫下之偏性

特殊用法針對證候:

  • 中惡口噤用黃酒送服:借助酒性溫通走竄,增強開閉醒神之效

此方體現了攻邪為主、兼顧正氣的治療思路,適用於實證為主的食積停滯證候。

傳統服藥法


野大黃2兩,乾薑2兩,寒食面2兩,巴豆霜1兩。
通調脾胃,消堅化滯。
上為極細末,面糊為小丸,每丸1分5釐重。
每服3丸,開水送下;若中惡口噤者,則用黃酒送下。
禁生冷油膩,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為攻下峻烈之劑,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年老體弱者慎用。
  • 本方服用後,可出現腹瀉、腹痛、便血等副作用。如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同名稱方劑


朱砂萬億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組成:野大黃2兩,乾薑2兩,寒食面2兩,巴豆霜1兩。 主治:通調脾胃,消堅化滯。主治:飲食停滯,腹脹痛滿,大便燥結,食滯胃腸。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