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湯

WU XI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腎經 17%
肺經 15%
胃經 14%
肝經 10%
心經 5%
膀胱經 4%
膽經 4%
三焦經 2%
大腸經 0%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五香湯:溫裡溫中,散寒止痛的中藥方劑

五香湯是一種中藥方劑,由丁香、沉香、益智仁、茴香、陳皮、乾薑、羌活、香附、木香、附子等藥物組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附骨癰。

五香湯方劑組成介紹:

  1. **丁香:**性溫、味辛,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2. **沉香:**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3. **益智仁:**性溫、味甘,具有補陽、補氣、溫裡溫中、調經和補腎的功效。

  4.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

  5.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6.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7.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8.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9.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10.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五香湯主治功效:

  1. 附骨癰:一種皮膚和肌肉的感染,通常出現在背部或肩膀,並會沿著骨頭擴散。

  2. 從肩至於:從肩膀開始。

  3. 色不變:皮膚顏色沒有變化。

  4. 皮膚涼:皮膚摸起來涼涼的。

  5. 六脈沉細而微:脈搏細弱,難以觸摸。

  6. 潰後膿清而稀:膿液清澈稀薄。

  7. 呃逆自痢:打嗝和腹瀉。

  8. 臍腹冷痛:肚臍和腹部疼痛,摸起來冰涼。

  9. 腹滿食減:肚子脹滿,食慾不振。

  10. 時發昏憒:時常感到頭暈目眩,神志不清。

五香湯治療方法:

根據這些症狀,醫師會使用「托裡溫中法」來治療,以達到以下效果:

  1. 托裏溫中法:這是一種中醫治療方法,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並溫暖身體。

  2. 諸症悉退者:所有的症狀都消失了。

  3. 宜用本方:適合使用這個方子。

傳統服藥法


"沈香1兩,楓香1兩,藿香1兩,雞舌香1兩,木香1兩,射乾2兩,川升麻2兩,鱉甲2兩(生用),藍實2合,川大黃2兩(生用),犀角屑1兩,貝齒10枚,烏梅14枚。

方劑組成解釋


五香湯由丁香、沉香、益智仁、茴香、陳皮、乾薑、羌活、香附、木香、附子等中藥組成。其中,丁香、沉香、益智仁、茴香、陳皮、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化膿消腫的功效;羌活、香附、木香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功效;附子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本方合用,共奏溫中散寒、化膿消腫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五香湯是一首溫熱性中藥方劑,孕婦、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下腹脹氣肩中部肩痛痤瘡肺結核大便秘結原發性高血壓癤和癰麻疹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淋巴肉瘤及組織肉瘤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靜脈炎及血栓性靜脈炎腎絲球腎炎血尿咽喉痛肋間神經疼痛胃腸脹氣

相同名稱方劑


五香湯, 出處:《聖惠》卷六十四。 組成:沉香1兩,楓香1兩,藿香1兩,雞舌香1兩,木香1兩,射乾2兩,川升麻2兩,鱉甲2兩(生用),藍實2合,川大黃2兩(生用),犀角屑1兩,貝齒10枚,烏梅14枚。。 主治:疔瘡腫毒。

五香湯, 出處:《傷寒總病論》卷四。 組成:麝香半分,木香1分,丁香1分,沉香1分,乳香1分,芍藥半兩,枳實半兩,射乾半兩,連翹半兩,黃芩半兩,麻黃半兩,升麻半兩,甘草半兩,大黃1兩。 主治:痘瘡毒氣不出,煩悶,熱毒氣攻,腰或腹脅痛不可忍,大便不通。

五香湯, 出處:《全生指迷方》卷四。 組成:木香2兩,丁香2兩,沉香2兩,乳香2兩,麝香2兩,升麻2兩,獨活2兩,連翹2兩,桑寄生2兩,木通2兩,大黃1兩。 主治:婦人惡露頓絕或漸少,腰重痛,下注兩股,刺痛如錐刀刺,此留血於經絡,不即通之,痛處必作癰腫。

五香湯, 出處:《普濟方》卷二七三。 組成:沉香2兩,藿香2兩,雞舌香2兩,青木香2兩,熏陸香2兩,射乾3兩,升麻4兩,鱉甲2具(炙去黑皮),藍實5合,大黃2兩,犀角2兩,鹿齒6枚(炙),烏梅14枚(一方有楓香,無熏陸香)功效:破毒氣。 主治:破毒氣。主治:疔腫。

五香湯,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組成:丁香1兩,沉香1兩,益智1兩,茴香1兩,陳皮1兩,乾薑3錢,羌活3錢,香附4錢,木香1錢5分,炙草3錢,附子1錢。 主治:附骨癰,從肩至於,色不變,皮膚涼,六脈沉細而微,潰後膿清而稀,呃逆自痢,臍腹冷痛,腹滿食減,時發昏憒,經用托裏溫中法,諸症悉退者宜用本方。

五香湯, 出處:《千金》卷二十二。 組成:青木香1兩,藿香1兩,沉香1兩,丁香1兩,熏陸香1兩。 主治:升降諸氣,宣利三焦,疏導壅滯,發散邪熱。主治:熱毒腫痛,癰疽疔瘡,惡脈病,尿血。熱毒氣,卒腫痛結作核,或似癰癤而非,使人頭痛、寒熱、氣急者,數日不除。惡瘡疔腫。惡脈病。尿血。土慄。由行崎嶇之路,勞傷筋骨血脈而成,生在足跟旁,形如棗慄,亮而色黃,腫若琉璃,又名琉璃疽。黃鰍癰。由肝脾兩經濕熱或積怒致癰,發於足小肚上半,3-4寸許大,紅腫堅硬如石,痛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