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竹茹湯

HUANG LIAN ZHU R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春》卷三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肺經 20%
胃經 16%
心經 15%
肝經 8%
腎經 5%
膽經 3%
三焦經 1%
大腸經 1%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膽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黃連竹茹湯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和胃止嘔。

主治

胃熱,煩渴嘔吐

黃連、梔子、竹茹清熱解毒,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健脾和胃,白芍、麥門冬養陰生津,甘草調和諸藥。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黃連竹茹湯,治胃熱煩渴嘔吐。方用黃連、梔子、竹茹、人參、白朮、茯苓、陳皮、白芍、麥門冬、甘草。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杯,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中藥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黃連、梔子、竹茹
  • 健脾和胃:人參、白朮、茯苓、陳皮
  • 養陰生津:白芍、麥門冬
  • 調和諸藥:甘草

傳統服藥法


黃連1錢,竹茹1錢,麥門冬1錢(去心),山梔1錢,陳皮1錢,半夏1錢,砂仁5分,沈香5分,木香5分,茴香5分,蘇子8分,甘草2分。
上銼1劑。
加薑1片,烏梅1個,水煎,磨沈香、木香調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黃連、梔子、竹茹清熱解毒為主,配以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健脾和胃,白芍、麥門冬養陰生津,甘草調和諸藥。適用於胃熱煩渴嘔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暴食症口乾口渴多痰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黃連竹茹湯, 出處:《回春》卷三。 組成:黃連1錢,竹茹1錢,麥門冬1錢(去心),山梔1錢,陳皮1錢,半夏1錢,砂仁5分,沉香5分,木香5分,茴香5分,蘇子8分,甘草2分。 主治:胃中痰火發呃。

黃連竹茹湯, 出處:《回春》卷三。 組成:黃連1錢(薑汁炒),山梔1錢(炒黑),竹茹1錢,人參5分,白朮(去蘆)、茯苓(去皮)、陳皮、白芍(炒)、麥門冬(去心),甘草3分,炒米1撮。 主治:胃熱,煩渴嘔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和肝補脾湯

相似度 73%

人參復脈散

相似度 73%

參胡三白湯

相似度 72%

茯苓補心湯

相似度 72%

益君湯

相似度 72%

參朮實脾湯

相似度 70%

連香飲

相似度 70%

歸芍異功湯

相似度 70%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