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賊魚骨丸

WU ZEI YU G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2.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腎經 17%
心經 15%
脾經 11%
肺經 8%
膽經 6%
大腸經 6%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胃經 4%
肝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烏賊魚骨丸方劑中包含白芷,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歸肺、胃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消腫之功效。烏賊魚骨丸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白芷可有效祛除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2. 通竅止痛: 白芷還具有通竅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而引起的鼻塞、頭疼等症狀。烏賊魚骨丸中常配合其他通竅藥物,共同發揮通竅止痛的作用,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烏賊魚骨丸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滋養筋骨: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有助於修復受損的筋骨組織,減輕疼痛,促進骨骼癒合。
  2. 調和藥性,增強藥效: 烏賊魚骨丸中其他藥材多偏寒涼,而當歸性溫,加入當歸能中和寒涼之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寒涼之性損傷脾胃,並能更好地協調其他藥材的作用,增強藥效。

烏賊魚骨丸中加入龍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固腎止遺:龍骨性味甘鹹平,入腎經,有固腎澀精之效。烏賊魚骨丸多用於治療腎虛遺精、滑精、小便頻數等症,龍骨的加入有助於固腎止遺,改善腎虛所致的相關症狀。
  2. 收斂止瀉:龍骨亦具收斂止瀉作用,可用於治療脾虛泄瀉、久瀉不止等症。烏賊魚骨丸中加入龍骨,可輔助止瀉,減輕患者腹瀉等症狀,提升療效。

烏賊魚骨丸中包含牡蠣,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牡蠣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其能平肝潛陽、軟堅散結,並具有鎮心安神之效。烏賊骨本身也具有平肝潛陽、鎮驚安神之效,與牡蠣相輔相成,加強其鎮心安神之效力。
  2. 牡蠣富含鈣質,可補充骨骼所需。烏賊骨本身也富含鈣質,搭配牡蠣使用,能更有效地補充骨骼所需營養,有助於強健骨骼,緩解骨質疏鬆等問題。

烏賊魚骨丸方劑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腎益精,滋陰養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烏賊魚骨丸常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等症狀,熟地黃可以起到補腎填精,改善這些症狀的作用。
  2. 與其他藥材相配伍: 烏賊魚骨丸中含有其他補腎益精的藥材,如牡蠣、龜板等,熟地黃與這些藥材相配伍,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增強補腎益精的效果。

烏賊魚骨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補腎強骨、安神益智。其組成中包含山茱萸,山茱萸是著名的中藥材,具有補腎益精、固澀止瀉的功效。首先,烏賊魚骨丸的核心功能是強化腎功能,而山茱萸正是補腎的主要藥材之一,其成分能幫助增強腎的運作,促進精華的產生。

其次,山茱萸具有收斂作用,可有效對抗因腎虛而導致的多種症狀,如虛汗、泄瀉等。此外,山茱萸還富含多種營養成分,能與其他成分協同作用,達到增強免疫及抗氧化的效果。綜合來看,山茱萸在烏賊魚骨丸中的加入,能夠更全面地提升方劑的療效,增強其對腎虛及骨骼問題的調理能力,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烏賊魚骨丸中加入柴胡,主要考慮其疏肝解鬱,和胃止痛之效。

烏賊魚骨丸主要針對肝鬱氣滯、胃脘疼痛等症狀。柴胡性味苦寒,入肝膽經,能疏解肝氣鬱結,調暢氣機,緩解肝氣犯胃導致的胃脘疼痛、腹脹等症狀。此外,柴胡還能和胃止痛,協同其他藥物,共同改善胃部不適。

因此,在烏賊魚骨丸中加入柴胡,可以有效改善肝胃不和、氣機不暢等病症,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烏賊魚骨丸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升陽散寒: 升麻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升散陽氣、祛風散寒的作用。烏賊魚骨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而升麻有助於驅散寒邪,溫通經絡,緩解疼痛。
  2. 消腫止痛: 升麻還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烏賊魚骨丸中加入升麻,可以輔助其他藥材,減輕炎症反應,加速腫痛消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烏賊魚骨丸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其補氣固本之效。

烏賊魚骨丸多用於治療骨質疏鬆、腰膝酸軟等症,而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生津養血之功效。

黃耆能補益脾氣,促進骨骼生長所需的營養吸收,並能提升機體免疫力,有助於骨骼的修復與再生。同時,黃耆還能改善氣血循環,緩解腰膝酸軟等症狀,與烏賊魚骨丸的功效相輔相成。

烏賊魚骨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疼痛,舒筋活絡:白芍具有鎮痛、解痙的作用,可以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引起的肢體疼痛,同時亦可舒筋活絡,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麻木、僵硬等症狀。
  2. 養血柔肝,滋陰潤燥:白芍性質偏寒,具有養血柔肝,滋陰潤燥的功效。烏賊魚骨丸主治風寒濕痺,常伴隨氣血瘀滯,白芍的加入可以補益氣血,緩解疼痛,並起到滋陰潤燥,改善患處血液循環的作用。

烏賊魚骨丸中加入川芎,主要是為了其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

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脾經。其藥性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對於因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具有顯著的緩解作用。烏賊魚骨丸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而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因此被列入方劑之中。

烏賊魚骨丸中的杜仲是一種常用的中藥,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其主要成分為杜仲樹的樹皮,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杜仲苷和黃酮類化合物,這些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骨骼密度,對於改善肝腎功能有著明顯的療效。

烏賊魚骨丸的主要組成是烏賊魚骨,這種成分富含鈣質,對於補充骨骼所需的營養有很好的作用。然而,單獨使用魚骨可能無法充分發揮其效用,搭配杜仲能形成相輔相成的效果。杜仲增強了對骨骼的補益作用,有助於預防和緩解因肝腎不足而引起的腰膝痠痛、筋骨無力等症狀。此外,杜仲還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改善身體的整體健康。因此,杜仲的添加能有效提升烏賊魚骨丸的整體療效,增強對於患者的治療效果。

烏賊魚骨丸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固腎澀精:烏賊魚骨本身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而五味子則以其收斂固澀之性著稱,二者相輔相成,有助於固腎澀精,治療腎虛所致的遺精、滑精等症狀。
  2. 益氣生津:五味子味酸甘,入肺、腎經,具有益氣生津、斂肺止咳的功效,可與烏賊魚骨的滋陰作用相配合,改善腎虛導致的氣陰兩虛、津液虧損等症狀。

因此,五味子的加入,不僅加強了烏賊魚骨丸的固腎作用,更增強了其補氣生津的功效,使藥效更為全面。

主治功效


烏賊魚骨丸主治功效分析

烏賊魚骨丸,又名䕡茹丸,是一個古老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婦女血枯、血崩、月經不調等症狀。

藥物組成與功效

  • 烏賊魚骨(海螵蛸):收斂止血,制酸止痛,收濕斂瘡。
  • 䕡茹(茜草):涼血止血,活血祛瘀。
  • 白芷:散風解表、止痛消炎。
  • 當歸:活血調經、補血養顏。
  • 龍骨:鎮靜安神、滋陰降火。
  • 牡蠣:固精壯陽、益氣填髓。
  • 熟地黃:滋腎強身、潤燥生津。
  • 山茱萸:溫肝健脾、收斂固脬。
  • 柴胡:疏肝理氣、和胃止嘔。
  • 升麻:發汗透疹、利咽開音。
  • 黃耆:補虛扶正、增強免疫力。
  • 白芍:平抑肝火、緩急止痛。

古文記載的主治病症

  • 血枯經閉:症見胸脅支滿,妨礙飲食,聞腥臊臭氣,先唾血或清口水,或前後泄血,頭暈目眩,月經逐漸減少甚至閉經。
  • 血崩:指女性非經期陰道大量出血,或淋漓不盡。
  • 月經不調:包括月經週期、經量、經色、經質異常。
  • 赤白痢:指痢疾中帶有紅白粘液。
  • 大便下血:指大便中帶血或排出如豆汁樣血液。

治療原理分析

從古文記載及藥物組成來看,烏賊魚骨丸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止血:烏賊魚骨(海螵蛸)和䕡茹(茜草)是方中的主藥,二者均有良好的止血作用。烏賊魚骨收斂止血,䕡茹涼血止血、活血祛瘀,二藥合用,既能止血,又能防止瘀血內停,標本兼顧。
  2. 補益氣血:方中用了當歸、熟地黃、黃耆等補益氣血的藥物,可以補充因失血而造成的氣血虧虛,改善面色無華、食少力倦等症狀。
  3. 調和肝脾:中醫認為,肝藏血,脾統血,肝脾功能失調是導致婦女血證的重要原因。方中柴胡疏肝理氣,白芍平抑肝火,山茱萸溫肝健脾,有助於調和肝脾,恢復其藏血、統血的功能。
  4. 兼顧其他症狀:方中還配伍了白芷、龍骨、牡蠣、升麻等藥物,分別具有止痛、安神、固澀、升提等作用,可以兼顧治療伴隨的其他症狀,如疼痛、心神不寧、陰脫等。

綜合分析

烏賊魚骨丸是一個以止血為主,兼顧補益、調和、固澀的方劑。它通過多種藥物的配伍,針對血枯、血崩、月經不調等症狀的病機,發揮綜合治療作用。古文記載中也提到了該方劑在治療血枯經閉、血崩等方面的應用,並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例如《証治準繩‧女科》、《校註婦人良方》中記載了用烏賊魚骨丸治療久患血崩、肢體消瘦、飲食腥臊的病例,通過與八珍湯合用,最終使患者月經恢復正常,身體康復。

總之,烏賊魚骨丸是一個具有較好止血、補益作用的方劑,可以應用於治療婦女血枯、血崩、月經不調等疾病。但具體應用還需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辨證論治,合理用藥。

傳統服藥法


烏賊魚骨3兩(微炙,細研),樗根皮2兩(炙黃),亂發灰1兩,雀兒糞1兩(炒黑),代赭2兩,龍骨2兩,白石脂2兩。
上為末,用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陰道脫垂患者在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房事,以免加重病情。

相關疾病


膀胱炎肺結核胰臟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胃腸出血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月經期間過長腹中感到寒冷大便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烏賊魚骨丸, 出處:《聖惠》卷七十二。 組成:烏賊魚骨1兩,川芎3分,熟乾地黃1兩半,茜根1兩,當歸1兩(銼,微炒),白芍藥3分,阿膠2兩(搗碎,炒令黃燥)。 主治:婦人大便下血,或似小豆汁。

烏賊魚骨丸, 出處:《聖惠》卷五十九。 組成:烏賊魚骨3兩(微炙,細研),樗根皮2兩(炙黃),亂發灰1兩,雀兒糞1兩(炒黑),代赭2兩,龍骨2兩,白石脂2兩。 主治:久痢赤白,日夜無數,腹痛不可忍。

烏賊魚骨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一。 組成:烏賊魚骨(去甲)1兩,羚羊角(屑)1兩,龜甲(醋炙)1兩,茯神(去木)1兩,卷柏(微炙)1兩,鹿角膠(炙燥)1兩,訶黎勒皮(煨)1兩,地榆(炙,銼)1兩,當歸(切,焙)1兩,熟乾地黃(焙)1兩。 主治:婦人氣血失度,經侯不止,面無顔色,食少力倦。

烏賊魚骨丸,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五。 組成:白芷3錢,當歸5錢,龍骨3錢,牡蠣3錢,熟地1兩,萸肉5錢,柴胡1錢,升麻1錢,黃耆3錢,白芍5錢,川芎5錢,杜仲5錢,五味子3錢。 主治:産後陰脫,陰乾挺出,或舉重,或房勞,或登高上樓皆能發作,仍舊挺出,清水續續,不時而下,小便淋瀝,夏月則焮腫作爛。

烏賊魚骨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一。 組成:烏賊魚骨(去甲,炙焦)1兩半,鹿茸(酥炙,去毛)1兩半,訶黎勒皮1兩半,當歸(切,焙)1兩半,白芍藥1兩半,山茱萸1兩半,黃耆(銼)1兩半,酸棗仁(微炒)1兩半,地榆1兩半,川芎1兩半,覆盆子(去梗)1兩半,玄參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熟乾地黃(焙)1兩半,蓽澄茄(微炒)1兩。 主治:婦人月水不斷,臍腹冷痛,腰腿痠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