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無名丸

TAI YI WU MI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肝經 17%
胃經 16%
大腸經 12%
肺經 10%
心經 5%
小腸經 5%
腎經 5%
三焦經 3%
膀胱經 1%
心包經 1%
膽經 1%
脾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心經
小腸經
腎經
三焦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太乙無名丸中加入三稜,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破瘀散結: 三稜性溫,味苦辛,入肝、脾經,具有破血行氣、消癥散結之效。用於治療血瘀所致的癥瘕積聚、經閉腹痛等症。太乙無名丸主要針對氣滯血瘀所致的病症,三稜可以有效地破除瘀血,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
  • 消食導滯: 三稜還能消食導滯,用於治療食積胃脘脹滿、腹痛便祕等症。太乙無名丸中可能還含有其他消食導滯的藥材,三稜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更好地達到消食化積的目的。

綜上所述,三稜在太乙無名丸中起到破瘀散結、消食導滯的作用,與方劑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太乙無名丸中包含莪朮,主要源於其 消積化滯、行氣止痛 的功效。

莪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 行氣散結、消積止痛 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因氣滯血瘀、痰濕阻滯所致的腹痛、腹脹、食積等症狀。

此外,莪朮還具有 活血化瘀 的功效,可幫助改善因血瘀所致的疼痛,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太乙無名丸中包含當歸尾,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補血活血,溫通經絡: 當歸尾性溫,入肝經,具有補血活血、溫通經絡的功效。方中以當歸尾入藥,旨在溫煦血脈,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病症。
  2. 引藥下行,調和氣血: 當歸尾入藥,可引導其他藥物下行,使其藥力直達病竈。同時,當歸尾的溫陽作用,可與方中其他寒涼藥物相配,達到溫而不燥,寒而不凝的功效,使氣血調和,促進病症康復。

太乙無名丸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功效。其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並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因熱毒瘀阻所致的症狀,如發熱、口渴、紅腫、疼痛等,有顯著療效。
  2. 緩解肝鬱氣滯: 赤芍入肝經,可疏肝解鬱,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煩躁不安等症狀。對於肝氣鬱滯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赤芍也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促進氣血運行通暢。

太乙無名丸中包含延胡索,主要是因為延胡索具有以下兩點功效,與方劑主治相符:

  1. 活血止痛: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心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胸痛、腹痛、脅痛、跌打損傷等症狀,延胡索能有效緩解疼痛。
  2. 疏肝解鬱:延胡索還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能調節肝氣,舒緩肝鬱氣滯,對於因肝鬱氣滯引起的胸悶、脅脹、心煩、失眠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太乙無名丸主要用於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疼痛、心煩不寧、失眠等症狀,延胡索的活血止痛、疏肝解鬱功效恰好符合方劑的主治,因此被列入方劑組成。

太乙無名丸方劑中包含檳榔,主要原因有二:

  1. 消積導滯: 檳榔味辛、性溫,入胃、大腸經,具有消積導滯、行氣利水、殺蟲止癢之效。其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改善食積、腹脹、便祕等症狀,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者,可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
  2. 降逆止嘔: 檳榔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治療胃氣上逆、嘔吐呃逆等症狀。其能降胃氣、止嘔吐、消除胃部不適,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增強身體抵抗力。

因此,太乙無名丸方劑中加入檳榔,旨在消積導滯、降逆止嘔,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太乙無名丸中包含五靈脂,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五靈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太乙無名丸本身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因此加入五靈脂可增強其活血化瘀作用。
  2. 止痛消腫:五靈脂亦具有止痛消腫的效果,可減輕疼痛,消散腫脹,有助於傷患的恢復。太乙無名丸中加入五靈脂,可加強其止痛消腫的功效,更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痛苦。

太乙無名丸中加入乾漆,主要基於其祛風濕、止痛的功效。

乾漆為漆樹科植物漆樹的乾燥漆液,性溫,味辛,歸肝、腎經。其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對於寒濕凝滯導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乾漆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因此,在太乙無名丸中加入乾漆,能夠有效地治療風寒濕痺、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並促進疾病的康復。

太乙無名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原因有二:

  1. 行氣止痛: 木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方中以木香配伍其他藥物,能有效緩解胸脘脹滿、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
  2. 疏肝解鬱: 木香還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胸脅脹痛、情緒不暢等症狀。在太乙無名丸中,木香的加入有助於調節肝脾氣機,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太乙無名丸中加入乾薑,主要是為了其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化痰止咳、溫脾止瀉等作用。太乙無名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邪凝滯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畏寒等症狀。因此,加入乾薑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改善上述症狀。

此外,乾薑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冰冷,進一步增強療效。

太乙無名丸中含有神麴,主要原因在於其消食化積的功效。神麴為麥芽經發酵製成,具有健脾消食、和胃止嘔之效。方劑中加入神麴,旨在緩解食積不化、脘腹脹滿、噯氣嘔吐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健脾消食、和胃降逆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神麴的加入,不僅能有效解決食積問題,還能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使患者恢復健康。

太乙無名丸中包含萊菔子,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萊菔子具有消食積、化痰止咳的功效。方劑中加入萊菔子,可助於消解脾胃積滯,並化解痰液,緩解咳嗽,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其二,萊菔子性平味甘,不寒不燥,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配,能使藥力調和,避免燥熱或寒涼之弊,更利於患者服用。

太乙無名丸中包含芒硝,主要基於其瀉下通便的功效。

芒硝味苦鹹,性寒,入大腸經,能瀉熱通便,消腫止痛。方劑中加入芒硝,旨在清熱解毒,通利二便,適用於熱毒壅盛,腸胃濕熱,便祕腹痛等症。

芒硝的藥性較烈,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

太乙無名丸中包含吳茱萸,主要原因有二:

一、 溫中散寒: 吳茱萸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對於寒邪客胃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能起到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作用。

二、 降逆止嘔: 吳茱萸入肝脾經,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治療脾胃虛寒、寒邪犯胃所致的嘔吐、反胃等症狀。

因此,吳茱萸在太乙無名丸中,可起到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寒邪客胃所致的各種症狀。

太乙無名丸中包含牽牛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 瀉下逐水: 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肺、大腸經,具有瀉下逐水、消腫散結之功效。方劑中加入牽牛子,可藉其瀉下之力,排除體內積聚的濕熱毒邪,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目的。

二、 配伍增效: 牽牛子與方劑中其他藥材配伍,可相互增效,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例如,牽牛子與芒硝配伍,可加強瀉下逐水之力,更有效地消除水腫;與大黃配伍,可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毒素排出。

太乙無名丸中加入山楂,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山楂性酸甘,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化瘀滯之效。太乙無名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積不化等症,而山楂可助消化,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減少積食對脾胃的負擔。
  2. 活血化瘀:山楂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太乙無名丸中常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山楂可增強其活血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太乙無名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是利用其活血通絡、引血下行的特性。

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並能引導藥力向下,達到治療下焦虛寒、血瘀阻滯等症的效果。

太乙無名丸主要用於治療腰膝酸軟、足跟疼痛、小便不利等症,而川牛膝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這些症狀,提升藥效。

太乙無名丸中加入紅麴,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紅麴性溫,味甘辛,歸脾、肝經。其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能改善氣血循環,促進血液流通,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2. 降脂降壓,益氣養心: 紅麴富含洛伐他汀等活性物質,具有降脂降壓的功效。同時,紅麴能益氣養心,改善心血管功能,對於心脈瘀阻、血脂過高引起的胸悶、心悸等症狀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太乙無名丸中加入紅麴,旨在通過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和降脂降壓等作用,達到改善氣血循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太乙無名丸中含有枳實,主要原因有二:

一、 消積導滯: 枳實味苦性寒,具有破氣消積、行滯通便的功效。方中常與其他消食導滯藥物配合,如山楂、麥芽等,共同作用於脾胃,有助於化解積滯,改善消化不良,緩解腹脹、便祕等症狀。

二、 理氣降逆: 枳實亦有理氣降逆的作用,可緩解胸悶氣短、嘔吐反胃等症狀。對於因氣機阻滯導致的食積不化,枳實也能起到疏通氣機、促進消化吸收的功效。

總之,枳實在太乙無名丸中發揮消積導滯和理氣降逆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脾胃積滯、消化不良等病症的效果。

太乙無名丸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消積:枳殼味苦、性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寬中下氣的功效。方劑中若有積滯停滯於胃脘,或氣機阻滯不通,導致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枳殼便可發揮其理氣消積之效,使氣機暢通,胃腸功能恢復正常。
  2. 降逆止嘔:枳殼還能降逆止嘔,對於因胃氣上逆引起的嘔吐、噁心等症,也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因此,在太乙無名丸中加入枳殼,既能幫助消積化滯,又能降逆止嘔,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太乙無名丸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效。方劑中加入大黃,有助於清除腸道積熱,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祕,改善腹脹、腹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大黃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有助於消腫止痛,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不適。

太乙無名丸中包含大腹皮,其主要原因為:

  1. 利水消腫: 大腹皮性寒,入脾、胃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方中若有水濕停滯,或脾胃虛弱導致水腫等症,大腹皮可協助利水滲濕,消腫止痛。
  2. 行氣止痛: 大腹皮亦能行氣止痛,對於脘腹脹滿、疼痛等症,可起到緩解作用。太乙無名丸常用於治療水腫、腹脹等病症,大腹皮在此發揮了雙重功效,提升藥效。

主治功效


太乙無名丸

成份:

  1. 檳榔:破滯、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2. 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3.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4. 大腹皮: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
  5.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6. 莪朮: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消食化積。
  7.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8. 萊菔子:消食化積、止咳化痰、降氣。
  9.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10. 芒硝: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
  11. 牽牛子: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
  12. 山楂: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
  13. 五靈脂: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調經。
  14. 吳茱萸: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
  15. 延胡索: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
  16.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17.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18.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19. 紅麴:活血化瘀、消食化積。
  20. 三稜: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

主治功效:

胃腸裡積聚了食物殘渣,兩肋和腹部脹滿,停止進食飲水,大便不通。

總結:

太乙無名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胃腸積滯、腹脹、腹痛、便祕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三稜2兩,莪朮2兩,歸尾2兩,赤芍2兩,元胡2兩,檳榔2兩,五靈脂2兩,乾漆2兩,廣木香2兩,乾薑2兩,神曲4兩,萊菔子(炒)4兩,芒消4兩,吳萸1兩,黑醜(炒)半斤,山楂2兩,牛膝2兩,紅曲半斤,枳實3兩,枳殼(炒)3兩,紫硇砂5錢,大黃5斤(酒洗),大腹皮3兩(熬水)。
醋2斤,和水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5分至1錢。小兒酌減。
忌辛辣、油膩等物。孕婦及體虛胃弱者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大便秘結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太乙無名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 組成:三棱2兩,莪朮2兩,歸尾2兩,赤芍2兩,元胡2兩,檳榔2兩,五靈脂2兩,乾漆2兩,廣木香2兩,乾薑2兩,神曲4兩,萊菔子(炒)4兩,芒消4兩,吳萸1兩,黑醜(炒)半斤,山楂2兩,牛膝2兩,紅曲半斤,枳實3兩,枳殼(炒)3兩,紫硇砂5錢,大黃5斤(酒洗),大腹皮3兩(熬水)。 主治:胃腸積聚,脅腹脹滿,停食停水,大便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