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勝散

WAN SHE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宣明論》卷八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8%
肺經 18%
膀胱經 15%
肝經 15%
脾經 12%
大腸經 9%
胃經 6%
心經 3%
小腸經 3%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萬勝散,中藥方劑,由海藻、文蛤、芫花、甘遂、大戟、葶藶子、續隨子葉、巴戟天等多味藥材組成,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清熱利尿、軟堅、消痰、利水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溫病初期、熱邪犯肺、痰熱壅滯引起的煩渴、咳嗽痰多、失音、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咯痰不爽、水腫、小便不利、尿血、淋病、白濁、癭瘤、瘰癧、痰核等症狀。

大戟味苦辛,性溫熱,有小毒,歸肝、胃經。具有瀉下逐水、瀉下、利水消腫、通經絡及散結等傳統功效。瀉下逐水之功,可瀉水沈、利二便、消腫散結,治水腫、臌脹、胸脅停飲等症。瀉下之功,主治便祕積聚、水腫脹滿。利水消腫之功,可通利二便、消腫止痛,治水腫、腹水、通身腫滿喘息、小便澀等症。通經絡之功,可活血化瘀、祛風通絡,可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等症。散結之功,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常被用於治療淋巴結結核、扁桃體炎、頸項腋間癰疽等症。

甘遂性寒烈,是峻下逐水之藥,可攻逐水停,通利二便。甘遂瀉下之力甚猛烈,常被用於治療便祕、腹部脹滿、胸悶等症狀。但由於甘遂有毒,應慎用,不可久服,以免傷正氣。此外,孕婦、哺乳婦女及兒童應避免服用甘遂。在服用甘遂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若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海藻性寒涼、味鹹,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清熱利尿、軟堅、消痰、利水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溫病初期、熱邪犯肺、痰熱壅滯引起的煩渴、咳嗽痰多、失音、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咯痰不爽、水腫、小便不利、尿血、淋病、白濁、癭瘤、瘰癧、痰核等症狀。

芫花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驅蟲殺蟲、清熱利尿、止咳化痰等功效。對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痛經,月經不調,乳腺增生等症狀有治療作用。

葶藶子的傳統功效包括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等。其主要用於治療咳嗽痰多、氣喘胸悶、水腫、尿少、咽喉腫痛等症狀。葶藶子性寒,味辛、苦,入肺、腎經,具有瀉肺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等功效。

巴戟天,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腎虛陽痿、遺精早洩、腰膝酸軟、風寒濕痹、關節痠痛、痰多氣喘、胸悶氣短、降氣止痛等症狀。

萬勝散,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化痰、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清熱利尿、軟堅、消痰、利水等功效,為治療溫病初期、熱邪犯肺、痰熱壅滯引起的煩渴、咳嗽痰多、失音、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咯痰不爽、水腫、小便不利、尿血、淋病、白濁、癭瘤、瘰癧、痰核等症狀的常用方劑。

傳統服藥法


虎脛骨8錢(酒煮),海桐皮8錢,烏藥8錢,附子8錢,松節3兩(碎銼,以酒半盞煎赤色)。
上為粗末。
每服2錢,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海藻、文蛤、芫花、甘遂、大戟、葶藶子、續隨子葉、巴戟天等八味中藥組成。海藻、文蛤、芫花、甘遂、大戟均具有清熱利水、消腫散結的功效;葶藶子、續隨子葉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巴戟天具有補腎益精、強筋壯骨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水、消腫散結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因此孕婦、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腎絲球腎炎全身性水腫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萬勝散, 出處:《宣明論》卷八。 組成:海帶、海藻、海蛤、芫花(醋浸,炒)、甘遂、大戟、甜葶藶、樟柳根、續随子、巴戟(去心)各等分。 主治:十種水氣。

萬勝散, 出處:《永樂大曲》卷一三八七八引《大方》。 組成:虎脛骨8錢(酒煮),海桐皮8錢,烏藥8錢,附子8錢,松節3兩(碎銼,以酒半盞煎赤色)。 主治:一切風,四肢皮膚疼痛,或憂愁氣痹,肢體不遂,及榮衛不和,皮膚急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