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控涎丸

JIA WEI KONG XI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得效》卷五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脾經 15%
腎經 12%
膀胱經 12%
大腸經 12%
肝經 12%
胃經 9%
小腸經 3%
心經 3%
心包經 3%
肺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肝經
胃經
小腸經
心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控涎丸中加入大戟,主要基於其燥濕化痰、消腫散結的功效。大戟性味辛溫,入肺、腎經,能有效祛除痰涎,對於痰濕阻滯、涎液分泌過多的情況,具有顯著的治療作用。同時,大戟亦能促進水液代謝,降低體內濕氣,進而減輕痰液分泌,達到控涎的效果。然而,大戟毒性較強,應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情況謹慎使用。

加味控涎丸中加入芫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溼止涎:芫花性溫燥,入肺經,能燥溼止痰,對於痰涎壅盛、津液不固導致的口涎增多、流涎不止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祛風止痙:芫花亦具有祛風止痙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痰阻絡、肝風內動所致的口眼歪斜、肢體麻木、抽搐等症狀。

因此,加味控涎丸中加入芫花,旨在通過燥溼止涎、祛風止痙,達到控制口涎分泌、緩解相關症狀的目的。

「加味控涎丸」方劑中加入甘遂,主要基於其燥濕化痰、消腫散結的功效。甘遂性味苦寒,入肺、脾經,具有強力利水消腫之效。

臨牀上,涎液過多常與痰濕內阻、脾失健運有關。甘遂可通過燥濕化痰,清除痰濕,並利水消腫,以減少唾液分泌,達到控涎的效果。

此外,甘遂亦能散結消腫,對於一些因痰濕阻滯導致的咽喉腫痛、舌苔厚膩等症狀,亦有一定緩解作用。因此,在「加味控涎丸」方劑中加入甘遂,可有效改善涎液過多的症狀。

加味控涎丸中加入葶藶子,主要是因為其具有利水消腫、降氣止咳的功效。

葶藶子性寒,入肺、腎經,能宣肺利水,將體內過多的水分排出,從而減少唾液的分泌,達到控涎的效果。此外,葶藶子還能降氣止咳,對於因肺熱引起的咳嗽痰多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加味控涎丸中加入葶藶子,可以多方面地解決因痰液過多導致的口涎過多問題,提升療效。

加味控涎丸方中加入巴豆,看似矛盾,實則以毒攻毒,取其燥性以制涎。

巴豆性峻猛,能瀉下逐水,燥濕化痰,且有引藥入經之效。方中以巴豆配伍其他藥材,如半夏、天南星等,共奏燥濕化痰,止咳平喘之效。巴豆微量入藥,其毒性可通過其他藥材中和,以達治病之功。

此法看似冒險,實則精妙,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加味控涎丸中加入黑牽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止瀉,消痰止咳:黑牽牛味苦性寒,具有燥濕止瀉、消痰止咳的功效。對於因痰濕阻肺、脾虛濕盛導致的涎液分泌過多,以及伴隨咳嗽、胸悶等症狀,黑牽牛可有效化解痰濕,減少涎液分泌。
  2. 配伍增效:黑牽牛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藥效。例如,黑牽牛與半夏、陳皮等藥物配合,可加強止咳化痰的作用。而與白附子、天南星等藥物配合,可更有效地控制涎液分泌。

加味控涎丸中加入白芥子,主要是利用其辛溫散寒、開胃消食、化痰止咳的功效。

白芥子辛溫,能溫肺散寒,化痰止咳,對於因寒邪客肺、痰濕阻絡而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同時,白芥子亦能開胃消食,有助於促進消化功能,緩解食積不化所致的口涎過多。

因此,白芥子在加味控涎丸中,可以起到溫肺散寒、化痰止咳、開胃消食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口涎過多、咳嗽、痰多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加味控涎丸」

加味控涎丸是由大戟、芫花、甘遂、葶藶子、巴豆、黑牽牛、白芥子等七味中藥組成的複方中藥。具有瀉下逐水、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止咳化痰、清肺熱利咽等多種功效。適用於風熱上壅、中脘停留水飲、喘急、四肢浮腫、腳氣入腹、平常腹中痰熱、諸氣結聚等症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白芥子:性溫,味辛,具有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等功效。適用於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痺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陽虛體質、陽虛下陷、脾胃虛弱、寒濕痹痛、老年咳嗽、氣逆痰痞、風濕涎痰等症狀。

  • 大戟:味苦辛,性溫熱,有小毒,歸肝、胃經。具有瀉下逐水、瀉下、利水消腫、通經絡及散結等傳統代功效。瀉下逐水之功,可瀉水沈、利二便、消腫散結,治水腫、臌脹、胸脅停飲等症。瀉下之功,主治便祕積聚、水腫脹滿。利水消腫之功,可通利二便、消腫止痛,治水腫、腹水、通身腫滿喘息、小便澀等症。通經絡之功,可活血化瘀、祛風通絡,可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等症。散結之功,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常被用於治療淋巴結結核、扁桃體炎、頸項腋間癰疽等症。

  • 甘遂:性寒烈,是峻下逐水之藥,可攻逐水停,通利二便。甘遂瀉下之力甚猛烈,常被用於治療便祕、腹部脹滿、胸悶等症狀。但由於甘遂有毒,應慎用,不可久服,以免傷正氣。此外,孕婦、哺乳婦女及兒童應避免服用甘遂。在服用甘遂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若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 芫花: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驅蟲殺蟲、清熱利尿、止咳化痰等功效。對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痛經,月經不調,乳腺增生等症狀有治療作用。

  • 葶藶子:性寒,味辛、苦,入肺、腎經,具有瀉肺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等功效。主治咳嗽痰多、氣喘胸悶、水腫、尿少、咽喉腫痛等症狀。

  •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 黑牽牛:性微寒,味苦辛,入肝、大腸經,具有瀉下逐水、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功效。主治水腫脹滿、小便不利、大便不通、泄瀉痢疾、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總結

加味控涎丸是由七味中藥組成的複方中藥,具有瀉下逐水、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止咳化痰、清肺熱利咽等多種功效。適用於風熱上壅、中脘停留水飲、喘急、四肢浮腫、腳氣入腹、平常腹中痰熱、諸氣結聚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大戟1兩,芫花1兩,甘遂1兩,甜葶藶1兩,巴豆(去殼)1兩,黑牽牛3兩(炒,取頭末),白芥子(炒)2兩。
消浮退腫,下水。
上為末,米糊為丸,如粟米大。
每服3-7粒,茶清吞下;或溫水亦可。得利則效。
服後未可服甘草藥及熱水。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瀉下通便的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年老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氣喘腳氣病全身性水腫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控涎丸, 出處:《得效》卷五。 組成:大戟1兩,芫花1兩,甘遂1兩,甜葶藶1兩,巴豆(去殼)1兩,黑牽牛3兩(炒,取頭末),白芥子(炒)2兩。 主治:消浮退腫,下水。主治:風熱上壅,或中脘停留水飲,喘急,四肢浮腫,腳氣入腹,平常腹中痰熱,諸氣結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