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下湯

QING XIA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7%
肝經 17%
胃經 12%
肺經 11%
脾經 11%
腎經 6%
三焦經 5%
小腸經 4%
大腸經 4%
膽經 3%
心包經 2%
膀胱經 2%
心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清下湯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1.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清下湯旨在清熱瀉火、通腑排毒,大黃作為其主要藥物,可有效清除腸胃積熱,促進排便,達到清熱解毒、通便止瀉之效。
  2. 引導藥力下行: 清下湯方劑中,其他藥物如黃芩、梔子等亦具有清熱瀉火之效,大黃可引導這些藥物下行,使其藥力直達腸道,發揮更有效的清熱瀉火、通便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清下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牡丹皮性寒,味苦酸,入心、肝、脾經。其清熱涼血之效能,能有效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各種症狀,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便祕、小便赤澀等。同時,牡丹皮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血瘀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在清下湯中加入牡丹皮,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活血化瘀,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清下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和藥性: 清下湯屬於瀉下類方劑,藥性偏寒涼,容易傷及脾胃。當歸味甘性溫,能補血活血,兼具調和脾胃的作用,可緩解清下湯的寒涼之性,避免過度傷脾胃。
  2. 活血化瘀: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道功能,幫助清熱瀉下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清除腸道積滯,達到通便的效果。

清下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和藥性,保護脾胃:清下湯以瀉下為主,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具有斂陰、收澀、緩急止痛之效。加入白芍可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保護脾胃功能,避免過度瀉下損傷正氣。
  2. 調和氣血,緩解疼痛:清下湯多用於熱結便祕或濕熱下痢,白芍能養血柔肝,調和氣血,對於因熱毒蘊結導致的腹痛、血便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同時,白芍亦可緩解瀉下藥物對腸道的刺激,減少腹痛等不適。

清下湯中加入苦參,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苦參味苦性寒,入肺、胃、大腸經,能瀉火解毒,驅除濕熱。

一方面,苦參可清熱解毒,對於因濕熱蘊結於腸胃所致的腹痛、腹瀉、痢疾等症狀有緩解作用。另一方面,苦參亦可殺蟲止癢,對於因濕熱所致的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狀也有療效。因此,清下湯中加入苦參,可以更好地達到清熱利濕、解毒止癢的效果。

清下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梔子味苦寒,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其性寒涼,可清泄心火,尤其對於熱毒熾盛、心煩口渴、小便赤澀、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此外,梔子還能涼血解毒,對於熱毒入血、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等症狀也有輔助作用。

因此,清下湯中加入梔子,旨在增強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以更好地治療相關病症。

清下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 清下湯以瀉下為主,藥性偏寒涼。甘草味甘,性平,能緩和藥性,避免藥力過於峻猛,損傷脾胃。
  2. 解毒護胃: 部分清下湯方劑中,含有較為峻烈的藥材,例如大黃、芒硝等,容易刺激腸胃。甘草具有解毒、緩解胃腸刺激的作用,保護胃黏膜,避免藥物對胃腸造成損傷。

總而言之,甘草在清下湯方劑中起著調節藥性、保護胃腸的重要作用,使藥物更有效、更安全地發揮療效。

清下湯中加入細辛,主要原因有二:

  1. 助陽化氣,引藥下行: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清下湯以清熱瀉火為主,但脾胃虛寒者,寒邪阻滯,藥物不易下達腸胃,細辛可助陽化氣,引藥下行,使藥力直達病所,發揮更好的療效。
  2. 溫陽散寒,佐助瀉下: 清下湯主要針對濕熱內蘊導致的便祕,細辛溫陽散寒,可溫通腸胃,促進腸道蠕動,並配合其他瀉下藥,溫和地促進排便,減少寒邪對腸道的影響。

清下湯中加入通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通淋: 通草味甘淡,性微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之效。清下湯以瀉下為主,但亦兼顧利水通淋之功,通草可幫助排除體內濕熱,促進小便通暢,使瀉下效果更佳。
  2. 通絡散結: 通草亦具有通絡散結之效,有助於解除腸道阻塞,促進排泄。清下湯用於治療腸胃濕熱、便祕等症,通草可改善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幫助清熱瀉下。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清下湯 」

**組成:**大黃,牡丹皮,當歸,白芍,苦參,梔子,甘草,細辛,通草

主治功效:

  • 大小便血:尿液或糞便中帶血。
  • 血淋:尿路感染或尿道損傷,導致排尿疼痛和血尿。
  • 舌上出血:舌頭表面出血,可能是口腔潰瘍、外傷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芍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3.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4. 苦參

苦參味苦、性寒,歸肝、心、肺、腎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

5. 當歸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6. 牡丹皮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7. 細辛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8. 梔子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9. 通草

通草味甘、性寒,歸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肺潤燥的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清下湯 」具有清熱利尿、瀉火、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大小便血、血淋、舌上出血等症狀。方中各味藥物協同作用,可以有效地緩解症狀,改善患者的病情。

傳統服藥法


大黃(醋炒)3錢,牡丹皮3錢,歸身3錢,白芍1錢,苦參1錢,焦梔子3錢,生甘草8分,北細辛2分,通草1錢5分。
小便尿血,加琥珀1錢,滑石3錢;血淋症小腹滯痛,濕熱內蘊,加琥珀1錢,滑石、瞿麥各3錢,去細辛;舌上無故出血,加川連8分,炒蒲黃7分,烏賊骨1錢,去細辛;痰血交互,去苦參、細辛,
上加鮮荷葉1片,水煎服。如無鮮荷葉,以藕1斤煎湯代水。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清下湯性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胃腸出血腎盂腎炎尿道膿傷血尿小便疼痛舌上出血大便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清下湯, 出處:《醫方簡義》卷三。 組成:大黃(醋炒)3錢,牡丹皮3錢,歸身3錢,白芍1錢,苦參1錢,焦梔子3錢,生甘草8分,北細辛2分,通草1錢5分。 主治:大小便血,血淋,舌上出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