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曾青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曾青湯以清熱解毒為主,但其中一些藥物如曾青(即石青)性寒涼,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平,味甘,能緩解藥物的寒性,起到調和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
- 增強藥效:甘草味甘,能調和藥物,使藥效更顯著。此外,甘草還具有解毒、抗炎、緩解疼痛等作用,可以增強曾青湯的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之,甘草在曾青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調和藥性,保護脾胃,又能增強藥效,使藥效更顯著。
曾青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當歸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補血的功效,可改善因外感風寒引起的瘀血阻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病邪排出。
- 調和營衛:曾青湯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當歸可調和營衛,使營氣充沛,衛氣固密,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恢復。
此外,當歸與其他藥材如川芎、白芍等配合,能加強活血化瘀、養血調經的效果,使方劑功效更加顯著。
曾青湯方中使用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辛溫解表,宣肺通竅: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宣肺通竅之功效。在曾青湯中,細辛與其他藥物配合,可有效散寒解表,疏風解表,開通鼻竅,緩解因風寒侵襲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
- 溫經散寒,助藥力: 細辛性溫,能溫經散寒,有助於其他藥物發揮藥效。曾青湯中使用曾青(即青黛),性寒,細辛的溫性可中和曾青的寒性,使其藥力更加柔和,避免寒涼之氣損傷陽氣。
曾青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緩解肝陽上亢: 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解肝陽上亢的功效。曾青湯主治目赤腫痛,多因肝火上炎、熱毒上攻所致,白芍能滋陰降火,緩解肝陽上亢,輔助清熱解毒,達到治標治本的效果。
二、 調和藥性: 方中曾青性寒,石膏性寒,若僅用寒涼藥物,易損傷脾胃,白芍能緩解藥物的寒涼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損傷脾胃,更好地發揮藥效。
曾青湯方劑中包含獨活,主要原因如下:
- 疏風解表,祛風濕:獨活性溫,味辛,歸膀胱經,具有疏風解表、祛風濕的作用。曾青湯主治風寒濕痺,症見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獨活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發揮驅散風寒濕邪的作用。
- 引藥入絡,通經活絡:獨活具有通經活絡的功效,可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經絡,促進藥效的發揮。在曾青湯中,獨活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作用於風寒濕邪所致的經絡不通,達到疏通經絡、止痛的效果。
曾青湯中包含大黃,主要有以下原因:
- 清熱瀉火:曾青湯主治目赤腫痛、翳障等症,而大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抑制眼部炎症,清除熱毒。
- 通便排毒:曾青湯中也常含有芒硝等瀉下藥,配合大黃的通便作用,可將體內積熱毒素排出,進一步減輕眼部炎症。
綜上所述,大黃在曾青湯中發揮着清熱瀉火、通便排毒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目赤腫痛等眼疾。
曾青湯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發汗解表: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之效。曾青湯主治外感風寒,症見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痰白等。麻黃能發散風寒,使邪氣從汗孔排出,緩解表證。
- 宣肺通鼻: 麻黃能宣肺通鼻,對於鼻塞不通、呼吸不暢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曾青湯中常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與麻黃共同作用,能清熱解毒,宣肺通鼻,有效緩解外感風寒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狀。
主治功效
曾青湯,乃中醫方劑之一,主要由麻黃、甘草、白芍、當歸、細辛、大黃、獨活等中藥材組成,具有發汗解表、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補血益氣之功效。主治少小二十五歲就患上癇症,每天發作數百次。
麻黃性辛溫,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甘草性味甘平,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其中,麻黃為君藥,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之效最著,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甘草為臣藥,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之效俱全,具有調和諸藥之性;白芍、當歸、細辛、大黃、獨活為佐藥,增強曾青湯的療效。
曾青湯具有發汗解表、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補血益氣之功效,主治少小二十五歲就患上癇症,每天發作數百次。麻黃發汗解表,散風寒,利水消腫,止咳平喘;甘草補氣,清熱解毒,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七味藥合用,共奏發汗解表、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補血益氣之功。
傳統服藥法
曾青、甘草(炙)2分,當歸3分,細辛3分,芍藥3分,獨活3分,大黃3分,麻黃(去節)3分。
若自汗出,去麻黃,加麻黃根1分;若腹中急痛,加當歸、芍藥各1分;若縮口聚唾吐乳者,加細辛1分;中風身強,戴眼反折者,加獨活1分。總當視病增減藥,藥皆令精新。
上以水3升,煮取七合,一月兒服如杏核,二月兒服如二杏核大,以此為準。湯訖,當抱兒令汗出;若先下者,勿令汗出。或分五服,日三夜二,小有癇候,便可作,無病候亦可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辛溫燥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曾青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六。 組成:曾青、甘草(炙)2分,當歸3分,細辛3分,芍藥3分,獨活3分,大黃3分,麻黃(去節)3分。 主治:少小二十五癇,日數百發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