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肺湯

LI FE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九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肺經 23%
心經 19%
胃經 15%
腎經 10%
肝經 2%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利肺湯」,主要成分有紫蘇葉、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桔梗、半夏、神麴、附子。

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神麴,又稱神曲、玉麴、麵麴,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利肺湯主治功效為:他經常浸泡在水中,導致皮膚毛孔閉塞,肺氣無法宣發,時常感到身體發熱,畏寒怕冷。

總結:

利肺湯由紫蘇葉、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桔梗、半夏、神麴、附子組成,具有發汗解表、補氣健脾、利水消腫、止咳化痰等功效,可有效治療肺氣閉塞、身體發熱、畏寒怕冷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蘇子(炒)、桔梗、薄荷、前胡、獨活、杏仁(炒)、枳殼、陳皮。
加生薑1片為引。

方劑組成解釋


利肺湯由紫蘇葉、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桔梗、半夏、神麴、附子等中藥組成。其中,紫蘇葉具有發汗解表、散寒止咳的功效;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的功效;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神麴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功效;附子具有溫經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利肺湯具有宣肺、散寒、化痰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肺氣閉塞、畏寒惡冷等症狀。但是,利肺湯性溫熱,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因此,不宜在感冒初期服用。此外,利肺湯含有附子,有毒性,因此,孕婦、小孩、體質虛弱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氣喘神經性厭食症腹瀉怕冷多痰呼吸急促,喉中哮鳴如哨鳴音

相同名稱方劑


利肺湯, 出處:《幼科直言》卷五。 組成:蘇子(炒)、桔梗、薄荷、前胡、獨活、杏仁(炒)、枳殼、陳皮。 主治:發熱,哮喘,痰壅初起。

利肺湯, 出處:《潔古家珍》。 組成:人參、麥門冬、沉香、白豆蔻、五味子、益智、丁香、川芎。 主治:胸中元氣不及,脈中少有力,浮則似止。

利肺湯, 出處:《麻症集成》卷四。 組成:茯苓、枳殼、川貝、力子、麥冬、橘紅、木香、桔梗、蔞仁、桑皮、甘草、南朴。 主治:麻症濕痰氣壅,滿悶不食。

利肺湯, 出處:《辨證錄》卷九。 組成:紫蘇1錢,人參2錢,白朮3錢,茯苓5錢,甘草1錢,桔梗1錢,半夏1錢,神曲3分,附子1分。 主治:補其肺氣,兼帶利水。主治:身常入水中,遏抑皮毛,肺氣閉塞,時而發熱,畏寒惡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