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醫養生
經絡圓運動
中醫資料庫
經絡檢測
系統教學
登入
首頁
/
中醫養生
/
所有關於〈最新文章〉的文章列表(2024年更新)
Articles For Health
所有關於〈最新文章〉的文章列表(2024年更新)
搜尋
腎經實證是腎火嗎?從3種經絡型態中找出答案!
過去總有人對於「腎經實證」提出疑問,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單純腎經實證出現的機率極低,特別會出現在3種經絡型態之中,通常是屬於「虛火」的狀態。本文透過觀察腎經實證的經絡組合,實際觀察會員分享改善腎經實證的過程,提供給相關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4-07-31
徹底搞懂「經絡型態」,經絡檢測前後比較不再困惑!
經常有新進會員,在經絡檢測後比較自己的經絡圖感覺前後差異很大?很自然就會覺得經絡檢測不準確。這就是過去幾十年來,良導絡經絡檢測最讓人困惑的一個大問題。然而,這個大問題在基於大量數據所產生的「經絡型態」之後,一切都變得不一樣,這是不同的判讀觀點與方法,請所有雲端中醫的會員請務必詳細閱讀!
2024-07-29
從經絡觀察夏季濕熱造成腰痛的3種原因!
從古至今的中醫典籍,普遍認為腰痛是體內寒濕、腎虛、痰積、虛勞血瘀經絡不通,所造成的常見疼痛現象,尤其是「寒濕」所造成的影響較大。然而,在濕熱的夏季也會自然出現「濕熱腰痛」的現象,可以透過實際觀察經絡現象來理解背後的原因,供給中醫養生的人士參考。
2024-07-25
從經絡理解「夏養心」原理方法下(生活習慣與情緒)
傳統中醫說「夏養心」,從經絡的角度來看,夏季確實是「養心」的季節,因為不論哪一種經絡型態發展到最後,都有可能出現心臟相關的疾病。除了從經絡穴道,中藥食物養心之外, 最重要必須從精神與生活習慣來下手養性,這樣才是最完整的夏季養心的方法。
2024-07-24
從手腳「井穴」疼痛,觀察人體經絡的火氣現象!
如果可以注意身體的一些細節,就可以清楚觀察到體內火氣與經絡「井穴」之間的關係,也可以觀察手指疼痛的現象與與經絡對應的關係。這篇文章透過一些會員實際觀察「指甲」附近與手指的疼痛現象,觀察「十二經絡」所透漏出來的火氣現象,提供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4-07-23
在炎熱夏季三伏天,探討膽經胃經的「冬病夏治」
每年從節氣「小暑」之後,北半球就熱浪頻傳,最熱的「三伏天」就是介於陽曆7月中至8月中,這段期間對多數人而言是地獄,而對「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人卻是天堂。此刻,在一年之中陽氣最盛的時候,是驅除體內寒氣再好不過的機會,觀察膽經與胃經虛證的能量變化,就會是關鍵指標。本文專門寫給那些體內陽虛寒氣重的人養生參考,今年千萬別再錯過這個老天爺送來的大好禮物!
2024-07-22
從經絡理解「夏養心」的原理與方法中(飲食中藥)
夏季天氣炎熱,中醫提倡在夏季進行心臟的保養,這不僅可以通過按摩特定的經絡穴道來實現,還可以通過食療和中藥來進行。從經絡的角度看來,火熱的天氣確實對心臟不利,只要適當的選擇食物與中藥,就可以達到養心的目標,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4-07-17
深度理解「上實下虛」經絡現象之原因與症狀!
不論是炎熱的夏天,或是寒冷的冬天,都是高機率出現「上實下虛」的季節,當一個人進行經絡檢測之後,如果出現「上實下虛」是難以讓人接受的,因為經絡圖呈現整片紅色,容易讓人以為自己:「全身壞光光!」體內長期出現上實下虛經絡現象的人,是不可能感到健康的,因此格外必須重視這個現象。本文加上更新的數據,探討上實下虛經絡現象的成因、症狀與改善方法,提供所有追求健康養生者一條新的思路。
2024-07-16
從經絡觀察西藥(抗生素止痛藥)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現代人經常服用抗生素/止痛藥,卻不知道這類藥物對身體經絡會造成哪些影響?究竟那些副作用背後形成的原因是什麼?本文透過會員分享,實際觀察服用抗生素/止痛藥之後,比較前後經絡型態的變化,推論現代藥物可能蘊藏陰寒物質,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4-07-15
炎夏季節脾弱胃強,5種策略讓你輕鬆應付脾胃病!
進入夏季之後,不少人都出現脾胃疾病,有些人一直感到肚子餓,吃完卻感到脹氣,口渴口乾,這都是「脾弱胃強」的主要症狀!從大量現代人經絡數據中發現,夏季至初秋期間「脾經弱」、「胃經強」成為一種常態,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印證。此時只要順勢調整經絡與臟腑,中醫養生就會變得很精確!本文下提出中醫面對「脾弱胃強」的5種常用策略,讓你在整個炎熱夏季輕鬆應付脾胃病。
2024-07-13
從經絡理解「夏養心」原理及方法上(經絡穴道)
傳統中醫認為「心通于夏氣」,在進入夏天之後必須「養心」。從經絡數據的角度看來,「夏養心」的養生概念是成立的, 但是每個人需要養心的背後經絡模型都是不一樣的。炎熱夏季必須要經常疏通心經與心包經, 有些人還要疏通更多的經絡,整個胸部與心情會格外舒緩,這就真正可以達到夏養心的目的,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4-07-11
從經絡數據角度,探討「黃芩」的5種強大應用!
黃芩是古代中醫最常運用的瀉火類型中藥,主要功效包含:清熱瀉火解毒、燥濕、瀉大腸、清熱利尿、止血安胎、治肝膽疾病,被廣泛運用在各種臟腑火熱疾病。這麼好用的中藥,許多人卻不知道應用時機?本文透過觀察黃芩的歸經,結合現代人的經絡型態及用法,並統計古人最常用的黃芩相關中藥方劑組成,提供對經絡分析及中藥養生有興趣的人士參考。
2024-07-10
在炎熱夏季,觀察寒性體質的人將經歷的6種現象!
對於陽虛寒性體質的人來說,即便在炎熱的夏季,他們仍可能經歷膽經和腎經的虛證現象,一些人可能感受到更強烈的燥熱,而其他人則可能出現特定的症狀。這篇文章將探討寒性體質者在夏季常見的現象,提出夏天是利用高溫逆轉寒底症狀,實施「冬病夏治」的絕佳機會,提供給寒性體質的人作為養生參考!
2024-07-08
從經絡理解中暑,運用拔罐刮痧及5類中藥加以改善!
在炎熱的夏天裡,每個人都無法避免體內感到發熱,進而出現各種暑氣症狀,因此都需要解暑!而今運用經絡檢測,清楚地看到夏季中暑的經絡型態,破解大家都在刮痧背後的原因。本文同時分析過去千年來中國人運用5種類型解暑中藥,只要清楚掌握自己屬於哪一種類型,就可以輕鬆應付所有相關的暑熱症狀,提供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4-07-04
經方治感冒改變寒性體質原理,4個優點不學太可惜!
隨著越來越多會員的實際分享,發現不論是一般的感冒流感,或者是新冠病毒,運用《傷寒論》經方的中藥加以改善,改善效果非常的快速且有效。此外,長期運用還可以改善體質,讓慢性疾病逐漸消失,對中藥的敏感度提升,值得更多人加以嘗試與驗證,本文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4-07-02
徹底理解「綜合經絡體質」的形成過程,中年以後必學!
隨著雲端中醫開發團隊不斷研究現代人的經絡數據,我們逐漸洞察到各種「經絡體質」的形成過程,特別是最常見的「綜合經絡型體質」的發展模式。幾乎大多數人在進入中年後,都會發展出這種經絡體質,這有助於解釋許多慢性病、難治之症和老化現象背後的原因。任何追求健康與養生的人,都應深入了解「綜合經絡體質」,並思考如何改善和逆轉這些狀況。這對所有研究中醫養生的人來說,都是極具參考價值的。
2024-07-01
1
…
7
8
9
10
11
注意:
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