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進入秋季之後,雲端中醫會員陸續有人回報,身邊好幾個人陸續出現甲狀腺功能失調,還有人被檢查出惡性腫瘤,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許多疾病的發作時間與季節完全相關,可以透過經絡能量的變化趨勢來理解,體內過熱、過寒的時候,都有機會出現甲狀腺疾病。
本文從經絡的角度探討一年四季引發甲狀腺疾病的原因,只要知道其中的運行原理,就可以加以預防及改善,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甲狀腺疾病與季節有關係嗎?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甲狀腺疾病與季節之間從有一定的關係,可以透過觀察「促甲狀腺激素」(TSH)濃度來找出答案(註1)。
研究發現,在寒冷的冬春交接之際,人體需要更多熱量來維持體溫,因此TSH水平會上升,甲狀腺激素增加以提高新陳代謝,產生更多的熱量。
在炎熱的夏季,因此TSH水平會下降,甲狀腺激素的分泌也會減少。基於此,甲狀腺疾病的發病機率,在「冬季」、「春季」會提升。
尤其在冬季時,「甲狀腺亢進」患者的症狀可能會更加明顯,例如:心悸、出汗、體重減輕...等等。
然而,「甲狀腺低下」患者的症狀,在冬季也會更加嚴重,因為甲狀腺激素水平過低,導致人體的新陳代謝減慢,出現:疲勞、嗜睡、體重增加、記憶力下降、寒冷耐受力下降、便秘...等等
這也可能是因為冬季寒冷時人體的「免疫力」會下降,因此更容易感染病毒,而病毒感染是導致甲狀腺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現代醫學同時也發現,夏季其實也很容易出現甲狀腺疾病。因為夏季高溫且容易流汗,人體的新陳代謝旺盛,體內的水分和營養更容易流失,再加上酷熱容易情緒不穩定,很容易造成內分泌失調,而出現甲亢症狀。
2023年進入秋季之後,雲端中醫會員也陸續回報,身邊的人開始出現甲狀腺功能疾病,甚至已經演變成癌症腫瘤。
綜合以上資訊,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現甲狀腺疾病,這背後到底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呢?或許從經絡數據也可以找出原因及較合理的答案。
從經絡探討甲狀腺疾病
要探討甲狀腺疾病,首先就要探討通過咽喉的經絡有哪些?然而,幾乎所有經絡都通過咽喉(註2),所以甲狀腺疾病其實很複雜!
這裡首先假設,最主要影響的經絡就是大腸經、三焦經,因為這是人體能量最強的經絡,也是人體經絡中連動性最高的兩條經絡,對於天氣溫度的敏感度最高,所以與季節絕對有關係。
這兩條經絡的能量趨勢很特殊,在夏季至秋季時能量大幅提升,在最寒冷的冬季的時候也會提升,在進入春季的時候降到最低點,彼此之間能量的連動性是非常穩定的。
當然,由於通過喉嚨的經絡非常多,所以這2條經絡一定會同時配合其他的異常經絡,最終塑造成甲狀腺疾病的綜合經絡型態。
下面的分析,就是從這兩條經絡的角度下手,配合其他的經絡組合,來探討甲狀腺疾病的兩種主要原因:
1.上半身寒熱指數過熱
由於這兩條經絡,就是所謂的「上半身寒熱指數」的組成經絡,所以只要看探討「上半身寒熱指數」,就可以知道這兩條經絡的嚴重程度。
雲端中醫在2022年1月時,曾經紀錄一個「甲狀腺亢進」在短短幾個月就被成功治癒的案例(開啟文章),該案例就是典型的「鐵三角經絡型態」,結合上半身寒熱指數過熱。
過去一年來甲抗並沒有復發,持續觀察一年的經絡後發現,她在一年四季的三焦經、大腸經都是實證,只有嚴重程度的差異,但是從來沒有轉變成虛證。也就是說,她的上半身永遠都是熱的。
直到2023年9月的時,她發現自己的咽喉感到非常的燥熱,胸部一直出現燥熱感,感到非常的難受,甚至懷疑這是不是甲狀腺亢進又再度復發了?
後來她認真服用了1-2天,專門清熱解毒中藥「銀翹散」,燥熱感就開始逐漸衰退,後來他就沒有積極去看醫生了。
另一個會員回報的案例,發生在2023年的9月期間,他的親戚在8月時脖子長出一些淋巴瘤,醫學檢驗之後發現是甲狀腺惡性腫瘤。當時,這位會員有幫親戚進行經絡檢測,經絡圖就是呈現下圖:
從這兩個案例,都可以清楚看出「上半身寒熱指數」長期偏高,也就是上半身火氣太大,這種燥熱之氣造成全身一系列經絡異常,而出現甲狀腺疾病。
回報這位案例的會員說,其實不是只有這個親戚案例,他的幾位朋友也都是在進入秋季之後出現甲狀腺亢進,幫他們進行經絡檢測也是三焦經、大腸經出現實證,這實在不能說是巧合!
多數的甲狀腺亢進案例,都是與「上半身寒熱指數」過於偏熱有關係。大家可以上看上面的經絡能量趨勢圖,在夏季、秋季、還有冬季都有偏熱的趨勢,所以這三個季節中,都有發病的機率。
應該可以這樣理解,多數人的經絡現象,在「上半身寒熱指數」本來就是偏熱的,所以這算是正常的現象。
關鍵在於這個上半身的火熱之氣,不能太過度、不能持續太久,否則就會出現甲狀腺相關疾病。只要跨越那一條未知的界線,就會開始發病。
2.上半身寒熱指數過寒
上面提到多數人體內的火熱,大家會透過吹冷氣、喝冰水、吃寒涼食物來舒緩。印證上每個人都有自我療癒的能力,只是大家不知道那些行為就是在療癒。
反過來看,如果有一個人一年四季,這兩條經絡都是出現虛證,那還真的是不太正常了。
通常「上半身寒熱指數」低於0,就是上半身偏寒,這就是一種「陽虛」現象。
大家可以去閱讀傳統中醫探討「陽虛」的常見症狀:精神不振容易疲勞、畏寒怕冷、手腳冰冷、記憶力差、感覺遲鈍、憂鬱...等等,不就是與甲狀腺低下類似嗎?
所以傳統中醫認為,甲狀腺低下的人,通常是偏向於陽虛體質。
由於這兩條經絡,對於寒氣是非常敏感的,至少在每年冬末初春的時候,多數人體內陰寒到了極點,這2條經絡的能量會自然降下來到最低點。
有一定比例的人,一年四季這兩條經絡的能量都是偏低的,這就更值得注意了。
某會員從2023年1月冬天時開始進行經絡檢測,他是在2022年12月期間出現甲狀腺結節變異,穿刺檢查後確定是惡性。
在之後的幾個月,他很有毅力的進行經絡檢測,幾乎每次都是呈現「上虛下實」的經絡型態。也就是說,他的「上半身寒熱指數」是偏寒的。
一直到進入夏季之後陽氣旺盛,他的「上虛下實」開始改變,手三陽經能量開始提升,逐漸回歸到正常的區間,穩定出現夏季常見的鐵三角經絡型態。
從數據中也可以清楚看到,他的肝經能量是非常的強,尤其在夏天時非常的明顯,肝經也是與甲狀腺疾病密切相關的。
他的案例可以明顯看出,過去造成他甲狀腺腫瘤的根本原因,很可能就是上半身陽虛所造成的結果。
可以預期的是,只要在進入2023年冬季之後沒有再度出現「上虛下實」的經絡型態,這就代表他已經成功改變經絡體質,更可以精確預防甲狀腺腫瘤的復發。
運用季節力量改善及預防甲狀腺疾病
基於上述可以清楚看到,上半身過熱或是過寒,都有可能出現甲狀腺疾病,甚至癌症腫瘤。首先,一定要先確認自己是屬於熱性體質,還是寒性體質。
只要確認之後,接下來方向就明確了。如果在如果是熱性體質,就一定要在「夏季」、「初秋」及「冬季12月」特別的防範火熱過剩。
改善的方法其實很容易,上面提到去年罹患甲狀腺亢進的會員,她就發現在2023年進入秋季之後,只要吃完一些比較燥熱的食物,喉嚨就會感到很難受,甚至有悶熱的感覺,胸部感到很不舒服。
只要運用傳統滋陰、清熱解毒的中藥,或是食物,就可以加預防或減少症狀。例如:白木耳、麥冬、枸杞子、花旗蔘、銀翹散、桑菊飲...等等(開啟清單)。
傳統中醫都認為,甲狀腺疾病是情緒所影響的,這是完全沒有錯的。最常見的甲狀腺疾病經絡型態,就是偏熱性的「鐵三角經絡型態」
這種經絡型態經常都是長年的「鬱悶情緒」所造成的,只要是情緒不好的時候,會加重其嚴重性。
反過來,寒性的人,在炎熱的夏天要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服用熱性的中藥或食物。
體內寒氣嚴重所造成的甲狀腺疾病,尤其不能喝冰水、各種寒涼的食物,要特別注意保暖防寒。
由於手三陽經最後通往腹部,所以只要經常按摩,溫暖腹部,也可以改善這種經絡現象。
尤其是整個夏天,只要不待在冷氣房,就是一種天然的療癒,對於改善經絡體質都是非常正面的能量。
夏季時要運用「冬病夏治」的力量,提升體內的陽氣,疏通身體的經絡阻塞,運用經絡療法,不斷地改善提升疏通,反而在夏季可以讓一切狀態變得更好。
不論是熱性或是寒性的經絡型態,三焦經與大腸經都是異常的,只要進行這兩條經絡的拍打,尤其是上臂、肩關節的部分,通常都會感到非常的疼痛難耐,讓你拍不下去。
但是,你還是要長期堅持拍打這些經絡,這對身體是非常有幫助的。
疾病與經絡模型的關係
經常閱讀雲端中醫文章的讀者都會發現,不論探討哪一種疾病,去觀察他們背後的經絡模型,幾乎就是那幾種,幾乎沒有什麼變化性?
所以,任何人只要每天閱讀雲端中醫一篇文章,持續一年以上,都一定100%看得懂經絡圖,而且一定會學會如何判讀。
世間的疾病千奇百怪,但是背後的經絡模型其實就只有那幾種。至於為什麼有些人是甲狀腺疾病,有些人是肺部疾病,有些人是乳房、肝臟、腎臟、腸胃疾病,這背後就有更多複雜的原因了。
不論是哪一種疾病,背後的經絡模型如果都是類似的,這意味著,大家都可以先從改變基本「經絡體質」下手,之後再針對疾病的特異性進行部分的改善,這就是養生!
精確地針對自己的體質養生之後,各種難治疾病都可以大幅改善,至少也可以延緩其嚴重性,減少再度復發的機率。
註1:促甲狀腺激素(TSH)是一種由腦下垂體前葉分泌的激素,可以刺激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是一種重要的激素,參與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如果TSH值低於正常值,可能提示甲狀腺功能低下;如果TSH值高於正常值,可能提示甲狀腺功能亢進。
一項研究發現,針對日本7000多名健康個體進行研究,促甲狀腺激素(TSH)在整個季節變化很大在北半球的冬季(一月至二月)達到峰值,夏季(六月至八月)最低。
註2:《黃帝內經》上文字描述來看,十二經絡中除了「膀胱經」沒有提到之外咽喉,其他經絡都與咽喉有關。
雲端中醫編輯組
雲端中醫開發團隊由一群熱愛研究中醫的軟體工程師所組成,專長: Python,T-SQL,NOSQL,Node.JS,TensorFlow,Pytorch,各種Javascript框架,各種雲端架構AWS,Google,Azure,立志推廣中醫及五術科學化,以延續傳統中國人博大高深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