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eating damages the spleen and stomach

食傷脾胃的原因,症狀與經絡,運用穴道及中藥加以改善!

- 最後更新:2024-02-17

食傷脾胃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同名證候:
食積食滯停胃食滯脾胃

食傷脾胃證又稱為食積、食滯停胃、食滯脾胃,這是指飲食沒有節制,出現食滯中阻(食滯中阻是指食物停滯在中焦)、脾胃納化失常(脾胃的受納和運化功能失常),脾胃的氣機升降失調...等臨床表現的概稱。

人體的「中焦」有脾胃,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如果飲食不節,就會導致脾胃功能失常,食物不能正常運化,就會停滯在中焦。

當脾胃的受納和運化功能失常時,就會導致納呆、厭食、嘔吐、腹脹、腹瀉等症狀。脾胃的氣機升降失調,就會導致氣機升降失調,出現呃逆、噯氣、胃酸逆流等症狀。

年節期間吃太多的人,很容易出現食傷脾胃
年節期間吃太多的人,很容易出現食傷脾胃

一個人會出現食傷脾胃證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飢飽失常:餓了不按時吃飯,飽了也不懂得節制,暴飲暴食,或者飢飽無度,都會導致脾胃受損。
  • 恣食肥甘:肥甘厚膩之物難以消化,食之過多,可導致脾胃運化失常。
  • 過食生冷:生冷的食物性質寒涼。容易損傷脾胃的陽氣,導致脾胃虛寒。
  • 油膩或不潔之物:油膩之物難以消化,可導致脾胃壅滯。不清潔的食物,會導致脾胃受邪。

食傷脾胃證的主要症狀有以下幾點:

  • 胃院脹滿疼痛:食滯中阻,氣機不暢,所以出現胃脘脹滿、疼痛。
  • 拒按:胃脘部痞硬,按壓時感到不適。
  • 嘔吐不消化食物:胃失和降,嘔吐不消化的食物。
  • 胃酸逆流:胃氣上逆,出現胃酸逆流
  • 進食後更加不適:食滯中阻,吃東西之後感到更加不舒服。
  • 吐後反而舒服:吐出不消化食物,則胃中暫時舒緩,所以嘔吐之後反而感到舒服。
  • 噯氣:胃氣上逆,容易出現噯氣。
  • 食慾不佳、厭食:脾胃受損,納化失常,所以食慾不佳、不想吃東西。
  • 腸鳴腹痛:食滯中阻,氣機不暢,所以腸鳴腹痛
  • 腹瀉或大便秘結穢臭:脾胃失調,傳導失常,所以腹瀉或大便秘結、大便很臭。
  • 舌苔厚膩:脾胃濕濁,故舌苔厚膩。
  • 脈滑或弦滑:食滯中阻,氣機不暢,故脈滑或弦滑。

食傷脾胃證常見於古代中醫疾病如「胃痛」、「嘔吐」、「泄瀉」…等等。常常與「脾胃陽虛證」、「肝胃不和證」一起討論。

食傷脾胃證若不治療,容易演變為「脾胃虛寒證」
食傷脾胃證若不治療,容易演變為「脾胃虛寒證」

食傷脾胃證多為新病,治療及時即可痊癒。如果不加以治療時日過久,傷津脫液將導致脾胃虛弱造成「脾胃虛寒」之證,因此脾胃陽虛證可由脾胃氣虛發展而來,表現為「一派虛寒」之象。

「肝胃不和證」是因肝郁氣滯、疏洩失職,橫逆犯胃,氣機阻滯。食傷脾胃證主要因為飲食不節,食滯中阻,脾胃運化失常所致。前者無形之氣痛,後者為有形之實痛。

食傷脾胃證的治療原則是:消食導滯,健脾和胃。預防食傷脾胃證的方法,主要就是飲食有節,飢飽適度,避免暴飲暴食,少吃肥甘、生冷、油膩或不潔之物。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勞累,平時多活動不要久坐。

從古至今長壽的人都強調,飲食要有節度:「大凡食無定時,過饑和過飽,都易傷脾胃,脾胃損傷,則諸病叢生」。這將是善於養生者,預防所有疾病的基本功。

造成食傷脾胃的3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食傷脾胃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苔黃膩

脈相

弦脈滑脈

食傷脾胃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氣喘消化不良經常放屁胃腸脹氣嘴中感到酸酸的嘔吐腹瀉噯氣食慾不振腹中有鳴叫聲大便非常臭口臭大便秘結胃酸食道逆流腹痛肚臍周圍腹痛上腹胃脘痛神經性厭食症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

食傷脾胃的相關證型


改善食傷脾胃的常用方劑


改善食傷脾胃的常用穴道


食傷脾胃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食傷脾胃證經常是臨時產生的症狀,其經絡型態有多種可能性,主要見於脾經長期虛證者,脾胃功能不佳者較容易出現食傷脾胃。脾經在夏季容易出現虛證,因此夏季較容易出現食傷脾胃證。

載入中...

食傷脾胃的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