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巨虛

位置:小腿前外側,外膝眼(犢鼻)下6寸
  • 別名:巨虛上廉,巨靈上廉,巨虛,足上廉,上林
  • 五俞穴:大腸下合穴
  •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19-10-23

穴名介紹

胃經氣血在處於較低的天部層次。
1.上巨虛。上,上部也。巨,範圍巨大也。虛,虛少也。該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處於較低的天部層次,較高的天部層次氣血物質虛少。本穴物質為足三里穴傳來的氣化之氣,因其氣水濕較多而滯重,至本穴後所處為較低的天部層次,天之上部的氣血相對處於空虛之狀,故名。巨虛上廉穴等其餘穴名之名意與上巨虛同,上廉穴,指上部氣血物質虛少、廉潔之意。
2.大腸合穴。本穴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之氣,其性及所處層次與大腸經氣血相同,故為大腸經合穴。

解剖位置

在脛骨前肌中;有脛前動、靜脈;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及隱神經的皮支,深層當腓深神經。

穴道圖片

針刺方法

直刺1~1.5寸。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65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47種。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痢疾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症(膽固醇過高)

神經系統疾病

  • 四肢麻痺癱瘓

循環系統疾病

  • 腦中風
  • 痔瘡

呼吸系統疾病

  • 氣喘

消化系統疾病

  • 慢性肝炎
  • 胃及十二指腸炎
  • 闌尾炎
  • 腸炎
  • 大便秘結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膝蓋痛
  • 背痛
  • 痛風
  • 腰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乳腺炎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糖尿病
  • 全身性水腫
  • 無尿及少尿
  • 氣喘
  • 胃腸脹氣
  • 腹痛
  • 上腹胃脘痛
  • 腹瀉
  • 咳嗽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下背部疼痛
  • 胃腸脹氣
  • 夜間遺尿
  • 四肢痿軟無力
  • 大便失禁
  • 肛門出血
  • 腰痛
  • 上腹胃脘痛
  • 癲癇
  • 右下腹側部痛
  • 四肢感到疼痛
  • 大便次數頻繁
  • 大便像羊屎
  • 腹中有鳴叫聲
  • 大便溏(稀薄)
  • 全身酸痛
  • 睪丸疼痛腫脹
  • 易感到驚嚇
  • 肛門灼熱感
  • 腳踝內側後側痛
  • 膝部腫大疼痛
  • 顏面神經麻痺

穴道配伍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5分鐘,艾炷灸3-7壯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