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r depression invading lung

肝火犯肺的原因,症狀與經絡,運用穴道及中藥加以改善!

雲端中醫編輯組- 最後更新:2025-04-05

同名證候
肝鬱犯肺木火刑金證

肝火犯肺證,是指由於肝經氣火過盛,上逆衝犯於肺,導致肺失清肅、肺氣上逆的一種病理狀態。

在中醫五行理論中,肝屬木,肺屬金。正常情況下,五行相剋關係是金克木,肺金可以制約肝木,防止肝氣過於升散。

但當肝火過於旺盛時,就會出現反向的克制,即「木火刑金」(木過強反侮金),肝火(木之火)反過來灼傷、侵犯肺金,影響肺的正常生理功能。

肝火過於旺盛時,就會出現反向的克制,即「木火刑金」
肝火過於旺盛時,就會出現反向的克制,即「木火刑金」

肝火犯肺的核心病機是「肝火熾盛,氣火循經上逆,灼傷肺津,肺失清肅」。

所以,這可以從「經絡」來理解,當外來或體內熱邪蘊結肝經,火氣也會巡著經絡路線上犯於肺,造成肺失清肅,而出現的一系列症狀。

《黃帝內經》提到肝經「上貫膈,布脅肋」肝經由肝臟分出兩支,一支穿過橫隔分布於肺,一支穿過橫隔分布於胸腔脅肋區.並穿過胸腔分布於乳頭。所以肝火太旺時,會出現肺部症狀。

肝經通往肺部與胸部臟器
肝經通往肺部與胸部臟器

傳統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肝火熾盛時,疏泄太過,氣火急速向上、向外升騰。

此外,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與肅降,喜潤惡燥。肺氣需要清肅下降才能維持正常的呼吸和氣機運行。

熾盛的肝火沿著經絡(主要是肝經的氣機)向上衝逆,直接侵犯肺臟。火熱之邪最易損傷陰津。

肝火灼傷肺陰,導致肺燥津虧。肝火的熱邪和上逆的氣機擾亂了肺的宣發和肅降功能,特別是肅降功能受阻,導致肺氣上逆。

熱邪也可能灼燒津液,使其變稠,形成黃稠痰。火熱之邪易損傷血絡,嚴重時可導致絡脈破裂出血。

導致肝火犯肺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

  • 情志失調:長期精神壓力大、情緒低落、易怒或暴躁等負面情緒,會導致肝氣鬱結,進而鬱久化火。這是引發肝火最常見的原因。
  • 飲食不節:經常食用辛辣、油膩、煎炸等溫熱性食物,或過量飲酒,容易助長體內火氣,從而引發肝火。
  • 外邪侵襲:如感受風熱等外邪,與體內鬱熱互相交合,誘發肝火上炎。
  • 臟腑失調:例如腎陰虧虛,導致「水不涵木」,使肝陽上亢而化火;又或心火過旺,進一步干擾肝的疏泄功能,也可能引起肝火。
經常生氣的人,容易出現肝火犯肺
經常生氣的人,容易出現肝火犯肺

肝火犯肺證的症狀通常兼具肝火亢盛和肺失清肅兩方面的表現,列之如下:

肺系症狀:

  • 咳嗽:咳聲高亢、嗆咳、陣發性發作,常因情緒激動而誘發或加重。
  • 咯痰:痰少而黏稠,色黃,或呈膿血狀,甚至咯血(鮮紅色)。
  • 胸脅脹痛:胸部、脅肋部(肝經循行部位)有脹滿、灼痛或刺痛感,疼痛常隨咳嗽或呼吸加重,有時向肩背部放射。
  • 氣促/呼吸急促:呼吸不暢,感覺氣短、憋悶。

肝火症狀:

  • 情志表現:急躁易怒、心煩、失眠多夢。
  • 頭面部:頭暈脹痛(尤其是顳頂部)、面紅目赤、口苦咽乾。
  • 消化道:脅肋灼痛、便秘、尿黃、口苦。
  • 舌象:舌質紅或絳,舌苔黃或黃燥。舌邊尖(代表肝心)可能更紅。
  • 脈象:脈象弦數(弦脈代表肝病,數脈代表熱證)。

因此,此證常常發生在情緒急躁、容易生氣的人身上,因為怒為肝志,怒則氣上,氣有餘便是火,火氣凌逆就會侵犯肺經,耗氣傷津,逐漸形成肺之氣陰兩虛證。

肝火犯肺的時候,容易出現咳嗽
肝火犯肺的時候,容易出現咳嗽

肝火犯肺證常見於古代中醫疾病:「咳嗽」、「咯血」等疾病中。本證常與「痰熱壅肺證」一起討論。

「痰熱壅肺證」經常是外感溫熱之邪,或風寒犯肺、鬱而化熱,液聚為痰,痰熱壅於肺經所造成,是肺臟本經的病變。而「肝火犯肺」主要是由情緒所造成,肝鬱化火,木火刑金而成,病起於肝,基於五行原理而影響到肺臟。

如果以上的抽象理論看不懂沒有問題,其實只要運用經絡檢測,直接觀察肝經的能量變化,是最簡單直覺的方法,可以參考下面經路型態分析內容。

造成肝火犯肺的主要原因

了解4種常見致病因素

1

心情鬱悶,情志不舒

心情鬱悶,情志不舒

現代人常常因為工作壓力大,遇到許多挫折而造成心情鬱悶,形成中醫所說的「肝氣鬱結」的情志病,會因為暴怒而加劇。

情志鬱結日久、氣鬱化火則會灼傷肺陰,造成肝火犯肺。

舌相與脈相

中醫診斷的重要指標

1

舌相

Tongue Characteristics

舌苔淡薄黃
2

脈相

Pulse Characteristics

弦脈數脈

臨床症狀或疾病

常見的相關症狀表現

面色發紅口乾口渴聲音嘶啞潮熱流鼻血咳嗽黃痰,黃鼻涕吐血咳血胸悶脹心情煩燥嘴裡發苦暈眩容易生氣大便秘結小便顏色偏黃肋間神經疼痛眼睛紅痛胸悶胸痛肺氣腫支氣管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百日咳口乾

常用方劑

中醫治療此證候的經典方劑

經絡型態分析

從經絡測量數據分析證候表現

肝火犯肺證主要是基於肝經實證的各種經絡變化型,單純肝經實證就有可能出現「肝火犯肺」證。

2022年10月底,某會員新冠染疫之後,咳嗽持續不癒,整天咳很難受,而且很多痰。由於是白痰,因此認為可能是「小青龍湯」,服用多天依然不見效。

由於咳嗽期間,他每兩天都會幫自己進行經絡檢測一次,他發現自己的肝經最近實證非常嚴重,以前從來沒有看過。他心想,家裡的肝藥只有「小柴胡湯」,會不會吃了之後改善呢?

2022年10-11月間新冠確診後咳嗽不癒
2022年10-11月間新冠確診後咳嗽不癒

他站在實驗的立場,服用了兩天「小柴胡湯」之後,竟然咳嗽改善不少,痰也減少一大半,肝經能量也開始降低,他心想,這應該就是書上所說的「肝火犯肺證」吧?

從系統中,數百個咳嗽的經絡型態中發現,「鐵三角經絡火熱型態」+「綜合經絡型態」,既然佔了50%以上,而其中幾乎90%都是肝經實證,可見「肝火犯肺」的現象是真實存在的。以下是其中4個真實案例:

咳嗽常見的經絡型態,容易出現肝經實證
咳嗽常見的經絡型態,容易出現肝經實證

其中,最值得重視的經絡現象,是「手三陰經」(肺經、心包經、心經)虛證,這可能就是所謂的「肝火犯肺」經絡模型。

1脾經,膀胱經同時虛證(鐵三角經絡型態)

經絡型態

經絡型態

出現機率

出現機率

氣溫提升時常見的經絡型態,北半球天氣溫度超過28°C,大約從4-5月開始,50%以上的人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平時只要晚睡或過度勞累,長期疲勞累積時也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雲端中醫稱之為「鐵三角經絡型態」。

相關典籍

古代醫學典籍中的相關記載

點擊按鈕查看詳細典籍內容

  • 本文主要參考《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所撰寫而成。
  • 《醫碥‧咳嗽血》:「火刑金而肺葉乾皺則癢,癢則咳,此不必有痰,故名乾咳。咳多則肺絡傷,而血出矣。嗽則兼有痰,痰中帶有血線,亦肺絡之血也。」
  • 《醫碥‧咯唾血》:「血證由於火…,怒則火起於肝...若兩脅肋牽痛,或多怒鬱,往來寒熱者,此病在肝也。」
  • 《醫碥‧咳嗽》:「火刑肺金,燥癢不能忍因咳,咳因癢,癢因火燥,是咳必有火。…內傷以有咳嗽為重,如肝腎之火,其初止病下焦,未遽上干也。久而炎熾,乃及於肺,則病重矣。…咳急嘔逆脅痛者,肝火也,加(指於原方瀉白散中)青皮、青黛等。」
  • 《醫原》/石壽堂 陰陽治法大要論:「故欲補心者,先實腎,使腎得升;欲補腎者須寧心,使心得降。肝之脾胃虛則熱,熱則燥,肝血一虧,肝氣即亢,或風雷激搏,致生頭疼、嘔吐等證;或木火刑金,致生乾咳、吐血等證;或燥木侮土,致生脅痛、嘔吐、蠱、膈等證,是肝氣不得歸腎也。夫治肝較他臟尤難。」
  • 《王樂亭指要》/ 咳嗽:「此因外感而傷者也,有內因而致者,或由拂鬱而木火刑金者,或由心緒不適而君火上逆者,或系房中欲事不節而相火妄動者,或因腎真不固而不主納氣者,或因脾衰而土不生金者,或本體津涸而金肺不寧者。總之皆由正氣不固,不司藏納,氣逆上犯而致也。非惟五臟皆有咳症,而六腑亦能致之,凡六腑因多由乎臟也。」

討論留言

與其他用戶分享經驗與見解

載入討論區...

證候搜尋

輸入證候名稱或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