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先
針灸易學
針灸易學
針灸著作。二卷。清·李守先撰於1798年。卷上為針灸源流、手法和認症三部分,重點介紹了針灸的方法及要穴的應用,符合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卷下記述十四經穴及奇穴。現存初刻本等多種清刻本。
針灸易學是清代李守先所著的針灸學著作。全書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主要講述了針灸的源流、手法和認症,下卷則主要講述了十四經穴及奇穴。
針灸易學是一部重要的針灸學著作,它系統地總結了前人的針灸經驗,並對針灸的方法和要穴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對後世的針灸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針灸易學的內容非常豐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針灸的源流:針灸起源於遠古時代,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李守先在針灸易學中對針灸的源流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並指出針灸是一種“以經絡為途徑,以氣血為媒介,以針刺為手段,以調和陰陽為目的”的治療方法。
- 針灸的手法:針灸的手法主要包括直刺、斜刺、平刺、透刺、點刺、補刺、瀉刺等。李守先在針灸易學中對各種針刺手法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並指出針刺手法的選擇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進行具體分析。
- 針灸的認症:針灸的認症是指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辨別針灸的適應症和禁忌症。李守先在針灸易學中對針灸的認症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並指出針灸的適應症包括“內傷外感、寒熱虛實、五臟六腑、百病千證”等。
- 十四經穴及奇穴:十四經穴是針灸學中最重要的穴位,奇穴則是指除十四經穴之外的其他穴位。李守先在針灸易學中對十四經穴和奇穴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並指出十四經穴和奇穴在針灸治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針灸易學是一部重要的針灸學著作,它系統地總結了前人的針灸經驗,並對針灸的方法和要穴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對後世的針灸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以下是針灸易學中的一些精彩論述:
- “針灸之法,以經絡為途徑,以氣血為媒介,以針刺為手段,以調和陰陽為目的。”
- “針刺手法的選擇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進行具體分析。”
- “針灸的適應症包括‘內傷外感、寒熱虛實、五臟六腑、百病千證’等。”
- “十四經穴是針灸學中最重要的穴位,奇穴則是指除十四經穴之外的其他穴位。”
- “十四經穴和奇穴在針灸治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針灸易學是一部重要的針灸學著作,它系統地總結了前人的針灸經驗,並對針灸的方法和要穴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對後世的針灸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希望本文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繪圖針灸易學序
自序
卷上 (1)
卷上 (2)
卷上 (3)
卷上 (4)
卷上 (5)
卷上 (6)
卷上 (7)
卷上 (8)
卷上 (9)
卷上 (10)
卷上 (11)
卷上 (12)
卷上 (13)
卷下 (1)
卷下 (2)
卷下 (3)
卷下 (4)
卷下 (5)
卷下 (6)
卷下 (7)
卷下 (8)
卷下 (9)
卷下 (10)
卷下 (11)
卷下 (12)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