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易學》~ 卷上 (4)
卷上 (4)
1. 婦人門
婦人難產:獨陰補合谷,瀉三陰交。血崩漏下:中極、子宮灸。產後血塊痛:氣海、三陰交。胎衣不下:中極、三陰交。血崩不止:丹田、中極、腎俞、子宮;後百勞、風池、膏肓、曲池、絕骨、三陰交。無乳:少澤、合谷補、膻中左右迎之,婦人覺氣行至乳頭退針。
白話文:
婦女難產:只針灸合谷穴,瀉下三陰交穴。血崩漏下:中極、子宮灸。產後瘀血疼痛:氣海、三陰交。胎衣不下:中極、三陰交。**血崩不止:丹田、中極、腎俞、子宮;後百勞、風池、膏肓、曲池、絕骨、三陰交。**沒有乳汁:少澤、合谷針灸補法,膻中左右迎之,婦女感覺氣運行至乳頭時,則退針。
乳癰:膻中、大陵、委中、少澤、俞府。月水斷絕:中極、腎俞、合谷、三陰交。婦女不生長子女者:針合谷,行六六三十六數;針三陰交,行九九八十一數。此瀉氣補血法也。灸中極一穴,多灸百病皆除。又至經至之日,再灸子宮二穴,其穴在中極兩旁,各開三寸,重灸即有孕矣。
世上斷無不生長之人,先遵此獲效多人。
白話文:
乳癰:膻中穴、大陵穴、委中穴、少澤穴、俞府穴。
月經斷絕:中極穴、腎俞穴、合谷穴、三陰交穴。
婦女不能生育子女:針刺合谷穴,刺激穴位36次;針刺三陰交穴,刺激穴位81次。這是一種瀉氣補血的方法。
灸中極穴一個穴位,多灸可以消除各種疾病。
當經期來臨時,再灸子宮穴兩個穴位,這個穴位在中極穴兩側,各開三寸,重灸就會有孕。
2. 小兒門
驚癇:頂上旋毛中灸三壯,耳後青絡灸三壯,炷如小麥大。腎脹偏墜:關元灸三壯,大敦七壯。驚風:腕骨。牙疳蝕爛:承漿,針灸皆可。搖頭張口反折:金門。卒癇及豬癇:巨闕、灸三壯。赤遊風:百會、委中。豬癇如尺厥吐沫:巨闕、三壯。風癇目戴上:百會、崑崙、絲竹空。
白話文:
驚癇:在頭頂旋毛正中的地方用艾灸三壯,在耳後青色的血管處用艾灸三壯,艾炷像小麥粒那麼大。
腎脹偏墜:在關元穴處用艾灸三壯,在大敦穴處用艾灸七壯。
驚風:在腕骨處。
牙疳蝕爛:在下承漿穴進行針灸。
搖頭張口反折:在金門穴處。
卒癇和豬癇:在巨闕穴處用艾灸三壯。
赤遊風:在百會穴和委中穴處。
豬癇像豬喘氣似的吐出泡沫:在巨闕穴處用艾灸三壯。
風癇目戴上:在百會穴、崑崙穴和絲竹空穴處。
白話文:
腎臟脹痛且下墜,在關元穴艾灸三壯,在大敦穴艾灸七壯。驚風,在腕骨處治療。牙齒腐爛,在下承漿穴針灸。頭部搖晃、嘴巴張開、身體反折,在金門穴治療。突然發作的癲癇和豬癲癇,在巨闕穴艾灸三壯。紅色的遊走性風疹,在百會穴和委中穴治療。豬癲癇像豬喘氣一樣吐出泡沫,在巨闕穴艾灸三壯。風癇症導致眼睛往上翻,在百會穴、崑崙穴和絲竹空穴治療。
,羊癇:九椎下節間,灸三壯;,又法:大椎、鳩尾各三壯。角弓反折:百會。牛癇:鳩尾、大椎各三壯。馬癇:僕參二穴各三壯。又法:風府、臍下各三壯。脫肛:百會、長強。瀉痢:神闕。犬癇:兩手心,足太陽、肋戶,各一壯。吐乳:灸中庭,在膻中下一寸六分。
,雞癇:足諸陽,各三壯。夜啼:灸百會三壯。食癇:鳩尾上,五分三壯。
白話文:
-
羊癲瘋:在九椎下面的節間,灸三壯。另外一個方法:在大椎、鳩尾各灸三壯。
-
角弓反張:在百會穴灸。
-
牛癲瘋:在鳩尾、大椎各灸三壯。
-
馬癲瘋:在僕參穴各灸三壯。另外一個方法:在風府、臍下各灸三壯。
-
脫肛:在百會、長強穴灸。
-
腹瀉:在神闕穴灸。
-
犬癲瘋:在兩手心的足太陽、肋戶穴,各灸一壯。
-
吐奶:在膻中下一寸六分處的中庭穴灸。
3. 眼目門
子和曰:目之五輪,乃五臟六腑之精華,宗脈之所聚也。白屬肺金,赤屬心火,黑屬神光、屬腎水,兼屬肝木。目不因火則不病,白輪變赤,火乘肺也。肉輪赤腫,火乘脾也。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與腎也。赤脈貫目,肝火甚也。凡暴赤腫羞明,隱澀淚出不止,針神庭、上星、囟會、前頂、百會。翳者可使立退,腫者可使立消。
白話文:
子和說:眼睛的五個輪廓,是五臟六腑精華的所在,也是宗脈聚集的地方。白色屬於肺金,紅色屬於心火,黑色屬於神光,屬於腎水,兼屬於肝木。眼睛不會因為火而生病,白色的輪廓變成紅色,是火攻肺引起的。眼珠紅腫,是火攻脾引起的。黑色水光被遮蔽,是火攻肝和腎引起的。紅色脈絡貫穿眼睛,是肝火過旺引起的。凡是突然發作的紅腫,見不得光的;隱隱作痛,淚水不止的,針刺神庭、上星、囟會、前頂、百會等穴位。翳膜可以立即使它消退,腫脹可以立即使它消失。
眼紅澀爛:睛明、四白、合谷、臨泣,後三里、光明。血不養目:肝俞補,三里瀉。目爛流淚:大小骨空灸。眉間疼眼昏:攢竹沿皮刺、頭維。目生翳膜:先睛明、合谷、四白,後太陽、光明、大骨空、小骨空。迎風冷淚:先攢竹、大小兩骨空、後小骨空、三陰交、淚孔上,此穴米大,艾灸七壯,中指半指尖一穴米大,艾灸三壯。目生內障:瞳子髎、合谷、臨泣、睛明,後光明、天府、風池。
白話文:
1.眼睛紅澀爛:睛明、四白、合谷、臨泣、後三里、光明。血不養目:肝俞補,三里瀉。
眼睛紅澀爛,可以針灸睛明、四白、合谷、臨泣、後三里、光明穴。如果血不養目,可以針灸肝俞補穴,三里瀉穴。
2.眼睛爛流淚:大小骨空灸。
眼睛爛流淚,可以艾灸大小骨空穴。
3.眉間疼眼昏:攢竹沿皮刺、頭維。
眉間疼眼昏,可以針刺攢竹穴沿皮刺,頭維穴。
4.眼睛生翳膜:先睛明、合谷、四白,後太陽、光明、大骨空、小骨空。
眼睛生翳膜,先針灸睛明、合谷、四白穴,再針灸太陽穴、光明穴、大骨空穴、小骨空穴。
5.迎風冷淚:先攢竹、大小兩骨空、後小骨空、三陰交、淚孔上,此穴米大,艾灸七壯,中指半指尖一穴米大,艾灸三壯。
迎風冷淚,先針灸攢竹穴、大小兩骨空穴,再針灸小骨空穴、三陰交穴、淚孔上穴,淚孔上穴像米粒般大,艾灸七壯,中指半指尖一穴像米粒般大,艾灸三壯。
6.眼睛生內障:瞳子髎、合谷、臨泣、睛明,後光明、天府、風池。
眼睛生內障,可以針灸瞳子髎、合谷、臨泣、睛明穴,再針灸光明穴、天府穴、風池穴。
,目患外障:小骨空、太陽、睛明、合谷,後臨泣、攢竹、三里、內眥尖、灸五壯,即眼頭尖上。眼赤暴痛:合谷、太陽、三里、睛明,後太陽、攢竹、絲竹空。胬肉侵睛:風池、睛明、合谷、太陽,後風池、期門、行間,太陽。怕日羞明,目瞤赤爛:三稜針刺,目瞤外出血。
白話文:
-
眼睛有外障:針灸小骨空、太陽穴、睛明穴、合谷穴,後臨泣、攢竹穴、三里穴、內眥尖穴,艾灸五壯,即可在眼角尖上止血。
-
眼睛發紅疼痛:針灸合谷穴、太陽穴、三里穴、睛明穴,後太陽穴、攢竹穴、絲竹空穴。
-
眼角膜侵犯角膜:針灸風池穴、睛明穴、合谷穴、太陽穴,後風池穴、期門穴、行間穴、太陽穴。
-
怕陽光,眼睛畏光發紅,眼瞼腫痛發炎:用三稜針刺破,排出膿血。
,偷針,視背上有紅點,刺破出血皆治:小骨空、合谷、攢竹,二間,後睛明、行間、光明、太陽。目內紅腫:絲竹、攢竹。眉間骨疼:二間、攢竹。
白話文:
偷針:眼睛刺痛,就像被人用針偷刺一樣,在背上找到紅點,刺破出血就可以治癒:小骨空、合谷、攢竹、二間、後睛明、行間、光明、太陽穴。眼睛內部紅腫:絲竹、攢竹。眉間骨疼痛:二間、攢竹。
4. 瘧疾門
黃帝問曰:刺瘧奈何?岐伯對曰:瘧疾,《素問》分各經。危氏刺指,(即十宣穴也。)舌紅紫,出舌下紫血筋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如何針刺治療瘧疾?岐伯答道:瘧疾,《素問》中分屬各經絡。危氏刺指,(就是十宣穴。)舌頭紅紫,刺入舌頭下方的紫色血筋。
足太陽,先寒後熱,腰疼頭重,汗出不止:刺委中,三分五壯。
足少陽,寒熱不甚,見人心惕,汗多:刺俠谿,二分三壯。
足陽明,寒久乃熱生,汗出,喜見日光火光:刺衝陽,三分三壯。
足太陰,寒熱善嘔,嘔已乃衰:刺公孫,四分三壯。
足少陰,熱多寒少,嘔吐,甚欲閉戶:刺大鐘,二分。
足厥陰,小腹滿,小便不利:刺太衝,二分三壯。
心瘧神門,肝瘧中封,脾瘧商邱,肺瘧列缺,腎瘧太谿,胃瘧厲兌。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一開始覺得冷,後來又發熱,腰痛頭重,出汗不止,可以用針刺委中穴,深度三分,力度五分。
足少陽膽經,寒熱不嚴重,感到心慌意亂,出汗很多,可以用針刺俠谿穴,深度二分,力度三分。
足陽明胃經,長時間寒冷之後才發熱,出汗,喜歡照太陽或火光,可以用針刺衝陽穴,深度三分,力度三分。
足太陰脾經,寒熱交替,容易嘔吐,嘔吐完之後身體就虛弱,可以用針刺公孫穴,深度四分,力度三分。
足少陰腎經,多熱少寒,嘔吐,很想關起門來,可以用針刺大鐘穴,深度二分。
足厥陰肝經,小腹脹滿,小便不順利,可以用針刺太衝穴,深度二分,力度三分。
心經瘧疾用神門穴,肝經瘧疾用中封穴,脾經瘧疾用商丘穴,肺經瘧疾用列缺穴,腎經瘧疾用太谿穴,胃經瘧疾用厲兌穴。
歌曰:瘧疾將針刺曲池,經渠合谷共相宜。五分針刺於二穴,瘧疾纏身便得離。未愈更加三間刺,五分深刺莫憂疑。又兼氣痛憎寒熱,間使行針莫要遲。
白話文:
歌訣說:患了瘧疾要用針刺曲池穴,經渠穴、合谷穴也一起刺。在兩個穴位上扎五分深的針,就能解除纏身的瘧疾。如果還沒痊癒,就再扎三間穴,扎五分深不用考慮。如果還有氣痛、怕冷發熱的症狀,就應該間隔著扎針,不要耽擱。
5. 傷寒門
傷寒一日刺風府,陰陽分經次第取。
一日太陽風府:督脈。二日陽明之榮:大腸二間,胃內庭。三日少陽之俞:膽臨泣,三焦中渚。四日太陰之井:脾隱白,肺少商。五日少陰之俞:腎太谿,心神門。六日厥陰之經:肝中封,包絡間使。在表刺三陽經穴,在裡刺三陰經穴,六日過經未汗,刺期門、三里,古法也。惟陰症灸關元穴為妙。
汗、吐、下法非有他,合谷、內關、陰交杵。
白話文:
第一天:太陽經的風府穴,穴位於頸後髮際正中直上1.5寸。
第二天:陽明經的榮穴,榮穴指的是大腸的二間穴和胃的內庭穴,大腸二間穴位於大腸經上,內庭穴位於胃經上。
第三天:少陽經的俞穴,少陽經俞穴是膽經的臨泣穴和三焦的中渚穴,臨泣穴位於膽經上,中渚穴位於三焦經上。
第四天:太陰經的井穴,太陰經的井穴是脾經的隱白穴和肺經的少商穴,隱白穴位於脾經上,少商穴位於肺經上。
第五天:少陰經的俞穴,少陰經的俞穴是腎經的太谿穴和心經的神門穴,太谿穴位於腎經上,神門穴位於心經上。
第六天:厥陰經的經穴,厥陰經的經穴是肝經的中封穴和包絡的間使穴,中封穴位於肝經上,間使穴位於包絡經上。
六天過後,如果還沒有出汗,刺期門穴和三里穴,這就是古法。
只有陰症才灸關元穴,效果最佳。
汗法:針合谷,入二分。行九九數,搓數十次,男左搓,女右搓,得汗,行瀉法。汗止,身溫出針。如汗不止,針陰市,補合谷。
白話文:
汗法:用針刺入合谷穴,深度為二分。然後行九九數,搓數十次,男性搓左手合谷穴,女性搓右手合谷穴。如果出汗了,就進行瀉法。汗止後,身體溫熱時,就可以將針取出來。如果汗水沒有止住,可以再針刺陰市穴,並補刺合谷穴。
吐法:針內關,入三分。先補六次,瀉三次,行子午搗臼法三次,提氣上行,又推戰一次,病人多呼幾次即止。如吐不止,補九陽數,調勻呼吸三十六度。吐止,徐出針,急捫穴。吐不止,補足三里。
白話文:
針灸療法:針刺內關穴,針入三分深。先補法六次,瀉法三次,然後用子午搗臼法三次,再提氣上行,最後再推戰一次,讓病人多呼幾次氣,直到吐出東西為止。如果吐的現象一直沒有停止,則用補九陽數的方法,調整呼吸三十六次。吐止後,慢慢取出針,並立刻按壓穴位。如果吐的現象一直沒有停止,則續針足三里穴來治療。
下法:針三陰交,入三分。男左女右,以針盤旋右轉,六陰數畢,用口鼻閉氣,吞鼓腹中。將瀉,插一下其人即泄。鼻吸手瀉三十六遍,方開口鼻之氣,插針即泄。如泄不止,針合谷,升九陽數。凡汗吐下,仍分陰陽補瀉。
白話文:
下法:針灸三陰交穴,針刺入皮膚三分。男性取左腿,女性取右腿,用針盤旋右轉,轉動六陰的次數完畢後,用口鼻閉氣,將氣吞進肚子裡。將要瀉下時,刺一下,病人就會瀉下。用鼻子吸氣,用手排出三十六次,然後才開口鼻呼氣,刺入針後就會瀉下。如果瀉下不止,可以針刺合谷穴,升九陽的次數。凡是汗吐下等治療方法,都要根據陰陽來補瀉。
寒頭痛:合谷、攢竹、太陽。無汗:內庭、合谷、復溜、百勞。胸脅痛:大陵、期門、膻中、勞宮。狂不識尊卑:曲池、絕骨、百勞、湧泉。大熱不退:曲池、絕骨、三里、大椎、湧泉、合谷俱瀉。退後餘熱:風門、合谷、行間、絕骨。汗多:內庭、合谷、復溜、百勞。
白話文:
**寒頭痛:**按壓合谷、攢竹、太陽穴。
無汗: 按壓內庭、合谷、復溜、百勞穴。 胸脅痛: 按壓大陵、期門、膻中、勞宮穴。 狂不識尊卑: 按壓曲池、絕骨、百勞、湧泉穴。 大熱不退: 放血曲池、絕骨、三里、大椎、湧泉、合谷穴。 退後餘熱: 按壓風門、合谷、行間、絕骨穴。 汗多: 按壓內庭、合谷、復溜、百勞穴。
,大便不通:章門、照海、支溝、太白。小便不通:陰谷、陰陵泉。六脈俱無:合谷、復溜、中極。發痙不省人事:曲池、合谷、人中、復溜。發黃:腕骨、申脈、外關、湧泉。脅痛:支溝、章門、陽陵泉、委中。過經不汗:期門。如四肢厥逆冷:復溜順骨刺之。
白話文:
大便不通:章門穴、照海穴、支溝穴、太白穴。
小便不通:陰谷穴、陰陵泉穴。
六脈俱無:合谷穴、復溜穴、中極穴。
發痙不省人事:曲池穴、合谷穴、人中穴、復溜穴。
發黃:腕骨穴、申脈穴、外關穴、湧泉穴。
脅痛:支溝穴、章門穴、陽陵泉穴、委中穴。
過經不汗:期門穴。
如果四肢厥逆冷:復溜穴順著骨頭刺入。
,如脈浮:寒補絕骨,熱瀉絕骨。如浮洪:瀉之。如沉細:補之。口噤目閉藥不下:合谷。狐惑口生瘡:黃連犀角湯。蟲在內食:地倉。傷寒吐蛔:烏梅湯、灸中脘。痞結脅積疼:期門。當汗不汗:合谷。自汗:復溜。牙關緊急,項強反張,目直視:列缺。
,如痞氣結胸,兩目昏黃,汗不通:湧泉三分出汗。
白話文:
-
脈象浮:寒症則補絕骨穴,熱症則瀉絕骨穴。
-
脈象浮洪:瀉之。
-
脈象沉細:補之。
-
口不能張,眼睛閉合,藥物無法吞嚥:合谷穴。
-
狐惑口生瘡:黃連犀角湯。
-
體內有蟲子在吃人:地倉穴。
-
傷寒吐蛔蟲:烏梅湯、灸中脘。
-
痞結脅積疼痛:期門穴。
-
應該發汗卻不發汗:合谷穴。
-
自汗:復溜穴。
-
牙關緊閉,頸項強直反張,眼睛直視:列缺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