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易學》~
1. 卷上
2. 針灸源流
《素問》十二卷,世稱黃帝岐伯問答之書。及觀其旨意,殆非一時之言,而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劉向指為諸韓公子所著,程子謂出戰國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禮記》之萃於漢儒,而與孔子、子思之言並傳也。蓋《靈蘭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紀》等篇,無非闡明陰陽五行生制之理,配象合德,實切於人身。
其諸色脈病名,針刺治要,皆推是理以廣之,而皇甫謐之《甲乙》,楊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於此,而微有異同。醫家之綱法,無越於是書矣。然按《漢書·藝文志》,有《內經》十八卷及扁鵲名,白氏云《內經》凡三家,而《素問》之目乃不列。至《隋·經籍志》始有《素問》之名,而指為《內經》。
唐·王冰乃以《九靈》九卷,牽合《漢志》之數,而為之註釋,復以《陰陽大論》托為張公所藏,以補其亡逸,而其用心亦勤矣。惜乎朱墨混淆,玉石相亂,訓詁失之於迂疏,引援或至於未切。至宋·林億、高若訥等,正其誤文,而增其缺義,頗於冰為有功。
《難經》十三卷,秦越人祖述《黃帝內經》,設為問答之辭,以示學者。
《子午經》一卷,論針灸之要,撰成歌訣,後人依託扁鵲者。
《千金方》,唐·孫思邈所撰。至引導之要,無不周悉。
《十四經發揮》三卷,許昌滑壽伯仁,傳針法於東平高洞陽,得其開闔流注交別之要。而施治功,以盡醫之神妙。
《神應經》一卷,乃宏綱陳會所撰。先著《廣愛書》十二卷,慮其浩瀚,獨取一百一十九穴,總成一帙,以為學者守約之規南昌劉瑾校。
《古今醫統》、《乾坤生意》、《醫學入門》、《醫經小學》中,取關於針灸諸姓氏,各見原書。
《玄機秘要》,三衢繼洲楊濟時家傳著集。
《針灸大成》,總輯以上諸書,類成一部,分為十卷。委晉陽靳賢選集校正。後人習學,屢試屢效。
白話文:
《素問》這本書共有十二卷,一般認為是黃帝與岐伯問答的紀錄。但仔細研究其內容,會發現它並非一時一人所寫成。劉向認為是戰國時期諸韓公子的作品,程子則認為是戰國末期的著作。它的性質就像《禮記》彙集了漢代儒生的見解,與孔子、子思的言論並列流傳。《靈蘭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紀》等篇章,都在闡述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以事物來比喻人體的狀況,非常貼近人身。
書中提到的各種脈象、病名,以及針刺治療的要點,都是根據這些理論加以延伸的。皇甫謐的《甲乙經》、楊上善的《太素經》,也都是以《素問》為基礎,只是有些微的差異。《素問》可說是醫學的綱領。然而,根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有《內經》十八卷及扁鵲的名號,白氏也說《內經》共有三家,但《素問》這個名稱卻沒有被列入。直到《隋書·經籍志》才出現《素問》的名稱,並將其歸為《內經》的一部分。
唐朝的王冰將《九靈》九卷與《漢志》的記載相牽合,為其作註解,並假託《陰陽大論》為張公所藏,以補足遺失的部分,可見他很用心。可惜的是,註解和原文混雜,真偽難辨,訓詁解釋又過於迂腐,引用的例子也不太恰當。到了宋朝,林億、高若訥等人校正了《素問》的錯字,並補充了缺漏的內容,他們對王冰的注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難經》共有十三卷,是秦越人(即扁鵲)根據《黃帝內經》的精神,以問答的形式寫成的,用來教導後學。
《子午經》只有一卷,主要論述針灸的要點,並編成了歌訣,後人將其歸於扁鵲的名下。
《千金方》是唐代孫思邈所著,其中關於導引的方法,無不詳細說明。
《十四經發揮》共有三卷,作者是許昌的滑壽(字伯仁),他將針法傳給了東平的高洞陽,得到了經脈開合、流注交會的要領,將針灸的療效發揮到了極致。
《神應經》只有一卷,是宏綱陳會所著。他先前寫了《廣愛書》十二卷,因為內容太多,就從中選取了一百一十九個穴位,編成一冊,方便學者學習。南昌的劉瑾對此書進行了校勘。
《古今醫統》、《乾坤生意》、《醫學入門》、《醫經小學》等書中,凡是提及針灸的內容,各書都有記載,可查閱原書。
《玄機秘要》是三衢的繼洲楊濟時家族世代傳承的醫學著作。
《針灸大成》總結了以上各書的內容,將其歸類編纂成十卷,由晉陽的靳賢選集校正。後人學習此書,屢次試用,都能看到療效。
3. 一手法
(手法歌、修針、取寸、持針、定神、補瀉法、退針、合法、暈針)
白話文:
(關於針灸手法的歌訣、修理針具、量取穴位、拿針姿勢、集中精神、補瀉方法、退針技巧、操作規範、暈針處理)
4. 手法歌
三陰三陽氣血分,凝滯全憑用金針,左指點穴知真所,右手持針須靜心。補要久留虛不虛,瀉要去疾實不侵,轉左陰中能生陽,旋右陽中可生陰。發明《素》、《難》真玄妙,景仰岐黃秘訣深。誠欲勞心勞力學,必往愈明愈哲尋。譬如閉戶造車輛,出門合轍值千金。企望志士細推此,機秘千載有知音。
白話文:
人體的陰陽氣血分為三陰三陽,如果氣血凝滯不通,就要靠針灸來疏通。用左手手指按壓穴位,確認準確位置,右手拿針的時候必須心神寧靜。用補法時,要讓針停留在穴位久一點,才能補虛;用瀉法時,要快速出針,才能瀉實,而不會傷害到正氣。針往左轉動,能把陰轉為陽,針往右轉動,能把陽轉為陰。古籍《素問》、《難經》闡述的道理真是玄妙,我非常景仰岐伯和黃帝的醫學精髓。如果真的想用心學習,必須努力探究,才能越來越明白其中的奧秘。如果像關起門來造車,不考慮實際情況,等到出門時才發現和既有車轍不合,就算造出來價值千金也沒用。希望有志之士仔細研究針灸的奧妙,這種醫學的精髓,千年以來一定會有人了解。
5. 論修針
古針有九,先屢造總不如法,後得吾師口授,用縫衣大鋼針一個,長二寸,或一寸五分,三稜針一個,皆以銅絲纏其首,極緊,留下三分,已足用矣。鋼針即古毫針也,醫百病,內有手法列後;三稜針刺而即出,出血,無手法,曰瀉針,醫百病。毫針去鋒,遇筋筋躲,逢骨骨頂,不傷肌肉;三稜針不去鋒,便出血也。
以金造針更佳。(外一針二穴,用長針五六寸。)
又偶斷針者,再將原針穴邊復刺一針補之,即出。或用磁石引針出。(磁石即吸鐵石。)
白話文:
古代的針有九種,我一開始自己嘗試製作,總是不符合標準。後來得到我老師的口頭傳授,知道要用縫衣服的大鋼針一根,長度為二寸或一寸五分,以及三稜針一根,都在針頭的地方用銅絲緊緊纏繞,留下三分長度就足夠使用了。鋼針就是古代的毫針,可以治療各種疾病,內有使用手法在後面列出;三稜針刺入後就立即拔出,使其出血,沒有手法,稱為瀉針,可以治療各種疾病。毫針針尖鈍化後,遇到筋就會避開,碰到骨頭就會停住,不會傷到肌肉;三稜針針尖沒有鈍化,就會出血。
用金子打造針更好。(另外,還有一種一針扎兩個穴位的用法,需要用到五六寸長的長針。)
此外,如果遇到斷針的情況,可以再在原先扎針的穴位旁邊重新扎一針,把斷針逼出來。或者可以用磁鐵把斷針吸出來。(磁鐵就是吸鐵石。)
6. 論取寸
人有高低,因寸有長短。取病人手中指中節,屈指二橫紋頭為一寸,刺手足並背橫量用之。病人仰臥後,心蔽骨頭下至臍邊,以稻草量定掐之,分為八寸。無蔽骨,取岐骨下分為九寸,去一寸,仍八寸,刺腹上下用之。病人兩乳間,以稻草量定,分為八寸,刺腹橫量用之。病人前眉心至大椎,分為一尺八寸,刺頭面用之。
病人目內眥至外眥為一寸,刺頭橫量用之。
白話文:
人的身高有高有矮,所以寸的長度也會不同。取病人手中指的中間指節,彎曲手指時的兩條橫紋頭之間為一寸。針刺手部、足部及背部時,都使用這種橫向量取的方式。
讓病人仰躺,從心蔽骨(胸骨)的下端到肚臍邊,用稻草量取長度並做好記號,這段距離分成八寸。如果沒有蔽骨,就取恥骨聯合下緣處開始量取,分成九寸,再減去一寸,仍然是八寸,針刺腹部上下時就用這個方式量取。
病人的兩乳之間,用稻草量取長度並做好記號,分成八寸,針刺腹部橫向時就用這個方式量取。
從病人的前額眉心到第七頸椎棘突(大椎),分成一尺八寸,針刺頭面部位時就用這個方式量取。
病人的內眼角到外眼角之間的距離為一寸,針刺頭部橫向時就用這個方式量取。
7. 論持針
將穴認真,醫以左手大指甲,或以次指甲掐定,用力重掐,病人覺麻木走氣,或動脈應手,即得穴也,右手大指、次指持針刺之。觀針如不光明,插地十餘下自明。新針先以口溫而後刺,刺過幾人,成熟針也,不必溫。
白話文:
要找穴位時,要認真仔細。醫生用左手的大拇指指甲,或者用食指的指甲掐住穴位,用力重掐,病人如果感覺到麻麻的、有氣在竄動的感覺,或是摸到脈搏在跳動,就表示找對穴位了。然後,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拿針來扎。如果覺得針看起來不夠光亮,就在地上插個十幾下,針就會變亮。新針要先用嘴哈氣溫一下再扎,扎過幾個人之後,針就變成熟針了,就不需要再溫針了。
8. 論定神
當刺時,醫言勿驚,虛點幾針,病家不懼而後刺之。醫家氣象從容,目無旁視,心無別營,手如握虎,勢若擒龍,用針自無不妙。
白話文:
當要下針的時候,醫生會告訴病人不要害怕,先用針輕輕點幾下,等病人不感到恐懼後再正式下針。醫生本身要氣定神閒、態度從容,眼睛不要看旁邊,心裡不要想其他事情,手握針的樣子要像握住老虎一樣,下針的氣勢要像擒拿龍一樣,這樣用針自然沒有不好的。
9. 四明高氏補瀉
《拔萃》云:瀉法,令病人咳嗽一聲,捻針入腠理。病人吸氣一口,針至六分,覺針沉澀,復退三分,再覺沉澀,更退針一豆許,仰手轉針頭向病所,以手循經絡捫至病所,合手回針,引氣直過針所三寸,隨呼徐徐出針,勿閉其穴,(令走氣也。)命之曰瀉。
補法,令病人咳嗽一聲,捻針入腠理,病人呼氣一口,納針至八分,覺針沉緊,復退一分,更覺沉緊,仰手轉針頭向病所,依前循捫其病所,氣至病所,隨吸而走出針,速按其穴,(恐走氣也。)命之曰補。(上言沉緊者,氣至也。古云:氣至速而效速,氣至遲而效遲,候之不至病危。
)又云:呼不過三,吸不過五。
《明堂》云:當補之時,候氣至病所,更用生成之息數,令病人鼻中吸氣,口中呼氣,病家自覺熱矣。當瀉之時,使氣至病所,更用生成之息數,令病人鼻中出氣,口中吸氣,按所病之處,病家自覺清涼矣。
《神應經》轉針瀉法:針男女左邊,醫用右手大指向前,食指向後。針男女右邊,醫用左手大指向前,食指向後,皆外轉為瀉。
補法:針男女左邊,醫以右手食指向前,大指向後。針男女右邊,醫以左手食指向前,大指向後,皆內轉為補。至於男背上中行左轉為補,右轉為瀉。
腹中行右轉為補,左轉為瀉。女背中行右為補而左為瀉,腹中行左為補而右為瀉,蓋男子背陽腹陰,女子背陰腹陽,男女不同,惟此耳。
凡瀉皆以六數,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有用三六、有六六,不同。凡補皆以九數,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九。一次三九,二次三九,三次三九,九九八十一數。又治熱針去疾,治寒針久留。提針為補為熱,插針為瀉為寒。
白話文:
四明高氏補瀉
《拔萃》這本書提到:使用瀉法時,先讓病人咳嗽一聲,然後將針刺入皮膚的紋理間。接著,病人吸一口氣,針刺入約六分深,當感覺針有些阻滯時,再將針退回三分,如果又感到阻滯,則再退針像豆粒大小的距離,然後將手掌向上翻轉,讓針頭朝向病痛的部位,用手沿著經絡撫摸到病痛處,同時將手收回並轉動針,引導氣息直接通過針刺部位三寸的距離,然後隨著病人呼氣慢慢將針拔出,不要馬上封閉針孔(這是為了讓氣散發出去)。這就叫做瀉法。
使用補法時,先讓病人咳嗽一聲,然後將針刺入皮膚的紋理間。接著,病人呼一口氣,針刺入約八分深,當感覺針有些緊澀時,再將針退回一分,如果又感到緊澀,則將手掌向上翻轉,讓針頭朝向病痛的部位,依照先前的方式撫摸到病痛處,當氣息到達病痛處時,就隨著病人吸氣快速將針拔出,並立即按壓針孔(這是為了避免氣散失)。這就叫做補法。(前面說的“沉緊”的意思是氣已經到達。古人說:氣到得快,效果就快;氣到得慢,效果就慢;如果氣一直不到,病情就會危險。)
書中又說:呼氣不要超過三次,吸氣不要超過五次。
《明堂》這本書說:進行補法的時候,要等到氣到達病痛處,再配合使用“生成之息”的方法,讓病人用鼻子吸氣,用嘴巴呼氣,病人自己會感覺到發熱。進行瀉法的時候,也要等到氣到達病痛處,再配合使用“生成之息”的方法,讓病人用鼻子呼氣,用嘴巴吸氣,然後按壓病痛部位,病人自己會感覺到清涼。
《神應經》裡提到轉針的瀉法:針刺在男性或女性的左邊時,醫生用右手的拇指向前,食指向後轉動針。針刺在男性或女性的右邊時,醫生用左手的拇指向前,食指向後轉動針。這些都是向外轉動針,屬於瀉法。
補法:針刺在男性或女性的左邊時,醫生用右手的食指向前,拇指向後轉動針。針刺在男性或女性的右邊時,醫生用左手的食指向前,拇指向後轉動針。這些都是向內轉動針,屬於補法。至於男性背部中間的經絡,向左轉針為補,向右轉針為瀉。腹部中間的經絡,向右轉針為補,向左轉針為瀉。女性背部中間的經絡,向右轉針為補,向左轉針為瀉。腹部中間的經絡,向左轉針為補,向右轉針為瀉。這是因為男子背部為陽,腹部為陰;女子背部為陰,腹部為陽,男女有所不同,只有這個區別而已。
凡是使用瀉法,都使用六的倍數,例如: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有時使用三六,有時使用六六,次數有所不同。凡是使用補法,都使用九的倍數,例如: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九。有時一次用三個九,有時兩次用三個九,有時三次用三個九,總共最多到九九八十一數。另外,治療熱症時要快速拔針,治療寒症時要留針久一些。提針屬於補法,可以溫熱身體;插針屬於瀉法,可以使身體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