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先

《針灸易學》~ 卷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6)

1. 繼洲楊先生治症總要認症定穴治法

中風不省人事:人中、中衝、合谷、啞門、大敦。口噤不開:頰車、人中、承漿、百會、合谷瀉。廉泉、人中。口眼喎斜:頰車、地倉、人中、承漿、合谷、百會。婦人不生子:合谷瀉,三陰交補,中極、子宮灸。鼻衄不止:合谷、上星、百勞、風府、迎香、人中、印堂。

,口內生瘡:海泉、人中、承漿、合谷,後金津、玉液。手臂麻木不仁:肩髃、曲池、合谷、肩井、列缺。舌腫難言:廉泉、金津、玉液、天突、少商。心胸疼痛:大陵、內關、曲澤、中脘、上脘、三里。腹內疼痛:內關、三里、中脘、水分、關元、天樞。兩足麻木:陽輔、陽交、絕骨、行間、崑崙、丘墟。

,兩膝紅腫:膝關、委中、陽陵、中脘、豐隆。足不能行:丘墟、行間、崑崙、太衝、三里、陽輔。腳弱無力:公孫、三里、絕骨、申脈,崑崙、陽輔。渾身浮腫生瘡:曲池、合谷、行間、內庭。小便不通:陰陵、氣海、三陰交、陰谷,大陵。小便滑數:中極、腎俞、陰陵、三陰交、氣海。

,大便秘結:章門,太白、照海。大便泄瀉:中脘,天樞,中極灸。痢疾如赤:內庭、天樞、隱白、氣海、照海、內關。如白,裡急後重,大痛:外關、中脘、天樞。臟毒下血:承山、脾俞、精宮、長強。脫肛久痔:二白、百會、精宮、長強。翻胃吐食:中脘、脾俞、中魁、三里。

,肺癰咳嗽:肺俞,膻中、支溝、大陵、風門、三里。久咳不愈:肺俞、三里、膻中、乳根、風門、缺盆。消渴:金津、玉液、承漿、海泉、人中、廉泉、氣海、腎俞。遺精白濁:心俞、腎俞、關元、陰交、命門、白環俞。陰汗偏墜:蘭門、陰交、歸來,大敦。陰門忽紅腫痛:會陰、中極、三陰交、百會。

,發背癰疽:肩井、委中、天應、騎竹馬取之。渾身發紅丹:百會、曲池,三里、委中。肚中氣塊、痞塊、積塊:三里、塊中、塊尾。口臭難近:承漿、齦交、金津、玉液。小兒脫肛:百會、長強,大腸俞。咳逆發噫:膻中、中脘、大陵、三里、肺俞、行間。重舌腰痛:合谷、承漿、金津、玉液、海泉、人中。

健忘失記:列缺、心俞、神門、少海、中脘、三里。小便淋瀝:陰谷、關元、氣海、三陰交。牙關脫臼:頰車、百會、承漿、合谷。舌強難言:金津、玉液、廉泉、風府。口吐清涎:大陵、膻中、中脘、勞宮。瘰癧結核:肩井、曲池、天井、三陽絡、陰陵泉。發痧等症:水分、百勞、大陵、委中。

,脅肋疼痛:支溝、章門、外關。如怒氣,刺行間。腰腳疼痛:委中、人中。腰脊強痛:委中出血。腎虛腰疼:腎俞、委中、太谿、白環俞。四肢浮腫:中都、合谷、曲池、液門、行間、內庭。單蠱脹:氣海、行間。雙蠱脹:支溝、合谷、曲池、水分、三里、陰交、行間、內庭。

白話文:

[繼洲楊先生治療病症總要辨證定穴治療方法]

中風失去意識:刺激人中、中衝、合谷、啞門、大敦穴。 口緊閉不開:刺激頰車、人中、承漿、百會、合谷瀉。 廉泉、人中穴。 口眼歪斜:刺激頰車、地倉、人中、承漿、合谷、百會穴。 婦女不孕:合谷瀉,三陰交補,中極、子宮灸穴。 鼻血流不止:刺激合谷、上星、百勞、風府、迎香、人中、印堂穴。

口腔內生瘡:刺激海泉、人中、承漿、合谷,後金津、玉液穴。 手臂麻木無力:刺激肩髃、曲池、合谷、肩井、列缺穴。 舌頭腫脹難言:刺激廉泉、金津、玉液、天突、少商穴。 心胸疼痛:刺激大陵、內關、曲澤、中脘、上脘、三里穴。 腹部疼痛:刺激內關、三里、中脘、水分、關元、天樞穴。 雙腳麻木:刺激陽輔、陽交、絕骨、行間、崑崙、丘墟穴。

兩膝紅腫:刺激膝關、委中、陽陵、中脘、豐隆穴。 腳無法行走:刺激丘墟、行間、崑崙、太沖、三里、陽輔穴。 腳弱無力:刺激公孫、三里、絕骨、申脈,崑崙、陽輔穴。 全身浮腫生瘡:刺激曲池、合谷、行間、內庭穴。 小便不通:刺激陰陵、氣海、三陰交、陰谷,大陵穴。 小便頻繁:刺激中極、腎俞、陰陵、三陰交、氣海穴。

大便乾結:刺激章門,太白、照海穴。 大便腹瀉:刺激中脘,天樞,中極灸穴。 痢疾如赤:刺激內庭、天樞、隱白、氣海、照海、內關穴。 如白,裏急後重,大痛:刺激外關、中脘、天樞穴。 髒毒下血:刺激承山、脾俞、精宮、長強穴。 脫肛久痔:刺激二白、百會、精宮、長強穴。 反胃嘔吐食物:刺激中脘、脾俞、中魁、三里穴。

肺病咳嗽:刺激肺俞,膻中、支溝、大陵、風門、三里穴。 久咳不愈:刺激肺俞、三里、膻中、乳根、風門、缺盆穴。 消渴:刺激金津、玉液、承漿、海泉、人中、廉泉、氣海、腎俞穴。 遺精白濁:刺激心俞、腎俞、關元、陰交、命門、白環俞穴。 陰汗偏墜:刺激蘭門、陰交、歸來,大敦穴。 陰門忽然紅腫痛:刺激會陰、中極、三陰交、百會穴。

背癰疽:刺激肩井、委中、天應、騎竹馬取之穴。 全身發紅丹:刺激百會、曲池,三里、委中穴。 肚中氣塊、痞塊、積塊:刺激三里、塊中、塊尾穴。 口臭難近:刺激承漿、齦交、金津、玉液穴。 小兒脫肛:刺激百會、長強,大腸俞穴。 咳嗽逆嘔:刺激膻中、中脘、大陵、三里、肺俞、行間穴。 重舌腰痛:刺激合谷、承漿、金津、玉液、海泉、人中穴。

健忘失憶:刺激列缺、心俞、神門、少海、中脘、三里穴。 小便淋瀝:刺激陰谷、關元、氣海、三陰交穴。 牙關脫臼:刺激頰車、百會、承漿、合谷穴。 舌強難言:刺激金津、玉液、廉泉、風府穴。 口吐清涎:刺激大陵、膻中、中脘、勞宮穴。 瘰癧結核:刺激肩井、曲池、天井、三陽絡、陰陵泉穴。 發痧等症:刺激水分、百勞、大陵、委中穴。

脅肋疼痛:刺激支溝、章門、外關穴。 如怒氣,刺行間穴。 腰腳疼痛:刺激委中、人中穴。 腰脊強痛:刺激委中出血穴。 腎虛腰疼:刺激腎俞、委中、太溪、白環俞穴。 四肢浮腫:刺激中都、合谷、曲池、液門、行間、內庭穴。 單蠱脹:刺激氣海、行間穴。 雙蠱脹:刺激支溝、合谷、曲池、水分、三里、陰交、行間、內庭穴。

失志癡呆:刺激神門、鬼眼、百會、鳩尾、齦交、承漿穴。 挫閃腰肋疼:先刺激尺澤、委中、人中,後昆侖、束骨、支溝、陽陵泉穴。 小腹脹滿:刺激內庭、三里、三陰交:後照海、大敦、補瀉氣海穴。 專門治療婦人血塊疼痛,小便不利,各種氣疼。 水不能進爲五噎:刺激勞宮、中魁、中脘、三里、大陵、支溝、上脘;後脾俞、胃俞,補多瀉少。刺激膻中、太白、食關穴。

哮喘咳嗽喘息:先刺激俞府、天突、膻中、肺俞、三里、中脘,後膏肓、氣海、關元、乳根穴。 咳嗽紅痰:先刺激百勞、肺俞,中脘、三里,後膏肓、腎俞、肺俞、乳根穴。 吐血等症:先刺激膻中、中脘、氣海、三里、乳根、支溝,後肺俞、腎俞、肝俞、心俞、膏肓俞、關元穴。 咽喉等症,腫痛:刺激少商、天突、合谷穴。

雙乳蛾症:刺激少商、金津、玉液穴。 單乳蛾症:刺激少商、合谷、海泉穴。 癇症:刺激上星、鬼祿、鳩尾、湧泉、心俞、百會穴。 馬癇:刺激照海、鳩尾、心俞、百會穴。 風癇:刺激神庭、素髎、湧泉穴。 食癇:刺激鳩尾、中脘、少商穴。 豬癇:刺激湧泉、心俞、三里、鳩尾、中脘、少商、巨闕穴。或刺、或灸、或出血,分開治療。

四肢麻木:刺激肩髃曲池、合谷、腕骨、風市、崑崙、行間、三里、絕骨、通裏、委中、陽陵,補多瀉少。如紅腫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