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易學》~ 卷下 (9)
卷下 (9)
1. 十二經圖十二經穴十二經補瀉八法圖
風市:膝上外廉兩筋中,以手著腿,中指盡處是。五壯,五分。
中瀆:髀外膝上五寸,分肉間陷中。五壯,五分。
陽關:陽陵泉上三寸,犢鼻外陷中。五分。
陽陵泉:膝下一寸,胻外廉陷中,蹲坐取,膽土穴也。七壯,六分。
陽交:足外踝上七寸,斜屬三陽分肉之間。三壯,六分。
外丘:外踝上七寸。三壯,三分。
光明:外踝上五寸。三壯,三分。
陽輔: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上,去丘墟七寸,膽火穴也。三壯,五分,瀉之。
懸鐘: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摸尖骨是。五壯,六分。
邱墟:足外踝下從前陷中骨縫中,去臨泣三寸,膽原穴也。三壯,五分。
臨泣:足小趾、次趾本節後陷中,去俠谿一寸五分,膽木穴也。三壯,二分。
地五會:足小趾、次趾本節後陷中,去俠谿一寸。一分。
俠谿:足小趾、次趾岐骨間,本節前陷中,膽水穴也。三壯,三分,補之。
竅陰:足小趾、次趾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膽金穴也。三壯,一分。
白話文:
風市穴:位於大腿外側,膝蓋上方兩條筋的中間,將手貼在大腿上,中指指尖的位置就是。艾灸五壯,針刺五分深。
中瀆穴:位於大腿外側,膝蓋上方五寸處,兩塊肌肉之間的凹陷處。艾灸五壯,針刺五分深。
陽關穴:位於陽陵泉穴上方三寸,膝蓋外側凹陷處。針刺五分深。
陽陵泉穴:位於膝蓋下方一寸,小腿外側的凹陷處,取穴時需蹲坐,是膽經的土穴。艾灸七壯,針刺六分深。
陽交穴:位於腳踝外側上方七寸,屬於足三陽經分肉之間。艾灸三壯,針刺六分深。
外丘穴:位於腳踝外側上方七寸。艾灸三壯,針刺三分深。
光明穴:位於腳踝外側上方五寸。艾灸三壯,針刺三分深。
陽輔穴:位於腳踝外側上方四寸,腓骨前方,絕骨末端上方,距離丘墟穴七寸,是膽經的火穴。艾灸三壯,針刺五分深,此穴宜瀉法。
懸鐘穴:位於腳踝外側上方三寸的動脈搏動處,摸到尖骨的位置就是。艾灸五壯,針刺六分深。
丘墟穴:位於腳踝外側下方,腳踝骨與腳後跟之間,從腳踝骨前方凹陷處的骨縫中取穴,距離臨泣穴三寸,是膽經的原穴。艾灸三壯,針刺五分深。
臨泣穴:位於腳小趾和次趾後方的關節後凹陷處,距離俠谿穴一寸五分,是膽經的木穴。艾灸三壯,針刺二分深。
地五會穴:位於腳小趾和次趾後方的關節後凹陷處,距離俠谿穴一寸。針刺一分深。
俠谿穴:位於腳小趾和次趾岐骨之間,本關節前方的凹陷處,是膽經的水穴。艾灸三壯,針刺三分深,此穴宜補法。
竅陰穴:位於腳小趾和次趾外側,距離指甲角像韭菜葉的距離,是膽經的金穴。艾灸三壯,針刺一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