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期丸
XIAN Q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方出《廣筆記》卷二,名見《醫學正傳》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56)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先期丸中包含枇杷葉,主要基於其止咳化痰的功效。枇杷葉味苦、性涼,入肺經,具有清肺止咳、化痰降氣的作用。
在先期丸中,枇杷葉主要針對初期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其清肺止咳作用可以緩解肺氣鬱結導致的咳嗽,而化痰降氣作用則有助於排出痰液,改善胸悶不適。
因此,枇杷葉的加入,有助於緩解初期咳嗽症狀,促進患者恢復。
先期丸方劑中加入白芍,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緩解疼痛:白芍具有鎮痛作用,能緩解因氣滯血瘀所引起的腹痛、腰痛等症狀。先期丸主治婦人血氣虛弱,經行腹痛,白芍的鎮痛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狀況。
- 養血柔肝: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的功效。先期丸針對血虛肝鬱所致的月經不調、經行腹痛等症狀,白芍能補益氣血,疏肝解鬱,調節月經週期,緩解疼痛。
總之,白芍在先期丸方劑中發揮著鎮痛、養血柔肝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婦科疾病的效果。
先期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清熱: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先期丸主要用於治療熱病初期,患者常伴有發熱、口渴、脈數等熱象,生地黃可以清熱降火,緩解患者的熱證。
- 養血生津: 熱病初期,患者津液消耗較多,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生地黃能養陰生津,補充人體津液,緩解口渴、皮膚乾燥等症狀,同時也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總而言之,生地黃在先期丸中發揮著滋陰清熱、養血生津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熱病初期患者的熱證和津液不足,促進疾病的恢復。
先期丸中加入熟地黃,是基於其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針對先期虛寒證所致的症狀。
熟地黃為地黃經炮製後所得,藥性溫和,更易於吸收。對於先期證患者,由於腎氣虛損,精血不足,導致面色蒼白、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等症狀,熟地黃可以補益腎陰,滋養精血,從根本上改善這些症狀。
此外,熟地黃還具有緩解寒性症狀的作用,對於先期證患者常伴有的畏寒肢冷、小腹冷痛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先期丸中包含青蒿,主要原因在於青蒿具有清熱解暑、涼血止血的功效,能有效治療熱病初起,邪氣犯表,症狀如發熱、頭痛、惡寒、口渴等。
青蒿的苦寒之性,可以清熱解表,驅散外邪;涼血止血的作用,則可以治療熱病引起的血熱妄行。因此,青蒿在先期丸中,可起到清熱解表、涼血止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熱病初起,達到緩解症狀,促進病患康復的效果。
先期丸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斂肺止咳,固澀精氣:五味子味酸收斂,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斂肺止咳、固澀精氣的功效。先期丸主治肺氣虛弱,咳嗽氣喘,痰多而稀,容易汗出等症,五味子可收斂肺氣,止咳化痰,同時還能固澀精氣,防止汗出過多,達到補肺固澀的效果。
- 補益心脾,改善體虛:五味子還具有補益心脾的功效,能增強心脾功能,改善體虛乏力,提高機體免疫力。先期丸常用於體質虛弱的患者,五味子的加入能夠起到補益心脾,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增強治療效果。
先期丸方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調和藥性,減緩毒性:甘草性平味甘,具有緩和藥性、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先期丸中包含多味藥材,性味各不相同,甘草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避免藥物相互剋制,減緩藥物毒性,使藥物更安全有效的作用。
-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如甘草與黃芪搭配使用,能提高黃芪補氣的功效。在先期丸中,甘草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能增強整體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先期丸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腎固精: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的功效。先期丸主要用於治療腎虛精關不固所致的遺精、滑精等症狀,而山茱萸能補腎固精,使腎氣充足,精關緊閉,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 斂陰止汗:山茱萸還有斂陰止汗的功效,對於因腎虛引起的盜汗、自汗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先期丸中加入山茱萸,可協同其他藥物一起,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先期丸中加入黃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濕: 先期丸主治濕熱蘊蒸所致的熱淋、尿頻、尿痛等症。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能有效清除濕熱,改善尿路炎症。
- 涼血止血: 部分先期丸方劑可能還會出現血尿的症狀,而黃柏亦具涼血止血功效,能有效控制血尿,緩解患者的痛苦。
總之,黃柏在先期丸方劑中起著清熱燥濕、涼血止血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濕熱蘊蒸所致的泌尿系統疾病。
先期丸中包含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肝腎,強筋骨: 續斷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先期丸主要用於治療肝腎虧虛,筋骨不健所致的腰膝痠軟、行走不便等症狀,而續斷的補益肝腎、強筋骨作用,正好能針對病症的根本,起到改善體質的作用。
- 祛風濕,止痛: 續斷亦具有一定的祛風濕、止痛功效,能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而引起的腰膝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先期丸中加入續斷,可以進一步加強其祛風濕止痛的效果,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先期丸中包含阿膠,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血滋陰: 阿膠性甘平,入肺、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之效。先期丸主治血虛證,症見面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脣甲色淡、四肢乏力等。阿膠能補益氣血,滋養陰液,從根本上改善血虛所致的諸症。
二、 固本培元: 阿膠具有較強的補益作用,能固本培元,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先期丸不僅要治療血虛證,還要預防疾病復發,阿膠的補益作用有助於患者恢復體力,增強抵抗力,防止疾病反覆。
先期丸中加入鹿角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腎壯陽,強筋健骨: 鹿角膠性溫,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之功效。先期丸主治腎虛精虧,腰膝痠軟,陽痿遺精,其加入鹿角膠,可補腎填精,增強腎氣,改善陽痿遺精等症狀。
- 活血化瘀,止痛生肌: 鹿角膠亦具活血化瘀、止痛生肌之效。先期丸中部分藥物如川烏、草烏等具有較強的毒性,鹿角膠可緩解其毒性,並促進傷口癒合,減少藥物副作用。
先期丸中加入杜仲,主要是針對其補腎固精、強筋壯骨的功效。杜仲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以下作用:
- 補腎固精:杜仲能補益腎氣,固攝精氣,對於先期腎氣不足、精關不固引起的腰膝酸軟、遺精早洩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強筋壯骨:杜仲能補益肝腎,強健筋骨,對於腰膝酸軟、筋骨不健等症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先期丸中加入杜仲,可起到補腎固精、強筋壯骨的作用,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先期丸主治「婦人血熱,經行先期」,即月經提前來潮,屬中醫「經早」範疇。此病因多責之「血熱」,熱擾衝任,迫血妄行,導致經血未至其時而下。血熱可分為實熱與虛熱,實熱多因肝鬱化火或陽盛血熱,虛熱則因陰虛內熱。本方兼具清熱涼血、滋陰養血、固衝調經之效,標本兼顧,側重於陰虛血熱之證。
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清熱涼血,滋陰降火
- 枇杷葉(蜜炙):清肺胃之熱,蜜炙兼潤燥,防其苦寒傷陰。
- 黃柏(蜜炒):清下焦虛熱,蜜製緩其寒性,專攻陰分伏火。
- 青蒿子(童便浸):涼血除蒸,童便增強其清虛熱之效,針對血熱早經。
- 生地黃、熟地黃:生地涼血養陰,熟地補益精血,二者合用兼顧清熱與滋補。
斂陰固衝,調和經血
- 白芍(酒浸,半生半炒):生者斂陰清熱,炒者緩和藥性並兼補血,酒製增強活血調經之力。
- 山茱萸肉、五味子:酸收固澀,斂陰止汗,防經血過耗,合白芍調節經期。
- 阿膠(蛤粉炒):補血止血,滋陰潤燥,蛤粉炒後減其滋膩,更適血熱夾瘀者。
補腎強腰,固衝任之本
- 杜仲(酥炙)、續斷(酒炒):補肝腎、強筋骨,酥炙與酒製增強溫補之效,以固衝任之源。
- 懷山藥:健脾益腎,打糊為丸兼顧補中和藥。
和藥緩急,調和諸藥
- 生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藥性,助緩和血熱之急。
綜合治療原理:
本方以「清熱涼血」為核心,結合「滋陰補腎」「酸收固衝」之法,既清血分之熱以治標,又補肝腎之陰以治本。方中涼血藥(枇杷葉、黃柏、青蒿)與滋補藥(地黃、阿膠、山茱萸)並用,佐以固澀之品(五味子、白芍),防止經血過泄;更配伍補腎強筋之藥(杜仲、續斷),體現「調經之本在腎」的傳統理論。整體配伍嚴謹,適用於陰虛血熱、衝任不固之經行先期。
服法與禁忌考量:
- 淡醋湯送服:醋味酸收,助斂血固衝,協同方中酸味藥增強止血調經之效。
- 忌白蘿蔔:恐其下氣破滯,削弱補益藥效,尤其對虛證不宜。
此方體現中醫「熱者清之」「虛者補之」「散者收之」的複方調治理念,展現對婦科血熱證的立體辨證思維。
傳統服藥法
枇杷葉1斤(蜜炙),白芍藥半斤(酒浸,切片,半生半炒),懷生地黃6兩(酒洗),熟懷地黃4兩,青蒿子5兩(童便浸),五味子4兩(蜜蒸),生甘草(去皮)1兩,山茱萸肉4兩,黃柏4兩(去皮,切片,蜜拌炒),川續斷(酒洗,炒)4兩,阿膠5兩(蛤粉炒,無真者,鹿角膠代之,重湯酒化),杜仲(去皮,酥炙)3兩。
上為細末,懷山藥粉4兩打糊,同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錢,空心淡醋湯吞,飢時更進1服。
忌白蘿蔔。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先期丸, 出處:《廣筆記》卷二。 組成:枇杷葉1斤(蜜炙),白芍藥半斤(酒浸,切片,半生半炒),懷生地黃6兩(酒洗),熟懷地黃4兩,青蒿子5兩(童便浸),五味子4兩(蜜蒸),生甘草(去皮)1兩,山茱萸肉4兩,黃柏4兩(去皮,切片,蜜拌炒),川續斷(酒洗,炒)4兩,阿膠5兩(蛤粉炒,無真者,鹿角膠代之,重湯酒化),杜仲(去皮,酥炙)3兩。 主治:婦人血熱,經行先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